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42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34076.6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岩 , 贾博 , 白静 , 杨雯旭 , 吕忠华 , 吴卓航 , 刘睿 , 吕铭 , 张吉 , 陈国龙 , 毕月 , 刘然 , 李冬雪 , 马强 , 吴昊 , 陈友慧 , 胡瑞雪 , 赵芯莹 , 王子儒 , 王浩宇 , 金子开 , 李宁 , 王长春 , 白靖涛 , 高勋 , 潘琪 , 李薇 , 李芳 , 宋伟 , 皮雪彦 , 孙鸣泽 , 赫鑫 , 常乐 , 戴晓宇 , 刘乃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保护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包括,收集气象、历史和实时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准备分析,从预处理数据中提取特征,建立电力供求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电力需求。基于预测结果自动调整电网保护阈值。使用DBSCAN算法识别异常电网区域,建立并应用故障检测模型,处理异常区域。通过Kubernetes平台动态调整计算资源,确保关键任务的高效执行。提高了电力供求预测的准确性,增强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性,增强了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大幅缩短了故障检测和响应时间,增强系统适应性,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和电网的总体服务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56991.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于泳 , 刘云松 , 王阳 , 刘岩 , 贾博 , 杨雯旭 , 白静 , 吕忠华 , 吴卓航 , 刘剑豪 , 吕铭 , 张吉 , 陈国龙 , 毕月 , 刘然 , 李冬雪 , 马强 , 吴昊 , 陈友慧 , 胡瑞雪 , 赵芯莹 , 王子儒 , 王浩宇 , 金子开 , 李宁 , 王长春 , 白靖涛 , 高勋 , 潘琪 , 李薇 , 李芳 , 宋伟 , 皮雪彦 , 孙鸣泽 , 赫鑫 , 常乐 , 戴晓宇 , 赵传立
IPC: H02S20/32 , H02S40/10 , H02S40/44 , F24S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乡新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该城乡新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储水罐和集热管,所述储水罐的底部设置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端设置有光伏发电板;一种城乡新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光伏发电板进行发电过程中,通过光敏传感器检测光照强度,当太阳的位置不断移动过程中,使得光伏发电板跟随者太阳的移动进行角度的转动,使得太阳能利用最大化,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清理组件的设置,在储水罐需要清理时,通过控制电路板启动电机带动清理刮板沿着储水罐的内壁进行刮动,将水碱进行刮除,从而提高储水罐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8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0078.2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刘岩 , 贾博 , 白静 , 杨雯旭 , 吕忠华 , 吴卓航 , 刘剑豪 , 吕铭 , 张吉 , 陈国龙 , 毕月 , 刘然 , 李冬雪 , 马强 , 吴昊 , 陈友慧 , 胡瑞雪 , 赵芯莹 , 王子儒 , 王浩宇 , 金子开 , 李宁 , 王长春 , 白靖涛 , 高勋 , 潘琪 , 李薇 , 李芳 , 宋伟 , 皮雪彦 , 孙鸣泽 , 赫鑫 , 常乐 , 戴晓宇 , 赵传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升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村新能源与配电网协同升级方法,其能够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推动新能源技术在农村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压力;方法包括:收集农村地区环境数据,环境数据包括能源资源分布、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从获取的农村地区环境数据中提取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包括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以评估新能源发电潜力和电网负荷特性;获取农村地区信息,农村地区信息包括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活动水平、现有能源结构和配电网现状;对农村地区信息进行评估,获得农村新能源潜力值;对农村地区的环境要素和新能源潜力值进行数据融合,获得协同升级潜力的综合评价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576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13138.1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友慧 , 刘岩 , 吕忠华 , 张琦 , 李冬雪 , 刘然 , 潘琪 , 吴昊 , 马强 , 张吉 , 陈国龙 , 贾博 , 吴卓航 , 毕月 , 胡瑞雪 , 赵芯莹 , 王浩宇 , 于长永 , 高靖 , 杨博 , 杨国琛 , 朱赫炎 , 卢天琪
