-
公开(公告)号:CN11320490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474699.5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N20/00 , G01S7/41 , G01S13/95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电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测雷电的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雷电预测和输出预测结果三个阶段,其中数据预处理阶段用图像表征待处理数据的属性并模糊处理;雷电预测阶段是运用卷积运算抽取所述经模糊处理图像的特征,通过循环神经网络编码后得到反映雷电属性变化的函数,再进行反卷积运算将该函数表征的雷电属性未来变化状况解码为动态灰度图像;该方法消除了非对流性回波或非闪电位置回波导致的冗余和干扰,构建了与雷电发生直接相关的雷暴云团的局部空间特征和时序变化规律,从而提高了雷电预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794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76554.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冰洁 , 谷山强 , 方玉河 , 李健 , 李哲 , 陶汉涛 , 张磊 , 陈扬 , 许远根 , 王钊 , 张波 , 邓璐 , 王宇 , 黎炎 , 韩冬 , 林卿 , 陈玥 , 吴大伟 , 姜志博 , 李旺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在线监测数据自组网通信方法。包括:S1.各监测终端自组网至对应的汇聚节点模块;S2.汇聚节点模块与覆盖范围内的各监测终端建立数据通信,实现数据的接收、加密和发送;S3.上层接入节点模块与各汇聚节点建立通信;S4.多种类数据接入和格式化处理;S5.边缘计算处理后数据信息筛选和上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存储有在线监测数据和程序的输变电在线监测模块及处理电路,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该输变电在线监测模块,以执行上述输变电在线监测数据自组网通信方法。本发明现场设备集成度高,占用资源少,通信流畅,实时性好,适合分布式输变电设施的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23540.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谷山强 , 赵海翔 , 栗宁 , 李健 , 赵淳 , 王海涛 , 方玉河 , 曾瑜 , 李涛 , 魏凤 , 邓阿妹 , 陈秀敏 , 郑雷 , 石卫军 , 王笑 , 胡文平 , 谷丽娜 , 罗浩 , 郑路遥 , 陶铃宏
IPC: G06F40/216 , G06F40/30 , G06F16/33 , G06K9/62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行业标准空白特征识别系统,它的数据库得到专利和论文高频特征词组集合;技术领域划分模块得到检索出的专利和论文数据所包含的各个技术方向分类;聚类模块获取各个技术方向分类下的专利和论文高频特征词组集合;数据库得到各个技术方向分类下的行业标准高频特征词组集合;识别模块得到相同技术方向分类下专利和论文高频特征词组集合中不属于行业标准高频特征词组集合的特征词组。本发明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行业标准中的空白技术特征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11038495.6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预测方法、预测装置、预测系统和存储介质,其将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观测数据划分为多个子集合,并针对每个子集合,利用气象数据和参照物的形态变化计算该子集合对应区域的风力大小,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区域风力大小的预测,进而不仅可以避免由于风力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力发电不足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对较大风力进行准确预测,以降低台风的较大风力所造成的影响;而且,由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安装在所述电力杆塔上,使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不需要大量的支撑设备,降低了风力预测成本、且提高了所述电力杆塔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94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52192.3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谷山强 , 蔡炜 , 姜文东 , 任广振 , 赵淳 , 王海涛 , 崔风情 , 方玉河 , 严碧武 , 李健 , 殷鹏翔 , 郑雷 , 罗浩 , 洪骁 , 程远 , 李涛 , 涂洁 , 梁文勇 , 周赞东 , 冯智慧 , 娄雨风 , 黄肖为 , 池俊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灭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缆隧道内的火源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火源火势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所述火源火势未超过设定阈值,则通过所述移动灭火监测装置扑灭所述火源。本发明通过在隧道内设置移动灭火监测装置,通过移动灭火监测装置可实现可以快速及时的发现并扑灭火源,有效的弥补定点检测系统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719289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57713.4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08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电电磁信号识别技术的雷声定位系统自动触发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原始输入的雷电波形信号进行信号预处理;2:对信号预处理后的每帧雷电波形信号采用实时自适应门限检测法设定门限阈值进行时域有效段信号识别,如果没有超过设定门限阈值,则判断为干扰信号,反之,则进入3;3:对信号预处理后的每帧雷电波形信号进行频域有效信号识别,计算信号预处理后的每帧雷电波形信号在不同频段内是否存在有效信号,如果在所有频段内的相同位置段均存在被识别的脉冲信号,则判断为存在雷电电磁信号,否则判断为干扰信号。本发明满足了雷声定位系统实时性和智能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9299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13224.9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灾害类型和线路信息的重合闸成功率关联分析方法,包括:S1、获取线路跳闸信息,提取灾害类型以及线路参数;S2、结合线路重合闸成功情况,完成原始关联分析数据集的输入;S3、设置支持度阈值,采用Apriori算法搜索频繁项集;S4、以重合情况为规则后件,筛选出满足要求的强关联规则。该方法可在现有的线路跳闸数据基础上,提取出与重合闸情况相关的强关联规则,可用于输电线路重合闸策略的优化,进一步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持续可靠供电能力。
-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0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11341844.4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多源异构数据统一标准化处理系统,它的数据获取模块采集输电线路多源异构数据;标准化模块将结构化数据转换成标准数据格式,对非结构化数据中的文本数据进行词法、语法和/或语义分析得到标准化文本数据;数据融合模块得到知识图谱。本发明分别对结构化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或视频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抽取实体、属性、关系信息,对同一实体进行属性合并,并建立实体与图像目标识别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输电线路多源数据的预处理和有效融合,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决策支撑,提高了输电线路监测数据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5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797498.4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击连续电流遥测装置及雷击连续电流识别和特征参数计算方法,包括电场变化测量天线、测量装置主机及工控机,测量装置主机用于通过电场变化测量天线获取雷电电场变化波形,并将波形传输至工控机,工控机用于实现雷击连续电流事件识别和特征参数计算,首先对雷电电场变化波形进行信号滤波预处理,再识别滤波预处理后的雷电电场变化波形中的有用信号区段,识别有用信号区段中的地闪回击波形以及地闪回击波形后是否存在连续电流,最后计算雷击连续电流的电场变化、转移电荷量和平均电流强度。本发明可快速判别雷击连续电流事件并提取其相关参数,解决了现有雷电定位系统不能探测连续电流的问题,有效支撑雷击故障分析与处置决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