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架铸造系统结构和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3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11154.9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架铸造系统结构和铸造方法,行星架铸造系统包括:行星架铸型、冒口和浇口,行星架铸型包括主体结构和具有中心孔的环形板,主体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圆锥体、圆台和多个立柱,冒口包括:明冒口和暗冒口,明冒口设于圆锥体上端,暗冒口与立柱一一对应,且连接至立柱与环形板的连接端面处;浇口具有第一端口和位于其上端的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分别与多个暗冒口相连通,第二端口与明冒口相连通;还包括:第一砂芯和第二砂芯,第一砂芯,第一砂芯适配在由多个立柱限定的腔室中,第二砂芯适配在环形板的中心孔中;其中,立柱与环形板之间的连接端面为分型面。

    一种高抗疲劳性重载齿轮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1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50237.X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抗疲劳性重载齿轮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重载齿轮用钢于970℃‑975℃进行两阶段渗碳处理;所述两阶段渗碳处理包括第一强渗期和第一扩散期;S2、将的重载齿轮用钢进行第一高温回火处理;S3、将的重载齿轮用钢于835℃‑855℃进行两阶段碳氮共渗处理和分阶段冷却处理;所述两阶段碳氮共渗处理包括第二强渗期和第二扩散期;S4、对的重载齿轮用钢进行第二高温回火处理;S5、对的重载齿轮用钢进行淬火处理;S6、对的重载齿轮用钢进行冷处理和低温回火处理,得到高抗疲劳性重载齿轮用钢。该高抗疲劳性重载齿轮用钢的表面硬度为69HRC‑72HRC,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为1808MPa‑1843MPa,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为685MPa‑736MPa。

    一种高温渗碳淬火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007987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646002.7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渗碳淬火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却池本体;所述冷却池本体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有搅拌棒;所述搅拌组件下方设置有振动组件;通过冷却池本体内设置的清洁组件实现对底部杂质的清理,清洁组件包括有清洁刷以及螺杆等,螺杆通过清洁底座设置在冷却池本体内壁上,且贯穿导流板设置,在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清洁刷设置在移动块上,在清洁刷的底部设置有出液仓,出液仓上固接了过滤板,材料在冷却时,其中的杂质会从振动板掉落在导流板上,再经导流板导流至过滤板上,经螺杆驱动移动块进行左右移动时,清洁刷可将杂质清理到两侧的废料管中,从而将杂质进行清除,避免杂质过多堵塞出液仓底部的出液管。

    一种焊接用夹具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612581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3080595.5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用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轴套,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轴套,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梁,转梁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支架的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转盘的第一卡合件;转梁的底部垂直连接有多个底部连接杆,底部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平行于转梁的第一放置杆,底部连接杆的另一侧连接有平行于转梁间隔设置的第二放置杆和第三放置杆,第一放置杆、第二放置杆、第三放置杆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夹紧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的放置支架,转梁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杆的角度调节机构,本装置能够实现对栅栏的焊接夹紧。

    用于行星架的热处理工装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37274U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21136814.9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行星架的热处理工装,行星架(200)包括:架体部(210)和与之侧端面(211)相连接的连接部(220),工装(100)包括:框架(110),内部限定出容置腔(110A),在所述容置腔(110A)内形成有支撑端面(110B),所述架体部(210)与所述连接部(220)相连接的端面至少部分适于抵接在所述支撑端面(110B)上;吊耳(120),形成在所述框架(110)上,且适于与吊装工具相连接。该工装避免出现摆动情况,提高了热处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