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虑及表面电子运动的脉冲压缩光栅抗激光损伤阈值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77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360909.9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一种虑及表面电子运动的脉冲压缩光栅抗激光损伤阈值预测方法,首先,建立正弦型光栅几何结构单元模型,在频域上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计算脉冲压缩光栅表面电磁场及电磁损耗;然后,将电磁损耗结合时间函数,采用双温方程计算脉冲压缩光栅表面电子温度与晶格温度;最后,将电子温度带入Fowler‑DuBridge方程建立飞秒脉冲下光栅表面电子运动模型,并将剩余电子密度带入泊松方程计算光栅表面剩余电场大小;以光栅表面平衡温度达到金属熔点与剩余电场达到库伦爆炸阈值时的入射激光能量密度最小值作为光栅抗激光损伤阈值。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脉冲压缩光栅设计制作过程中抗激光损伤阈值的预测准确性,对脉冲压缩光栅的发展以及基于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超快光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梯度折射率调控的三维多功能声学透镜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368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746465.1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一种基于梯度折射率调控的三维多功能声学透镜及其实现方法,属于声学测控领域。曲面声学透镜包括按照梯度变化规律排布的10个温敏水凝胶片段II,每两层温敏水凝胶片段I之间添加一个用于阻隔的热量传递的橡胶薄膜II,水凝胶片段I是由琼脂糖溶液注入3D打印的模具中凝固而成。实现过程中,进行实验平台搭建与测试:建立测试坐标系,将曲面声学透镜、超声换能器、两个水听器放置在水箱中,通过两个水听器A同时测量到瞬时声压分布状态。本发明设计依靠材料折射率梯度变化的曲面声学透镜,建立温度与声学折射率的映射关系,能够实现声学折射率的准确可控;通过实验平台的搭建与声压测试,获得相应的声压曲线,验证曲面声学透镜作用,方法可靠性高。

    一种面向动态光散射测量的双分散系粒径精确反演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8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78474.5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动态光散射测量的双分散系粒径精确反演算法,属于纳米颗粒粒径检测技术领域。首先,通过对光电探测器采集到的散射光强数据进行自相关计算得到散射光强自相关函数;然后,对归一化光强自相关函数进行拟合处理,从而更加准确地获得衰减线宽系数;最后,通过Stokes‑Einstein公式得到双分散系颗粒粒径测量结果。本发明的双分散系粒度分Levenberg‑Marquardt动态光散射反演方法,克服累积法只能准确检测单分散系纳米颗粒粒度以及非负最小二乘法对于双分散系纳米颗粒粒径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引入了阻尼因子参数,提高了反演精度,同时在迭代初值的选取过程中更加接近衰减线宽系数的真实值,减少迭代次数,提高计算速度,从而得到稳定、高精度的反演结果。

    一种提高脉冲压缩光栅激光损伤阈值的材料改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080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59294.1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一种提高脉冲压缩光栅激光损伤阈值的材料改进方法,属于光栅制造技术领域。首先,分析不同掺杂比例的金银共镀薄膜的杨氏模量与反射谱线变化规律;然后,建立脉冲压缩光栅在飞秒脉冲作用下的杨氏模量与应力场之间的关联模型,以工作带宽内的平均衍射效率更高、光栅表面平均应变量更小为根据优化选择薄膜金银元素掺杂比例;最后,制备高损伤阈值脉冲压缩光栅,并进行测试验证。本发明将金属脉冲压缩光栅的纯金反射薄膜替换为优选后的金银合金反射薄膜,可以在不影响的工作效率前提下,显著提高光栅的抗损伤性能;制备工艺简单易施行,兼容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脉冲压缩光栅的发展以及基于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超快光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无粘黏的电外科器械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318081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07147.7

    申请日:2021-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粘黏的电外科器械电极,属于医疗器材领域。该电极由现在医学常用的高频单极电刀、双极电刀等电外科器械的电极改进而成,采用材料生长工艺在传统电外科器械的金属电极表面末端刀头涂覆具有防粘黏、高导电、耐磨损性质的薄膜材料涂层。其中,薄膜材料涂层为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纤维‑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纤维‑合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电外科器械电极正常工作和切割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减少人体组织在电极表面粘黏的功能;与传统电外科器械电极相比,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粘黏人体组织,损伤小,不用经常更换电外科器械或器械电极,提高手术安全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制造。

