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550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9094.6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1/30 , G06F11/07 , G06F11/32 , G06F18/2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中供应系统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证据驱动的集中供应系统异常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运行数据库;步骤二、构建证据库;步骤三、利用证据KNN分类器对集中供应系统中的设备和管网异常状态进行监测;步骤四、利用反演技术对异常变量进行定位;步骤五、利用近邻残差及专家知识进行预警原因诊断。本发明采用聚类算法将历史运行数据分类挖掘出其蕴含的系统典型运行工况,并将各类别分为类核、类晕以及过渡区域采用证据的形式对集中供应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表征。本发明利用EKNN分类器对集中供应系统进行状态监测与预警,仅需要系统的正常运行数据就可以构建系统异常状态预警模型,克服了故障样本缺乏的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8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62510.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985 , G06N3/045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冷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贝叶斯优化的提高供热、冷系统负荷预测精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步骤:基于物联网与自动化设备采集热、冷负荷参数以及供热、冷系统所在区域的外界自然环境参数与天气预报数据;数据预处理步骤: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保证数据可靠性;数据类型分类步骤:按照神经网络模型的要求对数据类型进行分类,本发明解决供热、供冷系统中能耗偏高、源荷匹配度低等问题,提高预测准确度,该种方法的输出结果可以为供热、供冷系统运行调控提供参考,使供热、供冷系统实现按需供能,提高源荷匹配度,降低能耗并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91401.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8 , G06F16/2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驱动的建筑热容修正方法,涉及识别修正建筑物性参数技术领域。一种机理模型结合实验数据驱动的建筑热容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建筑的热量传递的机理过程,建立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S2:安装实验设备,采集和建筑负荷相关的各种历史数据,随之进行数据清洗,形成虚拟储能相关的建筑负荷数据库;S3:将n组建筑数据(组数和未知的热容值数量一致)带入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获取n/7组建筑热容值C;S4:通过优化算法对获取的热容值进行修正,生成最优建筑热容值Ce;S5:将剩余数据带入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对最优建筑热容值Ce进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建筑热相关机理模型的精度,更符合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1612.5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 H02J3/00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钢厂供电系统电力调度方法,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钢厂逐时用电负荷、电网分时电价及所在地区逐时光照条件;S2、建立以钢厂经济性能最优为目标的电力调度优化模型,所述优化模型以最小化钢厂用电成本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S3、求解S2所建立的调度优化模型,得到最优解,输出钢厂最优逐时供电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自备电站燃煤成本及向电网购电成本,实现钢厂供电成本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77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573665.7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所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包括吸收器、溶液换热器、发生器、蒸汽换热器、冷凝器以及蒸发器。本发明将冷凝器出来的溴化锂稀溶液分成两路,分别被发生器出来的溴化锂浓溶液和高温蒸气加热,提高了进入发生器的溴化锂稀溶液的温度,降低了发生器中高温热量的消耗以及低温热源的热量要求,优化了热泵的换热结构,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气和溴化锂浓溶液的高温热量;降低了溶液换热器的换热温差,实现了高温热量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了高温热量的品质损失,从而提高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制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3692.4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光伏的内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系统包括光伏组件、燃气内燃机、电加热器、电制冷机组、烟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烟气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组、电负荷、冷负荷、热负荷、电网、储热水箱和燃气锅炉,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燃气内燃机产生的电能和热能以及燃气锅炉产生的热能通过直接输送或者通过系统中的电制冷机组、电加热器、烟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烟气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组等转化,来满足用户侧实时发生变化的冷、热、电负荷需求,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且调节更加灵活,以便适应用户端冷、热、电负荷比例不同工况的运行,从而提高整个系统中各设备利用率和系统整体运行的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3665.7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所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包括吸收器、溶液换热器、发生器、蒸汽换热器、冷凝器以及蒸发器。本发明将冷凝器出来的溴化锂稀溶液分成两路,分别被发生器出来的溴化锂浓溶液和高温蒸气加热,提高了进入发生器的溴化锂稀溶液的温度,降低了发生器中高温热量的消耗以及低温热源的热量要求,优化了热泵的换热结构,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气和溴化锂浓溶液的高温热量;降低了溶液换热器的换热温差,实现了高温热量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了高温热量的品质损失,从而提高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制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69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2609.0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2B33/18 , F22D1/00 , F22D1/32 , F22D1/50 , F24D12/02 , F24S10/30 , F24S20/40 , F01K7/40 , F01K7/38 , F01K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与供热机组互补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燃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冷却器、给水加热器、给水泵、油水换热器、导热油热罐、导热油泵、导热油冷罐以及槽式太阳能集热场。锅炉中产生的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对外供电;部分中压缸排汽被抽出用于供热。导热油在太阳能集热场内被加热,热的导热油可用于加热锅炉给水及热网水。采用上述结构根据实际电热负荷情况,可以灵活调整用于供热及发电的太阳能热量,实现夏季供热机组扩容降耗,冬季增加供热机组调峰能力,实现热电解耦。同时解决了太阳能用于集中供暖时供水温度低、供热半径小以及太阳能与供热负荷季节错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8960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333443.7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贡献度确定方法,步骤S101:确定子系统,将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以蒸汽膨胀到的压力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步骤S102:构建一个加热段与原热力循环相同的理想循环过程,确定此理想循环在各子系统对应两压力之间对外做功;步骤S103:子系统做功中太阳能与燃煤贡献度,确定子系统中蒸汽在对应压力之间膨胀做功中太阳能与燃煤的贡献度;步骤S104: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贡献度确定,根据各个子系统中太阳能与燃煤的贡献度确定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贡献度。采用上述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耦合对太阳能和燃煤各自发电能力的影响,体现各自本质的做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410580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357754.8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煤锅炉发电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利用太阳能和灰渣余热辅助燃煤锅炉发电的系统。包括燃煤锅炉、太阳能集热场、固体余热回收器、蓄热器和油水换热器;固体余热回收器通过排渣通道与燃煤锅炉相连,蓄热器和固体余热回收器通过第一油管回路串联,油水换热器和蓄热器通过第二油管回路串联,太阳能集热场的两个流通管路并联接入第二油管回路,油水换热器设置给水管路,给水管路与燃煤锅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加热器之间的水管并联,形成给水回路。本发明实现了发电机组的余热回收利用,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