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空气混合动力装置的喷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29493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10012278.X

    申请日:2009-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Y02T10/144 Y02T10/163

    Abstract: 一种内燃-空气混合动力装置的喷射方法,属于动力机械技术领域。该混合动力装置采用启动工况及低工况的空气动力工作模式和中高工况的内燃动力工作模式;高工况时,也可采用内燃动力和空气动力同时驱动模式。通过燃油空气喷射方法,对这三种工作模式进行转换,实现混合动力驱动。内燃动力采用低压缩比、高压升比和高膨胀比的复合循环方式。通过向已有混合气的内燃动力缸内喷射高压空气,促进缸内油气进一步的混合,并压燃混合气,实现了全工况范围的高效清洁燃烧,获得最佳的经济性和排放性。高压空气罐的空气由内燃动力拖动压气机提供,或由加气站直接充气。该混合动力装置具有比普通的内燃动力高得多的经济性、排放性和动力性。

    采用靴形供油规律的柱塞偶件

    公开(公告)号:CN101000025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610155833.0

    申请日:2006-12-26

    Abstract: 一种采用靴形供油规律的柱塞偶件,其属于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领域。这种采用靴形供油规律的柱塞偶件,由于在柱塞套上增设了调压孔,极少量燃油随着柱塞的上升经调压孔泄入进油腔,从而使得在供油的初期,压力不会急剧升高,但能达到所要求的喷射压力,从而实现第一阶段的低压供油;在调压孔关闭后,泵室内的燃油压力将急剧升高,实现较高的供油速率,这样就实现了先缓后急的供油规律。因此,采用靴形供油规律的柱塞偶件可显著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降低柴油机的NOx和PM排放,同时还可降低柴油机的振动和噪声。

    带扰动区的内燃机交叉喷孔式喷油嘴

    公开(公告)号:CN101333993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810012342.X

    申请日:2008-07-15

    Abstract: 一种带扰动区的内燃机交叉喷孔式喷油嘴,其属于内燃机燃油系统的喷油装置。这种带扰动区的内燃机交叉喷孔式喷油嘴,由针阀体和针阀组成一付精密偶件,在针阀体头部设有至少一个带扰动区的交叉式喷孔。由于该区的扰动作用,使喷孔内部燃油的湍流强度在子喷孔交叉处所产生的湍流扰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从而会进一步改善喷孔出口的燃油雾化,提高混合气质量,使燃烧更加快速、充分而完善,使发动机在相同的喷射压力下获得更好的经济性能、排放性能和动力性。

    活塞顶涡流室燃烧系统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20261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510045878.8

    申请日:2005-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一种可采用活塞顶涡流室燃烧系统,其属于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领域。这种活塞顶涡流室燃烧系统在活塞的顶部设有一个涡流室,在涡流室的收口处设有切向通道,一个封口盖固定在气缸上。该燃烧系统在活塞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前时,活塞顶上的涡流室被封口盖封闭,燃油开始喷入涡流室,进行一次混合和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冲入主燃室,完成二次混合和燃烧。该燃烧系统结构合理、工艺简单,适用于多种发动机。由于涡流室被设置在温度较高的活塞头部,减少了涡流室的散热损失,采用高的压缩比和高空燃比,能够有效提高燃烧系统的热效率,改善起动性能,降低燃油消耗率,使发动机运转时轻声无烟。

    内燃机扩散喷雾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88331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410097761.X

    申请日:2004-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扩散喷雾燃烧系统,属于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领域。该燃烧系统在燃烧室的收口部位设有喷雾扩散锥面,让喷油器的油束直接喷向锥面。可采用单锥面或双锥面与燃烧室中央凸起上的锥面相组合。根据不同的组合可分别使用单排喷孔喷油器或双排喷孔喷油器,让油束直接喷向各自对应的锥面上,形成分布范围更广的扩散油束。由于扩散油束迅速展开,不会堆积在落点,喷雾分散速度快,分布的空间范围大,又不贴近燃烧室,空气卷入量增加,因而能较快地形成相对均匀的混合气,极大地改善了发动机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使燃烧迅速和完善。采用该燃烧系统一般会使发动机的油耗下降、功率增加和排气烟色清淡。