    一种薄壁件靠模装夹贴合状态检测与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50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476098.8

    申请日:2014-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7/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薄壁件靠模装夹贴合状态检测与评估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壁件靠模装夹贴合状态检测与评估方法。该方法中,先将薄壁件靠模装夹到支撑夹具上,并吊装至数控加工机床上;接着,数控机床驱动喷流水浸超声探头按照预先规划的测量路径,分段线性定向扫描测量被测件,上层测量系统自动采集、存储测点波形数据;最后,通过反射子波辨识与峰值提取、灰度比较、数据滤波、灰度匀化等一系列数据处理操作,完成贴合状态的数字化评估。本发明将喷流水浸超声在机检测与数字化灰度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薄壁件靠模装夹贴合状态的准确判断,适于复杂曲面薄壁件靠模装夹贴合状态的在机检测与评估,操作简单、方法可靠。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DNN神经网络的荧光粉LED出光效果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8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88878.1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DNN神经网络的荧光粉LED出光效果预测方法,属于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荧光粉层的仿真模型,采集并构建数据集;其次,构建DNN神经网络模型;第三,利用遗传算法对DNN网络的超参数进行优化;第四,完成模型迭代优化;最后,使用优化后的DNN网络对荧光粉LED的出光效果进行预测。本发明实现任意种类荧光粉LED出光效果预测,并且相对平均误差较低,解决了荧光粉LED设计过程中效率低、成本高、普适性差等问题,为荧光粉LED出光效果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对向偏振激光作用的手性分子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04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501037.7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对向偏振激光作用的手性分子分离方法,属于生物科学及光学操控领域。首先,搭建可实现手性分子光学分离的对向左旋、右旋双光束叠加光路;然后,放入手性分子样品,调整样品池;最后,建立了基于图像反馈的激光控制系统,根据图像识别出手性分子的空间位置信息,调整激光聚焦位置与功率,实现手性分子的光学分离。本发明无需引入特异拆分剂,对手性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做要求,分离的手性分子不受径向缺陷的影响,能够打破原有分离方法对于分离对象球形对称性的依赖,具有无损性和普适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分离方法能够从根本上降低非手性光学力对结果的影响,分离结果准确,系统结构简单,具有广泛试用性。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微腔结构的钙钛矿量子点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6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21344.3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微腔结构的钙钛矿量子点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子晶体和量子点激光器领域,其结构从下至上包括:硅基底I、二氧化硅氧化层Ⅱ、光子晶体微腔层III、在光子晶体微腔层III顶部且渗透光子晶体微腔层III的空气孔阵列形成的混合有钙钛矿量子点的聚合物层IV。其中,所述激光器的增益介质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量子点,所述激光器的谐振腔为具有线性三孔缺陷的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微腔。本发明将光子晶体微腔和钙钛矿量子点二者有机结合,通过优化设计缺陷附近孔的大小位置以及构造垂直方向折射率对称的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实现对光子的局域限制,实现一种具有高Q值、小模式体积、低阈值的激光器。

    一种用于超声测量接触状态的自适应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7089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394862.0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超声测量接触状态的自适应调整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超声测量接触状态的自适应调整方法。该调整方法采用了接触感知系统,接触感知系统由十字连轴节机构、应变采集子系统和超声探头组成。首先组装接触感知系统,先装配十字连轴节机构,然后装配应变采集子系统,将接触感知系统通过法兰式主轴转接杆与刀柄相连,实现与数控机床集成。最后进行应变采集,完成超声测量。该方法采用的接触感知系统结构紧凑,能实现超声探头与待测材料表面间的接触状态自适应调整,保证接触可靠,提高了超声回波信号的稳定性;接触感知系统可以安装在机床主轴上,实现接触式超声自动可靠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与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