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7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9934.1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氢能的风‑火耦合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火力发电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及吸收式制冷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及火力发电系统与总线连接,当火力发电系统调峰能力到达下限时,风力发电系统的多余电能给所述电解水制氢系统供电;所述电解水制氢系统用于制备氢气,在电能富余时,将氢气送入燃料电池;在电能不足时,燃料电池工作,并利用燃料电池余热带动燃气轮机工作,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补偿功率缺额。吸收式制冷系统与电解水制氢系统连接,利用电解水制氢系统的余热制冷。本发明既提升了火力发电系统深度调峰极限及其经济性,也对系统余热进行了充分利用,最终实现冷热电联供。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1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76966.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5 , G06N3/006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氢能源枢纽惯量评估方法及装置,涉及评估电氢融合枢纽惯量响应能力领域,包括:步骤S1:确定惯量中心以该点同步相量单元量测到的作为数据基础,对监测所得数据进行标幺化、滤波和去趋势等预处理;步骤S2:根据同步发电机惯量特征和虚拟惯量控制方式建立物理模型分别估计同步惯量和非同步惯量;步骤S3:针对极限学习机建立数据模型,确定其框架后利用蚁群算法对数据模型进行相关训练获取最优参数,并将物理模型和数据模型以串行的模式构成数据物理融合模型。本发明考虑到物理模型精度低等问题,融入极限学习机的数据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物理融合的惯量估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307368.2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方法,以电力网络为主体架构,计及氢燃料电池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储能功能,建立包含“源‑网‑荷‑储”的综合能源体系,分析其内部能量流动;基于大数据采集方法,采用智能分类的方法,对电、气、热、冷、氢等多类型负荷分布及用能需求进行预测;分别建立光伏输出模型、冷热电联供能源转换模型、氢燃料电池输出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气等能量流动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实现系统优化运行。本发明能够灵活调整能源供应、能源消费和能源存储,从而实现综合能源柔性互动以及供需储的纵向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13603.1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F18/22 , G06F18/23213 , G06N3/006 , G06N3/046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分区的电力系统惯量在线评估方法及装置,在系统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在线评估电力系统惯量,包括:步骤S1:计算动态频率响应相似性指标,进行系统实时分区;步骤S2:考虑惯量响应特性建立区域惯量在线评估模型;步骤S3:根据评估模型获得区域惯量并求取系统总惯量。本发明考虑到枢纽站中部分机组频率响应时刻变化等问题,对系统进行实时动态分区,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分区的系统惯量在线估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80028.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2 , H02J3/28 , H02J3/24 , H02J3/16 , H02J3/36 , H02J1/10 , H02J15/00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氢能源枢纽自适应惯量支撑控制方法,涉及电氢融合枢纽进行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的控制领域,包括:步骤S1:构建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电解槽单元、燃料电池单元、蓄电池单元等耦合于直流母线的电氢能源枢纽结构,并建立系统各单元的数学模型;步骤S2:根据系统结构搭建相应的电氢能源枢纽VSG控制策略;步骤S3:为改善VSG响应效果,考虑燃料电池、电解槽与蓄电池状态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进得到VSG自适应控制策略方法。本发明能够缓解传统VSG控制方案备用容量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3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07368.2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方法,以电力网络为主体架构,计及氢燃料电池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储能功能,建立包含“源‑网‑荷‑储”的综合能源体系,分析其内部能量流动;基于大数据采集方法,采用智能分类的方法,对电、气、热、冷、氢等多类型负荷分布及用能需求进行预测;分别建立光伏输出模型、冷热电联供能源转换模型、氢燃料电池输出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气等能量流动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实现系统优化运行。本发明能够灵活调整能源供应、能源消费和能源存储,从而实现综合能源柔性互动以及供需储的纵向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7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96239.5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制‑储氢容量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计算制‑储氢系统的成本及收益;根据所述制‑储氢系统的成本及收益计算制‑储氢系统的净收益;获取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约束条件确定系统净收益的最大值;确定系统净收益最大时的制‑储氢系统容量。本发明能够合理分配可再生能源用于电网的整合和发展,制‑储氢系统在满足地区氢能需求条件下最大限度获得系统收益,虑及弃风弃光和氢能供应短缺的惩罚成本以及系统的环境效益,在不同的制氢模式下,获得最佳的制氢系统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50634.6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6 ,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LSSVR和部分充电/放电数据的电池健康估算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池在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完整的充放电数据,将每一种健康状态下的充放电数据任意分割成多段,并对每一段数据标注同一标签,构建训练集;将标注后的数据送入CS‑LSSVM模型进行训练,输出SOH,最后得到电池健康估算模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是充放电过程中获取的任一一段连续的部分数据,如电压等,这些数据易于获取,且无需特征工程,也不依赖数据的完整性只需要部分连续的数据。也不依赖于电池数据工况类型,它可以是多种工况形成的电池训练数据集,只需输入上述不同工况下的电池部分充放电工况即可完成SOH评估模型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74565.5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48 , H01M10/05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力储能用钠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电芯的采样数据;根据采样数据,生成电池表面温度、电压、容量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不同的加热速率下电池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两种变化曲线提取钠离子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内部特性参数与外部热电数据,建立基于多尺度卷积网络的深度特征提取模型,提取钠离子电池热失控不同阶段的热电数据特征向量;根据热电数据特征向量生成热电数据库,并预测电芯的温升安全边界,实现对电芯热失控的预警。本发明解决了预警阈值缺乏动态调整,以及预警精度受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35245.X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和Logistic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群两阶段实时功率分配方法,包括:1、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出力模型建立各个可控单元出力规则;2、考虑氢储能系统和电化学储能的容量,基于各可控单元的运行特性计算综合能源系统的载荷裕量;3、应用一致性算法进行迭代,反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各可控单元的功率指令;4、考虑电‑氢混合储能的互补机制,基于Logistic函数构建电‑氢混合储能的功率实时分配策略。本发明充分利用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能量互济互补,能合理分配各可控单元的功率指令,从而对综合能源系统群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