IPC: G06T17/00 , G06T3/403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场景适应度的变电站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无人机巡视扫描目标变电站区域内的多个变电设备,生成N个变电站图像序列;进行数据配准,生成第一点云数据;计算目标变电站区域内多个变电设备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关联性进行适应度评估,生成场景适应度;基于场景适应度对第一点云数据进行数据降噪,生成第二点云数据;进行数据分割,根据分割点云数据构建多个三维孪生子模型;进行多个三维孪生子模型的拼接,根据拼接数据生成目标变电站区域的三维孪生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模型的构建精度和准确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模型的构建精度和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56987.3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于泳 , 刘云松 , 王阳 , 刘岩 , 贾博 , 杨雯旭 , 白静 , 吕忠华 , 吴卓航 , 刘剑豪 , 吕铭 , 张吉 , 陈国龙 , 毕月 , 刘然 , 李冬雪 , 马强 , 吴昊 , 陈友慧 , 胡瑞雪 , 赵芯莹 , 王子儒 , 王浩宇 , 金子开 , 李宁 , 王长春 , 白靖涛 , 高勋 , 潘琪 , 李薇 , 李芳 , 宋伟 , 皮雪彦 , 孙鸣泽 , 赫鑫 , 常乐 , 戴晓宇 , 赵传立
IPC: H01M50/24 , H01M10/613 , H01M10/6568 , H01M10/6563 , H01M50/289 , A62C3/16 , A62C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系统,相邻的两组分隔架之间均安装有储能组件,所述机载箱体的箱架内部安装有驱动储能组件转动的启闭翻转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与储能组件之间通过循环回流组件相连。本发明在利用储能组件对电能储能过程中,当储能组件内部发生火灾事故时,利用冷却组件与循环回流组件的独立冷却形式组合,能够将冷却介质迅速转化为灭火介质,对发生火灾情况的储能组件执行灭火工作,同时能够为其他储能组件持续提供冷却降温工作,且对于电着火的储能组件,利用相对应启闭翻转组件的启闭翻转推动,能够将其从其他正常储能组件中推开,使其与正常储能组件远离,避免发生并燃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309412.7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明璇 , 韩震焘 , 李海洋 , 邵宝珠 , 王浩宇 , 梁毅 , 夏世威 , 吴卓航 , 周沫 , 方秋实 , 窦文雷 , 佟永吉 , 朱洪波 , 张晓天 , 仲崇飞 , 叶小忱 , 王麒翔 , 王子蕴 , 高嘉文 , 赵菁铭 , 高凤喜
IPC: H02J3/16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Q10/0639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网架加强和无功优化的电压稳定协同规划算法,包括如下步骤:S1:薄弱线路求取;S2:节点薄弱度求取;S3:计及网架加强的雅可比矩阵的建立;S4:计及无功优化的雅可比矩阵的建立;S5:综合考虑网架加强和无功优化的雅可比矩阵的建立;S6:考虑网架加强和无功优化电压稳定协同规划目标和约束条件;本发明综合考虑网架加强和无功优化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协同规划模型,对远距离单通道并入区域网架的新能源基地的电压稳定控制更为全面和有效,提高了新能源基地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1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45954.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斜拉索螺旋锚‑桩系统及施工方法,属于桩基础工程领域,包括:主桩基础、锚索、螺旋锚和棘轮钻杆组件,所述主桩基础的底端伸入到土壤的冻深线以下,顶端漏出地面线,所述主桩基础的顶端侧壁周围均匀设置有多个吊耳,所述螺旋锚在所述主桩基础一侧倾斜布置,所述螺旋锚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与所述吊耳数量相同,多个所述螺旋锚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吊耳一一对应,所述棘轮钻杆组件顶端与钻机连接,底端与所述螺旋锚的顶端驱动连接,所述锚索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旋锚的顶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吊耳上。