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数字化设计智能翻模及审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4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84243.3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数字化设计智能翻模及审图的方法,涉及轨道交通领域,本发明对尺寸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模型中的关键节点,有效地进行尺寸标注,确保模型的几何尺寸和形态准确,同时能够提高模型的可读性和美观性,便于后续的翻模,在进行审图时,构建翻模位置分布集,设置规划模型,根据最优参数分布得到动态规划特征集分布,最后通过数据重组对特征点进行融合输出审图,通过从图像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点对翻模图像进行检测,便于进行物体形态分析和变形监测,进一步提高审图的质量,对尺寸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的三维模型符合实际,审图错误率较低,进一步降低审图的时间,提高了三维数字化设计翻模的精度。

    基于环形变胞机构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7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87608.0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环形变胞机构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它包括用于和基坑内壁相贴合支护的护壁结构,所述护壁结构采用多层可折叠的环形护壁结构组合而成;相邻层的环形护壁结构之间通过用于对环形护壁结构向内折叠的环形变胞机构传动相连;所述环形护壁结构是由多组重复的基本护壁结构首尾相连构成的可折叠的环形护壁结构;所述环形变胞机构是由多组重复的可伸缩的基本连杆机构首尾相连构成。此结构能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用于对基坑进行有效的支护,而且其采用多连杆式的环形变胞机构,在折叠过程中保证了单片结构折叠的同步性,保证了整个支护结构的重心始终位于中心轴线上,有效防止了吊装下放以及安装过程中的倾覆问题。

    一种输电杆塔在强风下力学特性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80231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31420.X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杆塔在强风下力学特性仿真方法,包括:使用建模软件建立待研究的输电杆塔的模型,作为后续仿真分析的模型;根据待研究的输电杆塔所处地理环境确定地貌,获得不同高度的风速值,根据风速值计算得到输电导线与地线的风载荷;根据导线/地线的型号与档距获得重力载荷;将输电杆塔进行分段以进行风载荷的仿真,同时导出完整输电杆塔的xt文件用以力学仿真计算;通过有限元软件,分别获取分段之后每段杆塔在不同风速下的表面风压,再将所获得的表面风压导入应力分析模块,添加重力载荷,固定约束与前面所算得的输电线载荷、绝缘子串载荷,求解计算。本发明能够获得输电杆塔迎风面的各个位置的风压分布,通过仿真来获得风载荷,提高仿真精度。

    一种输电杆塔在强风下力学特性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802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1331420.X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杆塔在强风下力学特性仿真方法,包括:使用建模软件建立待研究的输电杆塔的模型,作为后续仿真分析的模型;根据待研究的输电杆塔所处地理环境确定地貌,获得不同高度的风速值,根据风速值计算得到输电导线与地线的风载荷;根据导线/地线的型号与档距获得重力载荷;将输电杆塔进行分段以进行风载荷的仿真,同时导出完整输电杆塔的xt文件用以力学仿真计算;通过有限元软件,分别获取分段之后每段杆塔在不同风速下的表面风压,再将所获得的表面风压导入应力分析模块,添加重力载荷,固定约束与前面所算得的输电线载荷、绝缘子串载荷,求解计算。本发明能够获得输电杆塔迎风面的各个位置的风压分布,通过仿真来获得风载荷,提高仿真精度。

    一种用于开关柜电流互感器拆装的升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451519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314270.5

    申请日:2017-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安装检修辅助工器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开关柜电流互感器拆装的升降装置。包括推车、设于推车上的升降机构、第一辅助平台、第二辅助平台以及第三辅助平台;第一辅助平台与升降机构连接;第一辅助平台与第二辅助平台通过第一滑动装置连接,第二辅助平台与第三辅助平台通过第二滑动装置连接;第一滑动装置与第二滑动装置的滑动行程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辅助平台可直接将设备送达至开关柜内,通过升降机构实现上下移动,通过第一滑动装置、第二滑动装置实现水平位置的四个方向的移动定位,从而实现设备安装时的精确定位,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