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799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18588.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李新海 , 肖星 , 尹雁和 , 范德和 , 陈浩河 , 罗海鑫 , 袁拓来 , 林雄锋 , 邱天怡 , 池莲庆 , 刘文平 , 罗其锋 , 周恒 , 王振刚 , 练志斌 , 李角安 , 江清楷 , 刘国民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交流电源系统的微机保护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微机采样模块对变电站交流电源系统进行电气量采集处理,得到采样数据;通过数字滤波技术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滤波数据;通过云端服务器对所述滤波数据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分析处理,从而对变电站交流电源系统进行微机保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采样数据进行滤波,并使用云端服务器对滤波数据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分析,提高了微机保护的准确率,可广泛应用于微机保护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1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86950.8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18/00 , G06F18/1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电缆接头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配电网安全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提取配电网电缆接头的特征数据,其中特征数据包括温度特征参量,局部放电特征参量以及声音特征参量;将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输入到配电网电缆接头缺陷检测模型中;辨识输出结果,判定缺陷类型。本发明利用配电网电缆接头的特征数据参量建立模型,并利用模型辨识缺陷,再次结合局部放电特征参量与缺陷的映射关系,确定缺陷类型,提高了电缆接头缺陷的识别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6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16826.5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网爬杆作业机器人,包括:外壳体、传动组件与夹杆组件;外壳体中部设置有夹腔;夹杆组件包括:主动轴、从动轴、安装板与弹性件;主动轴可转动设置于夹腔内;安装板沿主动轴的径向可滑动设置于夹腔内;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安装板与外壳体;从动轴可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上,且轴向与主动轴的轴向平行;传动组件包括:驱动机与传动件;驱动机设置于外壳体上,且通过传动件与主动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主动轴转动。通过在夹杆组件可以将电杆夹持住,之后通过传动组件可以带动主动轴转动沿电杆的轴向攀爬,实现将检修器件和工作人员送至空中。相比于斗臂车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与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879719.1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网高空清障机器人,包括无人机主体以及安装于无人机主体上的清障装置。该清障装置设计为包括装置主体、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两个清障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装置主体上,且至少与一个清障组件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清障组件之间的距离。两个清障组件均包括切刀以及夹持组件,切刀用于切断障碍物,夹持组件用于在切刀切断障碍物前对障碍物形成夹持限位。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一个清障组件运动时,在切刀切割障碍物前,两个夹持组件能够对树障等障碍物先进行夹持限位,将障碍物稳固住,不仅能够提升后续切割的效率而且能够使得障碍物在被切断后仍能够被夹持在无人机主体上,以便于将障碍物从空中转移到地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641799.9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供电局城南分局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筱曼 , 李林峰 , 陈攀 , 李欣洋 , 潘斌 , 陈旗展 , 李黔 , 崔益国 , 陈浩河 , 董芝春 , 黄宇行 , 何欣欣 , 陆靖宇 , 麦涵 , 邱连 , 肖林松 , 范律 , 陈永 , 蔡田田 , 邓清唐 , 陈波 , 李肖博 , 杨英杰
IPC: G06V20/10 , G06V10/22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注意力机制配电站水浸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识别方法通过采集浸水场景图片集,构建基于Yolov4‑tiny的具有双注意力机制的检测网络,利用浸水场景图片集对检测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具有高检测精度和水浸识别能力的检测网络,最后将所述检测网络部署至边缘代理;同时,通过边缘代理获取周边环境图像并上传至云平台,更新浸水场景图片集,优化检测网络,从而使边缘代理能自适应复杂的场景。