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2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70959.3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中铁列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刚 , 任智斌 , 杨永明 , 张勐轶 , 卫红军 , 常福祥 , 王健慧 , 温少君 , 曾沛卿 , 王军亮 , 程利甫 , 郭嘉 , 张智 , 李烨斌 , 郑元军 , 郭富春 , 赵宝 , 任导之 , 李东 , 张玉宝 , 张大成 , 谷禹涵 , 郭建东 , 魏朴 , 张杰 , 蔡东保 , 田博 , 杨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载列车可控列尾装置的安全防护系统及同步减压方法,属于重载列车列尾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既有可控列尾装置风压采集精度不高、可控列尾无法跟随机车追加减压制动等问题;包括机车端设备、可控列尾主机和监测系统,机车端设备通过网络部分与可控列尾主机进行双向通信;可控列尾主机挂在列车尾部,包括可控列尾主机GSM‑R数据处理模块、主机控制单元、风压传感器及可控式电磁排风单元,主机控制单元通过GSM网络、AN节点与机车端设备双向通信,主机控制单元连接有风压传感器、可控式电磁排风单元;监测系统依属于AN节点,将收集的AN节点中来自机车和可控列尾主机的数据发送至客户终端;本发明应用于大秦线重载列车同步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56039.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K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拉式车列驻留装置,属于车列驻留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卡轨组件、一副捆绑绳和一副牵引绳,捆绑绳一端的捆绑绳套环在背离溜逸趋势一侧的车列轮轴中部卷绕捆绑,捆绑绳另一端的捆绑绳套环套接于牵引绳中部,两个卡轨组件分别卡接于两个钢轨上,两个卡轨组件之间通过牵引绳相连接;本发明采用分体组合式设计,安装拆卸方便,安全可靠,稳定性好,在卡轨组件受理承载后能够实现自动锁紧,受外部影响小,采用主动牵拉的方式,作为现有靠摩擦阻力防溜方式的补强措施,能够解决目前防止车列溜逸趋势的措施容易出现意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3066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54431.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下绳长度可调的碳纤维多功能吊具,属于铁路脱轨救援吊具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救援绳索与车型配对问题,以及需额外配备“整吊配件”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吊梁,吊梁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贯穿设置有销轴,销轴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吊梁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吊梁的左侧底部、右侧底部均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下方设置有的多个支撑腿,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供吊绳通过的开口,底座的底板和其前侧板、后侧板之间均设置有弧形结构,吊梁的本体材料为钢材,钢材表面设置有碳纤维覆膜,吊梁上设置有拉力在线检测装置;技术效果为,本发明实现了一绳多用,简化了整吊配件,提高了整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306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11154431.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下绳长度可调的碳纤维多功能吊具,属于铁路脱轨救援吊具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救援绳索与车型配对问题,以及需额外配备“整吊配件”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吊梁,吊梁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贯穿设置有销轴,销轴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吊梁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吊梁的左侧底部、右侧底部均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下方设置有的多个支撑腿,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供吊绳通过的开口,底座的底板和其前侧板、后侧板之间均设置有弧形结构,吊梁的本体材料为钢材,钢材表面设置有碳纤维覆膜,吊梁上设置有拉力在线检测装置;技术效果为,本发明实现了一绳多用,简化了整吊配件,提高了整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6471759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381234.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绳长度可调的碳纤维多功能吊具,属于铁路脱轨救援吊具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救援绳索与车型配对问题,以及需额外配备“整吊配件”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吊梁,吊梁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贯穿设置有销轴,销轴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吊梁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吊梁的左侧底部、右侧底部均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下方设置有的多个支撑腿,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供吊绳通过的开口,底座的底板和其前侧板、后侧板之间均设置有弧形结构,吊梁的本体材料为钢材,钢材表面设置有碳纤维覆膜,吊梁上设置有拉力在线检测装置;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绳多用,简化了整吊配件,提高了整体强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