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4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92046.7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 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方法揭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复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滑模速度控制器状态变量x1、x2;S2、定义滑模面函数s;S3、采用新型趋近律函数求解滑模速度控制器输出u;S4、定义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变量x1、x2;S5、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S6、观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外部总扰动z2(t);S7、将观测到的总扰动z2(t)补偿到新型趋近律滑模速度控制中,求解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q轴参考电流。该方法所提出的新型趋近律相较于传统趋近律不仅有效提升了趋近速率,还有效削弱了滑模抖振;且所提出的复合控制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相较于普通的滑模控制方法,在超调量、响应速度和鲁棒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提升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效果和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1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0336918.6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带油冷却器的壳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气冷回路,壳体内中部安装有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固定有独立工作的油冷组件;壳体内设有分别穿过气冷回路和油冷组件的多组独立的换热管,以对制冷剂回路、油冷组件独立换热;壳体上任意一端设有控制冷凝冷却水及油冷冷却水进出壳体内的进水侧封头,在壳体上远离进水侧封头的一端设有控制冷却水循环的回水侧封头。本发明将油冷却器内置于壳管式冷凝器内部,减小了外形尺寸,使机组管路简单,方便生产安装使用;采用冷冻油走壳侧、冷却水走管侧的形式,油路侧压降小;采用气冷回路与油冷回路单独工作,便于调节各自的冷却水流量,同时提高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351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91771.X
申请日:2022-05-0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 芜湖磁轮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3B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永磁体的船舶停泊方法、停泊装置及验证方法;该船舶停泊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移动装置、吸固装置和电机模组四个部分,装置主体上安装有气囊;移动装置包括由电机模组驱动的螺旋桨与旋转杆,螺旋桨与旋转杆对应连接;吸固装置包括第一磁系、第二磁系;第一磁系固定于罩座上,装置主体上设有可使罩座移动的导轨,第二磁系连接电机模组。本发明能有效避免弹性流失、塑性变形等失效;本发明在船只停靠在码头上时,通过控制第二磁系旋转一定角度使第一磁系、第二磁系相对,把船只和装置连接在一起,不需要多个水手使用缆绳固定;本发明在船只离开时,只需通过控制第二磁系,使第一磁系、第二磁系错位,就能让船只和装置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01356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12983.3
申请日:2021-12-11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 芜湖磁轮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永磁体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包括固定在趸船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均连接有将对应的框架推出趸船以与行船船身接触的调节机构,所述框架上设有在行船靠岸过程中以滚动方式与行船船身配合与并通过磁力互斥吸收船身与趸船之间冲击力的缓冲装置,所述框架内还设有提供磁力以使船身吸附在趸船上保证停靠平稳的吸固装置。通过二号弹簧和永磁体之间的斥力对船舶的停泊产生的撞击起到有效地缓冲作用;运用磁场叠加原理,下磁系在水平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做相对于上磁系的平移移动呈现有磁和无磁状态,使得导磁板可吸附行船船身,达到行船与趸船之间固定与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2800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50640.X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声学黑洞效应的汽车底盘减振降噪装置,属于减振降噪技术领域,该减振降噪装置,包括板件结构、声学黑洞结构和非线性能量阱,板件结构为汽车底盘的一部分,板件结构上剪裁有多个声学黑洞结构,声学黑洞结构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声学黑洞结构的中轴线向外边缘逐渐增加,每个声学黑洞结构的下方连接非线性能量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减振降噪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可以在高、中、低频段有良好的振动能聚集效果,能够实现振动能量的高效聚集,既能满足声学黑洞结构的强度需求,又能实现高效的能量聚集和采集,达到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715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18450.2
申请日:2019-06-15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63C11/52 , B63G8/24 , B63G8/22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行走机构,包括一个浮板体和与浮板体连接的行走机构壳体,安装在行走机构壳体内的四腿驱动机构和连接四腿驱动机构的四个行走腿,四个行走腿以前后对角的两个行走腿同时迈步前进或后退,而后另外两个行走腿再做前进或后退迈步,实现整个机器人的前进或后退。本发明行走腿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水下行走的稳定性,浮板体的设计既不影响机器人的运行,又具有极大的调节能力,协调行走更稳定,能通过下沉或上浮调整应对复杂的水体环境,腿部控制灵活,通过岸上控制中心和摄像头的交互,能十分方便的操纵机器人的水下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36918.6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带油冷却器的壳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气冷回路,壳体内中部安装有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固定有独立工作的油冷组件;壳体内设有分别穿过气冷回路和油冷组件的多组独立的换热管,以对制冷剂回路、油冷组件独立换热;壳体上任意一端设有控制冷凝冷却水及油冷冷却水进出壳体内的进水侧封头,在壳体上远离进水侧封头的一端设有控制冷却水循环的回水侧封头。本发明将油冷却器内置于壳管式冷凝器内部,减小了外形尺寸,使机组管路简单,方便生产安装使用;采用冷冻油走壳侧、冷却水走管侧的形式,油路侧压降小;采用气冷回路与油冷回路单独工作,便于调节各自的冷却水流量,同时提高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135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1512983.3
申请日:2021-12-11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 芜湖磁轮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永磁体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包括固定在趸船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均连接有将对应的框架推出趸船以与行船船身接触的调节机构,所述框架上设有在行船靠岸过程中以滚动方式与行船船身配合与并通过磁力互斥吸收船身与趸船之间冲击力的缓冲装置,所述框架内还设有提供磁力以使船身吸附在趸船上保证停靠平稳的吸固装置。通过二号弹簧和永磁体之间的斥力对船舶的停泊产生的撞击起到有效地缓冲作用;运用磁场叠加原理,下磁系在水平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做相对于上磁系的平移移动呈现有磁和无磁状态,使得导磁板可吸附行船船身,达到行船与趸船之间固定与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01603.5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场技术的电梯防坠装置,为解决系统的负载功率大或功率的限制下,线圈平均电流小,产生磁场也较弱,减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该电梯防坠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轿厢永磁体减速模块、电梯井永磁体减速模块、轿厢磁阻材料、电梯井侧壁永磁体减速模块、电流线圈和接近开关;所述轿厢永磁体减速模块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顶部的轿厢顶部永磁体减速模块和设置在电梯轿厢底部的轿厢底部永磁体减速模块;所述电梯井永磁体减速模块包括设置在电梯井的底部的永磁体,设置在电梯井的底部的永磁体的磁极方向与所述轿厢底部永磁体减速模块的磁极方向相反。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51120.5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 芜湖磁轮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车辆上专用的永磁减震椅及其减震效果验证方法,该特种车辆上专用的永磁减震椅,由磁环主减震系统、侧面辅助系统以及导向及支撑系统所组成;磁环主减震系统主要由椅子体、磁环、底座三部分组成;磁环设有两个且分别对应位于椅子体和底座上;侧面辅助系统主要由底座侧翼和若干个磁条组成;底座侧翼与底座一体化,磁条分布安装于底座侧翼以及椅子体上;导向及支撑系统由导向部分和支撑部分所组成;本发明有效避免弹性流失、塑性变形等失效;有效避免零件的磨损;有效减少对零件冲击载荷,提高零件使用寿命;且不需要额外的动力系统,降低能耗。本发明还能够准确验证座椅的减震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