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7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96207.8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2 , G06F16/2455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网工程数据采集并存储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调水工程数据信息化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对调水工程进行监测,分析调水工程监测数据特征,形成数据特征报告,构建模型规则;结合预先定义的存储规则,依次构建存储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实体模型,明确模型与模型间的关系;结合实体模型,开发对应的存储模型;调水工程监测数据根据调水工程监测数据特征进行分类,融合时间维度,进行模型匹配;结合匹配的模型,分别进行各自的模型校验,对数据进行数据存储;对校核过的模型和数据分类存储至数据存储管理层,并对进入的数据和存储的数据进行一一的校验,生成数据对账单,本发明为调水工程数据应用与处理提供预处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43267.5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的直流供电自动切/接负荷方法,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如下:对用电设备进行等级评定,根据等级划分负荷切除优先级;按照所述负荷切除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切负荷。本发明通过评定设备的用电等级,划分设备用电的负荷等级,在异常情况下,统筹蓄电池电量,优先为核心设备供电,逐步切除非必要的设备用电,达到优先保障重要设备的供电;当异常恢复后再次供电,该方法也会首先检测设备及蓄电池状态,达到标定后,再逐等级开启设备,避免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器件及设备,规避二次伤害。本发明有效提升了电能的使用效率,并能通过继电器进行电路进行控制,实施对设备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11855.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氢燃料电池供电系统,涉及水利工程供电技术领域。包括电源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和公共通讯、电源接口模块,电源单元包括氢燃料电池模块、锂电池储能模块和冷却模块,控制单元包括自动控制模块、通讯接口模块和人机交互显示屏,供电单元包括功率转换模块和电源接口模块,公共通讯、电源接口模块包括公共通讯接口和公共电源接口。本发明可以为水利工程中的中小型水闸进行供电,对于系统中的工作技术参数可以方便的进行实时掌控,可以控制电机工作实现闸门的开启或关闭,实现正向、逆向以及变压的功能,可实现供电通讯一体化控制,实现快速连接和自动跳转,具有防雷防电以及自动断电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1862.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闸门控制与氢能源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于闸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氢燃料电池、一体化控制模块、能量消耗预测模块、能量控制模块、闸门控制模块和实时监控模块,氢燃料电池用于将氢气转换为电能,为闸门提供动力;一体化控制模块根据调度指令对能量控制模块、闸门控制模块、氢燃料电池进行统一管理;能量消耗预测模块用于对能量消耗进行预估;能量控制模块调节氢气的产生和电能输出;闸门控制模块计算出闸门开启的时间、闸门高度以及启动电流;实时监控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的状态数据。本发明能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能降低运行成本和操作难度,实现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3303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696199.7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网工程调度运行监控数据共享方法,应用于水利通讯规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定义MNZ矩阵协议,开发MNZ矩阵协议系统;匹配物联网智能设备并将MNZ矩阵协议发送至物联网智能设备;采集水网工程调度运行监控数据,按照MNZ矩阵协议生成协议数据;将协议数据传输至远程控制系统或数据库;按照MNZ矩阵协议规则解析协议数据,获得水网工程调度运行监控数据。本发明的MNZ矩阵协议能够直接入库存储、调用时解析、变化时解析、动态定义、快速适配,能自定义协议内容,自适应设备、自匹配已有协议,实现设备间自由共享通讯,增强数据采集、传输、解析的效率,降低依赖设备的开发、调试难度,降低运行维护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797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96073.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58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跨级光谱‑空间联合编码学习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涉及高光谱图像分类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引入多尺度输入编码器和多对一多尺度特征连接,在编码层,提出了由高频空间注意力(HFSA)和光谱转换通道注意力(STCA)组成的频谱‑空间联合注意力(SSJA)机制。本发明解决高光谱图像中普遍存在的样本不充分和不平衡的技术问题;在图像数据量较大及较冗余的情况下,精确、快速、稳定地分类出高光谱图像中丰富的地物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2985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28355.1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的智能故障诊断与自恢复方法,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包括:基于物联网控制箱,通过其内部的智能运维单元对设备状态、供电状态及通讯状态进行故障检测,记录健康状态;当智能运维单元检测出存在故障时,发送告警信息;基于告警信息,调取设备的重启指令或通过RTU操作继电器对当前供电线路实施主动性断电/通电,进行自恢复性操作;对完成自恢复性操作后的物联网控制箱的修复情况进行校验,验证重启效果并形成闭环,构建智能故障诊断与自恢复模型下的诊断图谱。本发明遵循诊断、处理、恢复与校验的闭合操作,通过智能运维单元自我闭环进行故障诊断与自恢复并构建故障图谱,为业务运维人员提供运维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6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64289.1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氢能备用供电系统,涉及水利工程供电技术领域,包括:氢能供电子系统:根据控制设定,给负载提供电力;市电供电子系统:用于根据控制设定,给负载提供电力;旁路供电子系统:市电电源正常且氢能供电子系统故障时,给负载系统提供电力;应急供电子系统:提供维修电路,给负载系统提供电力;直流供电子系统:给直流负载系统提供电力;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氢能及市电供电系统的各供电线路,监测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本发明避免了柴油发电机冷机启动易故障需专业人员值守、燃烧产生有害气体等多种故障的问题,能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用电需求,减少突发性断电对人民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8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28628.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长距离输调水工程的智能直流时序供充电调度方法,涉及智能供充电调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获取供充电调度系统的结构信息;获取各个充电装置的供充电时间周期;获取原始充电信息;根据供充电调度系统的结构信息、供充电时间周期、原始充电信息生成充电方案;根据供充电调度系统的结构信息以及原始充电信息获取各个充电装置的等级以及供充电指标;校验各个充电装置的等级以及供充电指标,获取最佳充电方案;本申请通过周期性的分时段对物联网控制箱供电的蓄电池进行充电,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提高传输线缆的利用率,以最小的代价,保证直流远供远端机及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033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96199.7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网工程调度运行监控数据共享方法,应用于水利通讯规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定义MNZ矩阵协议,开发MNZ矩阵协议系统;匹配物联网智能设备并将MNZ矩阵协议发送至物联网智能设备;采集水网工程调度运行监控数据,按照MNZ矩阵协议生成协议数据;将协议数据传输至远程控制系统或数据库;按照MNZ矩阵协议规则解析协议数据,获得水网工程调度运行监控数据。本发明的MNZ矩阵协议能够直接入库存储、调用时解析、变化时解析、动态定义、快速适配,能自定义协议内容,自适应设备、自匹配已有协议,实现设备间自由共享通讯,增强数据采集、传输、解析的效率,降低依赖设备的开发、调试难度,降低运行维护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