    喷油嘴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51755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45880.5

    申请日:2005-02-07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多次喷射的喷油嘴,其属于内燃机燃油系统的喷射装置。由于这种喷油嘴的针阀下端部设有周向环槽和针阀体的内圆柱面上设有导油槽,在针阀跳起时,高压燃油经导油槽进入针阀的周向环槽。在针阀一次开启的过程中,完成预喷射、主喷射和后喷射。由于预喷射和后喷射时间短,喷油量少,且不随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又与主喷射的喷油方向不同,避免了油束互相干扰,加大了燃烧室内的空气扰动,促进了油气的均匀混合。采用预喷射改善了内燃机的噪音和启动性能,采用后喷射降低了排放。使发动机的燃烧充分和完善,有利于发动机的经济性能、排放性能和动力性能进一步提高。利用预喷射和后喷射喷油量不随工况变化而变化的特点,该喷油嘴还可以应用到直喷点火式发动机。

    柴油机尾气前处理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51727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45881.X

    申请日:2005-02-07

    Abstract: 一种柴油机尾气前处理装置,属于内燃机燃烧和尾气处理领域。这种柴油机尾气前处理装置,把排气过滤元件设置在向上开启的排气阀下方的气缸盖中,其空隙构成燃烧室的一部分。排气过滤元件无论是用多孔陶瓷、耐热不锈钢丝,还是用金属粉沫烧结的多孔材料制作,都能有效滤除排气中的大部分碳粒。由于排气过滤元件还具有蓄热功能,新鲜空气和混合气在压缩冲程进入过滤元件时,被过滤出来的碳粒就会再次参与燃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使过滤元件得到再生。由于过滤元件具有足够的流通面积,在发动机的压缩比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既保证了发动机的性能良好,又大幅度降低了碳烟、NOx、CO和HC的排放。

    实现靴型喷射的柱塞偶件

    公开(公告)号:CN101387253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28292.9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一种实现靴型喷射的柱塞偶件,属于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领域。这种实现靴型喷射的柱塞偶件是在柱塞套侧壁上增设了调压孔。当柱塞处于上升阶段并关闭进回油孔时,可以使部分燃油经调压孔回流至低压油腔,从而使得供油初期的燃油喷射压力不致于过高,实现初期阶段相对低缓的喷油速率;柱塞继续上行,当调压孔被关闭后,泵室内的燃油压力将急剧升高,实现较高的喷油速率。这样就实现了先缓后急的供油规律,从而得到靴型喷油规律。应用这种柱塞偶件实现的靴型喷射方式可显著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降低NOx和PM排放,同时还可减小柴油机的振动和噪声。该设计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对原有喷油泵改动很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直列泵或单体泵,市场前景广阔。

    采用双柱塞的柱塞偶件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0527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610047586.2

    申请日:2006-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双柱塞的柱塞偶件,其属于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领域。这种采用双柱塞的柱塞偶件,由于一开始当大柱塞供油时小柱塞相对于大柱塞移动,将部分燃油吸入大柱塞腔内实现较低的供油速率,然后大柱塞和小柱塞一起移动实现较高的供油速率,这样就实现了先缓后急的供油规律。因此,采用双柱塞的柱塞偶件可显著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降低柴油机的NOx和PM排放,同时还可降低柴油机的振动和噪声。

    采用双柱塞的柱塞偶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87082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34842.1

    申请日:2006-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双柱塞的柱塞偶件,其属于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领域。这种采用双柱塞的柱塞偶件,由于一开始当大柱塞供油时小柱塞相对于大柱塞移动,将部分燃油吸入大柱塞腔内实现较低的供油速率,然后大柱塞和小柱塞一起移动实现较高的供油速率,这样就实现了先缓后急的供油规律。因此,采用双柱塞的柱塞偶件可显著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降低柴油机的NOx和PM排放,同时还可降低柴油机的振动和噪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