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8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88870.9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交替摊铺茶叶的萎凋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具备上层摊铺区和下层摊铺区;上层摊铺架,设置在机体的上层摊铺区处并能够向下滑动调整;下层摊铺架,设置在机体的下层摊铺区并能够向上滑动调整;错位引导机构,设置在机体的内部并与上层摊铺架连接,以引导上层摊铺架在下移时向机体的方向位移固定距离,并与下层摊铺架形成前后错位。本发明利用双层交替摊铺茶叶的方式,将机体的摊铺区域分为上下两个摊铺区,而上层摊铺区和下层摊铺区能够前后交错滑动,从而在下层摊铺区的茶叶均匀铺满后,能够交换上下层摊铺区并在机体的下半区域继续向上层摊铺区摊铺茶叶,使人工摊铺茶叶的操作区域始终维持在合适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305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508182.2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幅提高山奈酚含量并降低苦涩味的茶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领域。本发明加工方法包容如下步骤:茶树鲜叶→通风失水—加湿吸水”循环→压差膨化→低温烘焙。本发首次通过控制叶片反复失水‑吸水,延长叶片应激反应、酶促反应、水解反应的反应时间,降低茶叶苦涩味并增加茶叶风味;利用变温压差膨化技术,促进茶叶形成多孔疏松结构,控制美拉德反应程度,增加茶叶溶出度;进一步采用低温烘焙处理,形成红薯香的特征香气;同时,本发明加工方法显著增加茶叶中包括山奈酚在内的11种物质,显著降低茶叶中15种苦涩味物质,不仅提升春茶品质,且为解决夏秋茶资源浪费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24815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81744.6
申请日:2020-02-06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0 , A61L2/18 , A61L101/34 , A61L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组培技术制备肠道无菌昆虫幼虫模型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无菌植株饲喂昆虫幼虫,进而获得相应的肠道内完全无菌的昆虫幼虫;所述昆虫幼虫是由经消毒处理后的受精卵孵化而成。本发明以无菌的组培苗喂食孵化出的幼虫,可避免外源微生物进入昆虫肠道,与抗生素相比,能够完全地去除茶尺蠖肠道内细菌,从而获得肠道无菌的昆虫动物模型;实验中所用的无菌组培苗培养温度在25±2℃下,可适当延长光照周期,从而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以供昆虫幼虫取食所需。因此,本肠道无菌的昆虫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昆虫与其肠道菌群协同互作的相关机制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87608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21734.2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7/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化学成分的茶类判别方法,包括:S1,建立每个茶叶种类的判别函数;S2,根据每个茶叶种类的判别函数,获得待判别茶叶样品的种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化学方法鉴别茶叶种类,克服感官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客观地、科学地对茶叶进行分类,从而提高了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采用茶叶中多个化合物的离子强度作为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判别的正识率高;只需一步即可对单个茶叶样品进行分类或多个茶叶样品进行批量分类处理,无需人工干预,可实现自动化检测鉴别,鉴别简单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4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41398.9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F3/34 , A23F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 A23F3/14 ,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高效制备茶虫砂的方法,属于茶资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以食茶昆虫为茶虫砂的生产虫,不需要对茶虫食料需进行复杂的前处理,而且能够高效转化茶资源。按照本发明方法,100平米生产车间一年可生产18吨茶虫砂。本发明得到的茶虫砂产量高、品质优,在毒理等指标上与茶叶基本一致,其内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维生素、多种矿质元素和20种氨基酸等,具有极佳的营养保健功效和极高的饮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18717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65053.0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鸡免疫力的绿茶复方饲料添加剂,该添加剂由夏秋绿茶、蒲公英、杜仲叶、板蓝根、鱼腥草、甘草等原料组成,具有抗菌、抗病毒和增强动物免疫力等多种功效。饲喂试验表明,该添加剂能够改善蛋鸡、肉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器官指数等各项免疫指标。同时,与添加抗生素试验组相比,养殖试验中处理组动物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本绿茶复合添加剂可用作蛋鸡、肉鸡健康养殖的添加剂,其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699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35988.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68 , A01K67/34 , A01G13/00 ,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防治灰茶尺蠖的方法,属于农作物植物保护领域。本发明旨在通过利用X射线辐照获取不育灰茶尺蠖成虫压制田间野生灰茶尺蠖种群,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茶园生态环境。本发明确定了不同辐照剂量对灰茶尺蠖蛹及成虫的生理影响,并建立了不育率与辐照剂量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出了最适辐照剂量用于不育灰茶尺蠖的获取。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温延缓灰茶尺蠖蛹羽化时间的方法,从而实现了不育昆虫的集中羽化,增强了此方法的可操作性,优化了野外释放的效果。通过田间释放实验,辐照处理后的不育灰茶尺蠖能够显著抑制虫口数,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释放不育昆虫的茶园鲜叶质量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6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1710.0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共晶溶剂体系的黄大茶茶渣蛋白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涉及茶渣蛋白提取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预处理:将茶叶加水煮沸后过滤,保留茶渣,经干燥、粉碎、过筛后得茶渣粉;将得到的茶渣粉加入到DES溶液中,加热搅拌浸提,离心取上清液,加入无水乙醇溶液,冷藏孵化;将孵化后的溶液离心取沉淀,洗涤,干燥,即得。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深共晶溶剂系统技术提取茶蛋白,改进了超声辅助碱法提取蛋白的传统工艺,克服了碱液消耗量大、蛋白质提取率低的弊端,与传统的超声辅助碱法提取工艺相比,提高了蛋白质的提取率,蛋白的提取率可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9477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9487.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升降式茶叶萎凋机,包括:底架,在其中部设置通槽;萎凋台,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萎凋台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在底架顶部,用于平铺茶叶;风机,设置在萎凋台底部的通槽内,并固定在底架上,用于加速萎凋台底部的空气流通;升降机构,数量设置为多个。本发明可满足不同的萎凋方式,不受环境、场地、通风、萎凋量等因素影响,且通过在萎凋台底部设有风机可加速萎凋,通过移动机构,便于调节设备位置,通过升降机构调节萎凋台高度,使其满足萎凋需求的不同高度以及不同产量的萎凋,且便于收纳放置,多层设计使其占地面积小和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最大程度的萎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49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56347.7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伸缩式茶叶摊青台,包括:立柜,在所述立柜内部安装有皮带卷轴和篷布卷轴,在所述篷布卷轴上卷绕有篷布。多个自动伸缩式茶叶摊青台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并组合成一个立式的多层自动伸缩式茶叶摊青架,以及一种多层自动伸缩式茶叶摊青架的摊青方法。本发明中在可移动的拉杆与立柜之间设置柔性可收卷的皮带机构,用于茶叶摊青的篷布铺设在皮带机构上,既能够满足茶叶的摊青,又能够在茶叶摊青结束后将皮带机构收卷,拉杆与立柜折叠,从而减少本设备在闲置时占用的空间,并且,在摊青结束后,随着皮带机构的收卷,可以实现对篷布上摊青的茶叶进行自动下料收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