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精确调节传感器贴合压力的专用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8583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43235.6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精确调节传感器贴合压力的专用夹具,属于无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固定结构、斜楔加载机构、力传感器、弹性承力结构和传感器。所述固定结构一端安装在壳体上,另一端安装在被测表面;所述斜楔加载机构安装在壳体内部并与力传感器一端相连;所述弹性承力结构一端与力传感器另一端相连;所述传感器与弹性承力结构另一端相连。该专用夹具可解决目前传感器在较小空间下安装时贴合压力不可精确调控的问题,实现信号的稳定监测。

    一种考虑颗粒大小分布和孔隙度的致密数字岩心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8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1576972.7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热物理、化学和石油工程等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颗粒大小分布和孔隙度的致密数字岩心生成方法,根据实际岩石的孔隙结构物性参数,通过随机生长膨胀收缩策略得到球体颗粒堆,针对球体的颗粒实现球体颗粒生长膨胀和移动过程的模拟,模拟膨胀过程中颗粒的半径不断增大,如果颗粒之间出现覆盖的情况,则通过移动颗粒消除覆盖现象。当通过移动颗粒位置无法消除颗粒间的覆盖时,收缩颗粒半径。该方法为生成具有表征致密岩心孔隙结构提供了更简洁的方法,为模拟多孔介质内多相多组分流动运移孔隙结构建模提供便利,为加深孔隙结构和流体流动耦合的理解提供基础,推动揭示微观孔隙流动规律研究的发展。

    一种多参数程控可调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连续感应熔接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5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48437.2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参数程控可调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连续感应熔接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加热系统、运动系统、气动系统、熔接执行器、反馈控制系统和工件装夹系统;加热系统采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感应加热方式为复材靠近熔接区域的表层树脂熔化提供热量;运动系统带动熔接执行器移动,实现大尺寸的连续熔融连接;气动系统包括随动加压气路和冷却气路;反馈控制系统用于采集熔接区域的温度信息,实时调控加热系统、运动系统、气动系统的输出;加热系统、气动系统的末端执行器件和反馈控制系统的温度采集器件均连接在连续感应熔接系统的熔接执行器上,熔接执行器由运动系统带动,对待熔接叠层结构的不同位置进行熔接。

    一种根据功能及性能定制化要求的复合材料壳体一体化成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962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84684.6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功能及性能定制化要求的复合材料壳体一体化成型工艺,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S1、基于壳体整体力学承载性能要求及特殊功能需求对壳体进行区域划分;S2、结合不同区域的特定要求,选择适合的复合材料;S3、成型模具预热后喷涂脱模剂;S4、以“连续纤维预浸料‑功能材料‑非连续纤维预浸料”顺序,铺放预浸料和功能颗粒后,将成型模具放入真空袋中抽真空;S5、采用基于材料特性的热压成型工艺最终成型壳体。本发明通过巧妙组合主体材料和局部功能材料,以及灵活的划区域一体成型制造方式,可实现材料性能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提高轻量化水平,还能根据需求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制造,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定制化等优势。

    一种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550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430385.5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热导率是影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效率的关键参数。目前热导率模型对于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的适用性较低,计算误差较大。因此,本发明针对含水合物多孔介质内各相的赋存形态,构建孔隙尺度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物理模型。基于物理模型,建模多孔介质内孔隙尺度传热过程,并利用傅里叶定律推导宏观热导率公式。通过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对比,验证该热导率模型对不同含水合物多孔介质预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一种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5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30385.5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尺度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热导率的计算方法。热导率是影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效率的关键参数。目前热导率模型对于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的适用性较低,计算误差较大。因此,本发明针对含水合物多孔介质内各相的赋存形态,构建孔隙尺度含水合物多孔介质物理模型。基于物理模型,建模多孔介质内孔隙尺度传热过程,并利用傅里叶定律推导宏观热导率公式。通过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对比,验证该热导率模型对不同含水合物多孔介质预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一种考虑颗粒大小分布和孔隙度的致密数字岩心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825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76972.7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热物理、化学和石油工程等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颗粒大小分布和孔隙度的致密数字岩心生成方法,根据实际岩石的孔隙结构物性参数,通过随机生长膨胀收缩策略得到球体颗粒堆,针对球体的颗粒实现球体颗粒生长膨胀和移动过程的模拟,模拟膨胀过程中颗粒的半径不断增大,如果颗粒之间出现覆盖的情况,则通过移动颗粒消除覆盖现象。当通过移动颗粒位置无法消除颗粒间的覆盖时,收缩颗粒半径。该方法为生成具有表征致密岩心孔隙结构提供了更简洁的方法,为模拟多孔介质内多相多组分流动运移孔隙结构建模提供便利,为加深孔隙结构和流体流动耦合的理解提供基础,推动揭示微观孔隙流动规律研究的发展。

    实验室尺度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有效渗透率模型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96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9376.3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实验室尺度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有效渗透率模型选择方法。受孔隙内水合物赋存状态及饱和度控制的有效渗透率是影响水合物分解特征的关键要素。目前有多个形式和建立方法不同的有效渗透率模型,它们会在模型计算时引入误差。因此,本发明首先利用Comsol的PDE模块建立了岩心内水合物分解模拟平台。之后,将有效渗透率模型作为参数化扫描对象,计算了在使用不同渗透率模型时的产气数据与热动力学数据。并且,设定判断条件,将产气和温度演化结果与实验值依次进行比较,以得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最为匹配的有效渗透率模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