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4341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570882.1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B25B27/00
Abstract: 一种接地极安装工具及其配套接地极,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接地极的上端设置连接端,手柄的下方固定设置连接件,所述的连接端截面为十字花型,所述的连接件设置十字花型的凹陷,连接端和连接件配合连接;所述的接地极设置有螺旋叶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盐水或者热水、热盐水注入的方式,降低冻土对施工的影响,提高接地极施工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77816.9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流线隔离挡板,其涉及电力检测领域,包括固定杆、绝缘板、多个固定座、限位卡槽、限位机构;绝缘板通过多个固定座固定在固定杆上,用于隔绝引流线;在绝缘板上开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配合限位机构用于将绝缘板挂接在引流线上;限位机构安装在绝缘板上,并与固定杆配合连接;转动固定杆控制限位机构对引流线的限定状态;该引流线隔离挡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造价低廉,对不同杆型、不同横担具有普遍适用性,以及限位机构通过自锁效果,使其在完成对引流线的隔档后可有效避免绝缘板在外接因素下掉落,提高作业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22098.8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罗毅 , 李东生 , 丁海波 , 马益鑫 , 曾博 , 李刚 , 朱朝平 , 常宽 , 张元月 , 庞伟生 , 杨振宇 , 魏中 , 李亮 , 陈凯 , 陈苹苹 , 庞磊 , 曹有锦 , 代珍山 , 郑高洁 , 许宝宏 , 柳强明 , 马明忠 , 刘一帆 , 朱锦伟 , 黄腾 , 李振兴 , 孙永柯 , 张雁君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3 , G06V10/2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AM‑AlexNet的避雷器信号缺陷识别方法,包括:通过传感器获取工作时间段内出现的避雷器信号波形,对获得的每一个目标信号波形进行时频分析,得到全部信号的二维时频表示(TFR);TFR数据集按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送入BAM‑AlexNet网络中进行训练,后者是一种融合了BAM注意力机制的改进的AlexNet人工神经网络,经过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后,得到训练完成的BAM‑AlexNet;测试集数据送入完成的BAM‑AlexNet得到预测结果,判定待测信号是否为故障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9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30015.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762 , G06V10/56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14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非接触式避雷器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于准确检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表面的污染程度。本申请方法包括:通过红外热成像仪采集不同污染程度下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红外热图像;获取所述红外热图像的不同的颜色区域;根据所述颜色区域通过信息聚类生成超像素区域及特征像素;根据所述特征像素从所述超像素区域提取局部区域的聚类特征;通过目标模型提取所述红外热图像的深度特征;将所述局部区域的聚类特征及所述深度特征结合送入分类器,生成所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污染程度分类,并根据所述污染程度分类生成分类效果图。
-
公开(公告)号:CN11749395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1432776.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罗毅 , 李东生 , 丁海波 , 马益鑫 , 曾博 , 李刚 , 朱朝平 , 常宽 , 张元月 , 庞伟生 , 杨振宇 , 魏中 , 李亮 , 陈凯 , 陈苹苹 , 庞磊 , 曹有锦 , 代珍山 , 郑高洁 , 许宝宏 , 柳强明 , 马明忠 , 刘一帆 , 朱锦伟 , 黄腾 , 李振兴 , 孙永柯 , 张雁君
IPC: G06F18/241 , G06F18/231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缺陷数据挖掘的避雷器状态评估方法。为了准确判断与分析配网避雷器运行状态。不同于对时序数据的预测并设置相关阈值的状态分析,我们基于层次聚类算法,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挖掘出避雷器缺陷数据,以原子聚类、原子簇合并、基于层次聚类算法的缺陷数据识别三步骤以及自适应编解码框架将缺陷数据降维进而提取特征,并设成基于综合维度的神经网络的状态分类模型的输入数据。通过设置缺陷特征指标集、缺陷级别标签后,有效挖掘避雷器缺陷数据,然后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避雷器的缺陷状态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35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322098.8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罗毅 , 李东生 , 丁海波 , 马益鑫 , 曾博 , 李刚 , 朱朝平 , 常宽 , 张元月 , 庞伟生 , 杨振宇 , 魏中 , 李亮 , 陈凯 , 陈苹苹 , 庞磊 , 曹有锦 , 代珍山 , 郑高洁 , 许宝宏 , 柳强明 , 马明忠 , 刘一帆 , 朱锦伟 , 黄腾 , 李振兴 , 孙永柯 , 张雁君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3 , G06V10/2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AM‑AlexNet的避雷器信号缺陷识别方法,包括:通过传感器获取工作时间段内出现的避雷器信号波形,对获得的每一个目标信号波形进行时频分析,得到全部信号的二维时频表示(TFR);TFR数据集按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送入BAM‑AlexNet网络中进行训练,后者是一种融合了BAM注意力机制的改进的AlexNet人工神经网络,经过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后,得到训练完成的BAM‑AlexNet;测试集数据送入完成的BAM‑AlexNet得到预测结果,判定待测信号是否为故障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05335.7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罗毅 , 李东生 , 丁海波 , 马益鑫 , 曾博 , 李刚 , 朱朝平 , 常宽 , 张元月 , 庞伟生 , 杨振宇 , 魏中 , 李亮 , 陈凯 , 陈苹苹 , 庞磊 , 曹有锦 , 代珍山 , 郑高洁 , 许宝宏 , 柳强明 , 马明忠 , 刘一帆 , 朱锦伟 , 黄腾 , 李振兴 , 孙永柯 , 张雁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变量重构联合动态权重的避雷器泄漏电流预测方法,提取历史氧化锌避雷器的电流数据和相应的外部环境数据;对多渠道的数据预处理;构造泄漏电流和外部因素的多变量空间数据结构;结合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NARX)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建立了基于多变量相空间重构和动态权重优化的神经网络泄漏电流预测模型。本发明在综合考虑外部因素和历史数据的非线性关系的同时优化预测模型的精确度,使得氧化锌避雷器(MOA)的维护具备更可靠的实时性和保障性,为配电网提供了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并具备广泛的现场实时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02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830021.X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优化LoRa组网的避雷器数据监测方法及系统,用于实现避雷器有效监测。本申请方法应用于避雷器数据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LoRa避雷器检测节点模块、LoRa‑GPRS集中器网关模块、远程控制平台模块、现场避雷器控制终端模块以及电路开关遥控器;本申请方法包括:LoRa避雷器检测节点模块监测避雷器的运行数据,并通过LoRa向LoRa‑GPRS集中器网关模块发送运行数据;LoRa‑GPRS集中器网关模块接收运行数据,通过GPRS网络向远程控制平台模块发送运行数据;远程控制平台模块对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避雷器的运行状态;LoRa‑GPRS集中器网关模块通过CAN网络与现场避雷器控制终端模块进行信息交互,以使得现场避雷器控制终端模块根据运行状态利用电路开关遥控器对避雷器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00871.5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罗毅 , 李东生 , 丁海波 , 马益鑫 , 曾博 , 李刚 , 朱朝平 , 常宽 , 张元月 , 庞伟生 , 杨振宇 , 魏中 , 李亮 , 陈凯 , 陈苹苹 , 庞磊 , 曹有锦 , 代珍山 , 郑高洁 , 许宝宏 , 柳强明 , 马明忠 , 刘一帆 , 朱锦伟 , 黄腾 , 李振兴 , 孙永柯 , 张雁君
IPC: G06F18/20 , G01R31/00 , G06F18/10 , G06N3/0499 , G06F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于VMD‑ELM‑AEFA的避雷器阻性电流预测方法,包括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将原始的避雷器阻性电流进行序列的分解,减少原始序列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同时提取序列的有效信息;对分解后的k个IMF分量提取并将分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划分相应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将分解的IMF分量和余量同时采用AEFA算法对ELM模型进行寻优,找到最优的种群位置,并计算ELM模型最优的权值和阈值后重新代入模型中进行预测,得到各个分量的模型预测结果;将模型预测得到各自分量的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后阻性电流的预测结果。从最终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到,单一的极限学习机因权值和阈值的随机产生不是最优情况因此对于阻性电流的拟合优度较差,MAPE值为1.129,随后引入AEFA算法优化ELM内部参数,模型的误差指标有所提升MAPE为0.97,最后本发明在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又引入VMD分解模型将非线性原始阻性电流序列去除噪声,并提取有效信息再进行组合,最后MAPE提升至0.483,与单一模型相比有着更高的泛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3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32776.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罗毅 , 李东生 , 丁海波 , 马益鑫 , 曾博 , 李刚 , 朱朝平 , 常宽 , 张元月 , 庞伟生 , 杨振宇 , 魏中 , 李亮 , 陈凯 , 陈苹苹 , 庞磊 , 曹有锦 , 代珍山 , 郑高洁 , 许宝宏 , 柳强明 , 马明忠 , 刘一帆 , 朱锦伟 , 黄腾 , 李振兴 , 孙永柯 , 张雁君
IPC: G06F18/241 , G06F18/231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缺陷数据挖掘的避雷器状态评估方法。为了准确判断与分析配网避雷器运行状态。不同于对时序数据的预测并设置相关阈值的状态分析,我们基于层次聚类算法,从设备的运行数据挖掘出避雷器缺陷数据,以原子聚类、原子簇合并、基于层次聚类算法的缺陷数据识别三步骤以及自适应编解码框架将缺陷数据降维进而提取特征,并设成基于综合维度的神经网络的状态分类模型的输入数据。通过设置缺陷特征指标集、缺陷级别标签后,有效挖掘避雷器缺陷数据,然后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避雷器的缺陷状态识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