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配电站边缘端水浸环境下无法满足实时响应,以及检测精度较差且无法自适应复杂场景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6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52371.0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电工作台的快拆式支撑装置,包括:主架、撑板机构与撑杆机构;所述撑板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架沿Y轴方向的两侧端,包括:顶板与调位器;所述调位器一端连接所述主架,另一端连接所述顶板,用于调节顶板与所述主架的距离;所述撑杆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架沿X轴方向的两侧端,包括:顶杆;所述顶杆可伸缩设置于所述主架上。通过在主架上设置撑板机构与撑杆机构,使得支撑装置可以沿X轴方向与Y轴方向张开并与与工作台前后两侧接触后限定位置关系,使得施工器具可以搭载的支撑装置上,减少滑动、晃动等情况从而提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7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300806.7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聚类簇的停电范围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聚类算法将台区用户分为多个聚类簇,根据台区各用户在同一预置时间段的电表电压数据,来计算同一聚类簇中所有用户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通过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选取相关性最大的对应用户作为特征用户,来安装用于在发送停电故障时发送告警信号的智能电表,进而根据所述智能电表的告警信号对配电变压器及用户处的停电状态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停电范围。本发明能够规避台区用户分散且低压接线信息不准确的缺点,有效降低成本,且基于特征用户的告警信号进行停电范围分析,能够提高停电范围分析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5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11641799.9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供电局城南分局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筱曼 , 李林峰 , 陈攀 , 李欣洋 , 潘斌 , 陈旗展 , 李黔 , 崔益国 , 陈浩河 , 董芝春 , 黄宇行 , 何欣欣 , 陆靖宇 , 麦涵 , 邱连 , 肖林松 , 范律 , 陈永 , 蔡田田 , 邓清唐 , 陈波 , 李肖博 , 杨英杰
IPC: G06V20/10 , G06V10/22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95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注意力机制配电站水浸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识别方法通过采集浸水场景图片集,构建基于Yolov4‑tiny的具有双注意力机制的检测网络,利用浸水场景图片集对检测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具有高检测精度和水浸识别能力的检测网络,最后将所述检测网络部署至边缘代理;同时,通过边缘代理获取周边环境图像并上传至云平台,更新浸水场景图片集,优化检测网络,从而使边缘代理能自适应复杂的场景。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配电站边缘端水浸环境下无法满足实时响应,以及检测精度较差且无法自适应复杂场景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7724.2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李新海 , 孟晨旭 , 林雄锋 , 梁国坚 , 李宾 , 曾令诚 , 肖星 , 范德和 , 高锋 , 罗其锋 , 林永昌 , 周恒 , 池莲庆 , 冯宝 , 曾新雄 , 陈浩河 , 张志强 , 陈伟明 , 闫超 , 王伟平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隔振组件减隔振效果的评价方法及测试装置,其中,减隔振组件减隔振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刚性件贴合并固定在激振组件和减隔振组件之间,将第二刚性件贴合并固定在减隔振组件上;将第一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刚性件上,将第二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刚性件上;开启激振组件;使用第一传感器检测第一刚性件的振动情况并得到第一振级,使用第二传感器检测第二刚性件的振动情况并得到第二振级;分析第一振级和第二振级的差值并得到振级落差;根据振级落差评价减隔振组件的减隔振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难以选用合适的减隔振组件进行减隔振,使得减隔振组件的成本较高或者隔振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70936.0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肖星 , 李新海 , 范德和 , 罗其锋 , 罗海鑫 , 周恒 , 邱天怡 , 刘文平 , 王振刚 , 尹雁和 , 陈浩河 , 林永昌 , 池莲庆 , 林雄锋 , 袁拓来 , 刘德志 , 孟晨旭 , 曾令诚 , 林蔚
IPC: H02H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母线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分布式母线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部署处理,得到分布式母线控制装置;对所述分布式母线控制装置进行插值和同步采样处理,得到采样数据;根据所述分布式母线控制装置的布局结构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图转换处理,得到图结构数据;通过因果推断增强图神经网络对所述图结构进行故障预测分析处理,得到故障预测结果;通过所述分布式母线控制装置对所述故障预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对母线进行保护。本发明通过分布式母线控制系统进行微机母差保护,从而提高了微机保护的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微机保护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