本发明将多个螺旋锚倾斜锚固在主桩基础周围的冻深线以下,通过螺旋锚上伸出的锚索斜拉主桩基础的顶端,避免了主桩基础的冻拔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32446.6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泳 , 刘云松 , 王阳 , 刘岩 , 贾博 , 杨雯旭 , 白静 , 吕忠华 , 吴卓航 , 刘睿 , 吕铭 , 张吉 , 陈国龙 , 毕月 , 刘然 , 李冬雪 , 马强 , 吴昊 , 陈友慧 , 胡瑞雪 , 赵芯莹 , 王子儒 , 王浩宇 , 金子开 , 李宁 , 王长春 , 白靖涛 , 高勋 , 潘琪 , 李薇 , 李芳 , 宋伟 , 皮雪彦 , 孙鸣泽 , 赫鑫 , 常乐 , 戴晓宇 , 刘乃胜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存储设备与智能调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环境适应型电能存储与智能调配方法及系统,使用传感器收集当前环境数据,并对环境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环境分析模型判断当前环境状态;根据当前环境状态和历史数据,使用电能需求预测模型预测短期电能需求,并划分电能需求预测状态;根据电能需求预测状态和当前存储能力,制定存储设备的充电策略及放电策略。本发明方法利用传感器收集的环境数据和基于卷积层的环境分析模型准确判断当前的环境状态,增强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系统能有效预测短期电能需求,优化能源分配和使用效率。系统能制定充电和放电策略,利用稳态智能算法确定最佳充电速率,实时监测储能状态调整充放电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275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56989.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贾博 , 刘岩 , 杨国琛 , 杨雯旭 , 白静 , 吕忠华 , 吴卓航 , 吕铭 , 张吉 , 陈国龙 , 毕月 , 刘然 , 李冬雪 , 马强 , 吴昊 , 陈友慧 , 胡瑞雪 , 赵芯莹 , 王子儒 , 王浩宇 , 金子开 , 李宁 , 王长春 , 白靖涛 , 高勋 , 潘琪 , 李薇 , 李芳 , 宋伟 , 皮雪彦 , 孙鸣泽 , 赫鑫 , 常乐 , 戴晓宇 , 张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有序用电的电动车充电系统,所述该系统包括电源充电模组、无线传输模块、手机终端app、车辆信息匹配模块、超时取消模块、登录模块、语音提示模块。本发明通过语音提示模块可提示该处电源充电模组是否进行预约,从而实现有序进行充电,同时通过车辆信息匹配模块可对车辆的车牌信息、预约信息进行匹配,当不匹配时则无法进行充电工作,从而实现有序用电的目的,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可在电源充电模组充电完成后可将充电时间、充电费用和充电结束发送至手机终端app,这样即可便于电动车驾驶人员快速的将车移走,以便于后续车辆的预约用电,实现其高效有序用电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1683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60210.X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刘岩 , 贾博 , 白静 , 杨雯旭 , 吕忠华 , 吴卓航 , 刘剑豪 , 吕铭 , 张吉 , 陈国龙 , 毕月 , 刘然 , 李冬雪 , 马强 , 吴昊 , 陈友慧 , 胡瑞雪 , 赵芯莹 , 王子儒 , 王浩宇 , 金子开 , 李宁 , 王长春 , 白靖涛 , 高勋 , 潘琪 , 李薇 , 李芳 , 宋伟 , 皮雪彦 , 孙鸣泽 , 赫鑫 , 常乐 , 戴晓宇 , 赵传立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7 , G06F18/2431 , G06F18/2411 , G06N3/0985 , G06F1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强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村电网薄弱环节识别与强化方法及系统,其能够提高农村电网管理的科学性、效率和实时性,还能够通过智能化的分析和定制化的改善策略,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方法包括:收集农村电网的地理分布信息、配电设备配置信息以及历史运行数据;根据农村电网的地理分布信息,分析农村电网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取电网性能影响参数;根据配电设备配置信息,检查配电设备的健康状况、使用年限和技术参数,获取配电设备健康状态集合;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负荷分析,预测未来电力负荷变化趋势,获取预测负荷趋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