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960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30132.0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墙板与框架梁连接的耗能节点,包括:框体、连接杆和至少两块支撑板;框体由底板、顶板和两块侧板组成;连接杆通过顶板上设置的第一通孔插入框体,连接杆与第一通孔间隙配合,连接杆伸出框体的一端设有螺纹;至少一块支撑板连接在一块侧板和连接杆之间;剩余的支撑板连接在另一块侧板和连接杆之间。该耗能节点预埋在墙板中后,墙板通过耗能节点以拼接的方式进行装配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难度,且降低了外设结构到墙板的振动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1030132.0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墙板与框架梁连接的耗能节点,包括:框体、连接杆和至少两块支撑板;框体由底板、顶板和两块侧板组成;连接杆通过顶板上设置的第一通孔插入框体,连接杆与第一通孔间隙配合,连接杆伸出框体的一端设有螺纹;至少一块支撑板连接在一块侧板和连接杆之间;剩余的支撑板连接在另一块侧板和连接杆之间。该耗能节点预埋在墙板中后,墙板通过耗能节点以拼接的方式进行装配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难度,且降低了外设结构到墙板的振动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679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953282.5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减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旋式耗能减震约束支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外套筒、内套筒、第一内芯杆以及第二内芯杆,所述的内套筒同轴设置在所述的外套筒内,所述的第一内芯杆和所述的第二内芯杆分别通过螺纹匹配插入内套筒相应的端部,第一内芯杆和内套筒形成的螺纹旋向与第二内芯杆和内套筒形成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内芯杆和第二内芯杆在内套筒内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当受到拉力或压力时,内套筒和内芯杆螺纹旋向设置,第一内芯杆和第二内芯杆在内套筒转动,同时内套筒在外套筒内也形成转动,从而消耗地震能量,外套筒的设置保护了内部结构的正常运转,同时也避免对外界建筑结构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88679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810953282.5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减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旋式耗能减震约束支撑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外套筒、内套筒、第一内芯杆以及第二内芯杆,所述的内套筒同轴设置在所述的外套筒内,所述的第一内芯杆和所述的第二内芯杆分别通过螺纹匹配插入内套筒相应的端部,第一内芯杆和内套筒形成的螺纹旋向与第二内芯杆和内套筒形成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内芯杆和第二内芯杆在内套筒内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当受到拉力或压力时,内套筒和内芯杆螺纹旋向设置,第一内芯杆和第二内芯杆在内套筒转动,同时内套筒在外套筒内也形成转动,从而消耗地震能量,外套筒的设置保护了内部结构的正常运转,同时也避免对外界建筑结构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14497848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22148661.2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墙板与框架梁连接的耗能节点,包括:框体、连接杆和至少两块支撑板;框体由底板、顶板和两块侧板组成;连接杆通过顶板上设置的第一通孔插入框体,连接杆与第一通孔间隙配合,连接杆伸出框体的一端设有螺纹;至少一块支撑板连接在一块侧板和连接杆之间;剩余的支撑板连接在另一块侧板和连接杆之间。该耗能节点预埋在墙板中后,墙板通过耗能节点以拼接的方式进行装配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难度,且降低了外设结构到墙板的振动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815742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347917.9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物天棚网架构件属于建筑领域,其圆钢管的两端口处均设有封口密封板,封口密封板上均设有两组径向对称的螺口,圆钢管的两端均套装着圆形套帽,圆形套帽外部固定有圆弧形耳板,圆弧形耳板上设有弧形连接孔,圆弧形耳板两侧的圆形套帽端头上均设有与螺口配合使用的通孔,圆形套帽通过螺杆穿过通孔后与螺口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物天棚网架节点构件,具有重量轻,工厂化化预制生产,现场无焊接拼装,以满足建筑和结构的建造需要。圆钢管和圆形套帽在工厂内计算机控制焊接组装成一个构件,再运到现场螺栓固定拼装,现场施工所需人员少,施工效率高,节约了高空作业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8815703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348498.0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减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旋式耗能减震约束支撑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套筒、第一内芯杆以及第二内芯杆,所述的内套筒同轴设置在所述的外套筒内,所述的第一内芯杆和所述的第二内芯杆分别通过螺纹匹配插入内套筒相应的端部,第一内芯杆和内套筒形成的螺纹旋向与第二内芯杆和内套筒形成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内芯杆和第二内芯杆在内套筒内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当受到拉力或压力时,内套筒和内芯杆螺纹旋向设置,第一内芯杆和第二内芯杆在内套筒转动,同时内套筒在外套筒内也形成转动,从而消耗地震能量,外套筒的设置保护了内部结构的正常运转,同时也避免对外界建筑结构的破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6385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0761836.2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局部模型的关节模组协同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高度依赖于关节模组的诸多参数才能完成对关节模组的高性能控制,无法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控制性能下降问题,且关节模组控制的鲁棒性较差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关节模组运行数据的获取;建立关节模组的动力学方程;关节模组超局部模型的建立;设计协同控制器;关节模组协同控制的实现。本发明基于关节模组超局部模型进行协同控制器设计,具有不依赖于系统模型的特性,能够有效应对关节模组中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控制性能下降及鲁棒性欠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5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99823.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离网光储氢系统的自适应阻尼多机谐振抑制方法,包括:1.采样桥臂侧电感电流,给定信号与桥臂侧电感电流相减得到误差信号;2.将误差信号经过滑模控制后得到输出信号;3.将输出信号经过阻尼调节单元得到调制信号;4.根据多机并联工况的不同,进行阻尼的自适应调节;5.将调制信号送入空间矢量调制单元,输出各开关器件的脉冲驱动信号。本发明能解决跟网逆变器电流环多机谐振问题,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提高动态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2882.4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直接耦合制氢系统的电解槽结构参数优化方法,以满足制氢工程需求和实现光伏最优消纳,包括:1建立光伏直接耦合制氢系统模型;2分析光伏阵列、碱性电解槽和系统的运行特性;3在固定光伏阵列结构的前提下,考虑到系统产氢速率和运行功率随辐照度变化,采用多个典型场景辐照度数据,将系统产氢量和能量传递损失设置为多目标函数,利用加权求和方法处理该多目标优化问题,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从而得到能量传递效率、产氢量综合最优的电解槽串并联结构参数,并得出电解小室数目优化组合方案。本发明能增大产氢量,减小能量传递损失,并能保证光伏直接耦合制氢系统高效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