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53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625078.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建机电一体化的装配式检修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一种土建机电一体化的装配式检修平台,包括预制的支柱、端部板块、中间板块、板柱牛腿和搁置式连接件,所述板柱牛腿安装在所述支柱的柱面上,所述板柱牛腿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管线槽,所述端部板块设置有用于对应穿过所述支柱和所述管线槽的安装孔,所述端部板块通过所述板柱牛腿架设在支柱上,所述支柱与所述端部板块连接,所述端部板块和/或所述中间板块的端部安装有所述搁置式连接件,所述中间板块连接在两块所述端部板块之间。本发明能够提高检修平台的施工精度,降低了施工难度,又减少施工工序,并提高效率,节约工期,整体降低综合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50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21666.2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双层检修平台的管线布置系统,包括两组管线安装支架,两组管线安装支架均自上而下等间隔的设置有四组隔板,第一隔板上设置五防管和第一低压配线槽,第一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空调供水主管,第二和第三隔板之间设置空调回水主管,第三和第四隔板之间设置给水主管,空调供水主管和空调回水主管则分别与空调供水支管和空调回水支管相连通,并最终与岗位空调相连通;给水主管与第一、第二水龙头及给水支管相连接,给水支管上连接有第三及第四水龙头;本发明能够把各类管线集中到顶层平台,方便管线的检修,以解决现有双层检修平台的风管和水管重叠交叉层数多导致的检修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18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879622.0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CN) , 陕西磁容创电子电气有限公司(CN) , 西安理工大学(CN)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地铁暂态传导EMI建模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城市轨道地铁运行过程供电电路原理图;步骤S2、根据城市轨道地铁运行过程供电电路原理图建立城市轨道地铁暂态传导EMI模型;步骤S3、根据城市轨道地铁暂态传导EMI模型图分别建立以牵引变电所、刹车优先系统、高速断路器、接触器为干扰源的四种等效电路;本发明通过建立一种城市轨道地铁暂态传导EMI建模方法及电路模型,对暂态干扰源的识别以及对传导EMI干扰回路的建模,能准确描述城市轨道地铁的暂态传导EMI特性,为城市轨道暂态传导EMI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可以更好的为消除轨道地铁暂态电磁干扰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轨道地铁暂态传导EMI问题提供研究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99276.8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H1/00 , E04H6/00 , E01C1/00 , E01C3/00 , E01B1/00 , E01B2/00 , E03F3/04 , E03F5/04 , E03F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基地的布局方式,包括库房区和建筑单体区;所述建筑单体区与所述库房区相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有道路区,所述库房区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道路区相连并用于轨道铺设的咽喉区;所述咽喉区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一承载板层;所述第一承载板层设有多个第一排水沟,且各第一排水沟的排水方向与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承载板层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排水沟之间设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用于将所述第一承载板层上的雨水引入所述第一排水沟中;所述道路区设有用于保持基础稳固的第二承载板层,且在所述第二承载板层上设有覆土层,所述覆土层内预埋有与所述第一排水沟连通的雨水管。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9132.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基地咽喉区组合道岔的结构及布置方法,涉及车辆交通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车辆基地内的平面股道分为若干库房股道和若干咽喉区股道;根据车辆基地用地面积和形状确定出入段线的位置和角度,将出入段线与库房股道连接;将若干咽喉区股道以设定数量组合成基础道岔群的股道,并确定基础道岔群的主股道;计算主股道的角度,根据结果推算侧股道的角度;将库房股道依次与基础道岔群中的股道对应,并得到主股道和所述侧股道的位置坐标;根据主股道和侧股道的角度和位置坐标,将基础道岔群的股道的一端与库房股道进行导曲线连接。本发明可以更高效地、规律性地和自动化地布置车辆基地咽喉区道岔,使得设计方案更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6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27354.2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入口及出口区域的列车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文件处理;S2、参数配置;S3、咽喉区运行进路识别;S4、收发车顺序优化与通过能力分析;S5、生成通过能力分析报告;本发明实现自动化设计文件处理与分析、绘图错误的智能检测与修正、咽喉区通过能力精确评估、全面的通过能力分析报告生成功能,显著提升了设计文件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也提高了处理和分析的效率,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在进路冲突处理和收发车顺序优化方面的局限,显著提高了车辆基地咽喉区的运营能力,为轨道交通系统的持续优化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791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13836.5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1/20 , E04B1/21 , E02D29/045 , E04G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段盖板装配式梁柱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包括立柱、纵梁和横梁;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牛腿平台,所述牛腿平台上设置有台座和预埋的连接螺栓,所述台座沿横向分布在所述牛腿平台的顶面两侧,所述连接螺栓分布在所述牛腿平台的顶面,所述立柱内分布设置有数个竖直地伸出所述牛腿平台顶面的柱筋;所述纵梁的横向两侧凸设有与所述台座对应的挑耳,所述挑耳于靠近端部处设置有匹配所述连接螺栓的连接孔,所述纵梁设置有从端面下部水平伸出的梁筋;所述横梁同样设置有从端面下部水平伸出的底筋,所述横梁采用大跨度中空箱梁,可取代传统楼板。本发明可大幅减少预制构件及其节点数量,有效提高装配式结构体系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1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89523.3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50/30
Abstract: 一种单一线路城轨车辆基地规模分配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车辆基地规模分配,确定影响车辆基地规模的分配因素,确定以车辆的空驶里程为优化参数建立基地规模分配方案;确定车辆的空驶里程影响因素,计算出车辆在三种状态下的空驶里程,并以最小空驶里程为优化目标建立空驶里程目标函数;对路径连续性、路径唯一性、车辆基地发车能力等八个参数分别进行约束,并建立针对空驶里程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利用求解器对步骤S2中的空驶里程目标函数和步骤S3中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得到最终的车辆基地规模配置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合理规划,提升列车运营效率及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474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00834.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基地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目标城市轨道线网的运营组织信息划分列车运行阶段,然后构建目标城市轨道线网的车辆基地规划模型,以最小化列车空驶里程成本和车辆基地投资成本之和为目标构建车辆基地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并基于运营组织信息和各个列车运行阶段设置车辆基地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而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求解车辆基地规划模型,得到车辆基地规划方案,实现了对车辆基地选址信息和车辆基地数量的全面、准确地规划和优化,同时由于结合了运营组织信息,得到的车辆基地规划方案更贴合现实且更合理,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提高了车辆基地建设的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1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70461.0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G2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钢筋保护结构包括:第一框架梁、第二框架梁、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盖板柱、第一纵向钢筋、第二纵向钢筋、第一预留套筒以及第二预留套筒。本发明通过在盖板柱上预留第一纵向钢筋和第二纵向钢筋,在第一纵向钢筋和第二纵向钢筋的上端端部设置第一螺纹接头和第二螺纹接头并分别套设第一预留套筒和第二预留套筒依次浇筑第一混凝土层和混凝土盖子,以此完成钢筋保护结构的施工。在后期需要使用第一纵向钢筋和第二纵向钢筋时,能够先凿除混凝土盖子以使第一预留套筒和第二预留套筒完全露出,以使能够防止第一纵向钢筋和第二纵向钢筋因接触潮湿空气而引起的钢筋锈蚀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