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1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75081.0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替代回收砂地铁盾构同步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注浆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回收砂1450~1500份、水泥120~130份、粉煤灰320~360份、硅灰50~80份、减水剂0.5~1份和水390~410份。本发明的注浆料具有优异的流动度,初凝时间适中,固结率高,满足强度设计要求,1d抗压强度≥0.2MPa,28d抗压强度≥2.5MPa。本发明的盾构注浆料采用工程渣土余泥制备的回收砂作为原材料,减少了天然砂或石英砂的使用,解决建筑固废渣土余泥传统处置方式面临的费用高、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和地质灾害风险高等问题,节约材料,保护环境,降本增效,具有很好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62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17075.8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冻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警和控制冻结壁异常的方法及超声波监测设备。该方法包括依据现场待冻结土体情况建立冻结壁不交圈距离的表达式;在冻结管内安装超声波监测设备;完成冻结管管路连接及冻结管与冷冻站的连接;开始冻结,在冻结过程中进行超声波监测,得到超声波监测数据;将超声波监测数据代入表达式得出冻结壁不交圈距离;结合监测指标确定冻结壁异常区域;实施加固措施控制冻结壁异常区域;加固措施完成后,使得冻结壁完成交圈,达到后续开挖施工要求。本发明解决在渗流条件下冻结壁异常状况预警困难、准确率低的问题,可以更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冻结壁的异常情况,提升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6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28441.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继电保护动作范围的供电系统故障定位方法,包括:S1、将供电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S2、分析每个区域与继电保护的关联度,得到故障特征矩阵Aλ,并计算每个区域的继电保护动作特征向量,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矩阵Ar;S3、获取供电系统内所有继电保护的实际动作情况,确定对应继电保护的数值,并将继电保护的数值代入继电保护动作矩阵中,得到实际的动作值;S4、对Ar和Aλ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到每个区域的故障向量与Aλ的相似度,进而得到供电系统所有区域的相似度矩阵;S5、在相似度矩阵中,相似度最接近1的对应区域为最可能发生故障的区域。本发明定位判断准确,计算速度快,适合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06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538099.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与轻量化三维引擎结合的智慧社区隐蔽工程管理方法,智慧社区管线及设备管理方法包括:绘制智慧社区隐蔽工程的2D图纸;基于2D图纸构建智慧社区隐蔽工程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和机电模型;将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和机电模型组合得到3D综合模型;通过轻量化三维引擎调用3D综合模型进行硬件、系统接入及空间绑定;基于轻量化三维引擎对智慧社区隐蔽工程进行管理。本发明基于BIM与轻量化三维引擎结合的智慧社区隐蔽工程管理方法,将智慧社区隐蔽工程整合到数字化的建筑模型当中,对智慧社区管线及设备隐蔽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运用空间定位对智慧社区隐蔽工程进行快速处理,提高了智慧社区隐蔽工程的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39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20112.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利工 , 何东山 , 金辉 , 饶美婉 , 李鲲鹏 , 林珊 , 王玮 , 李海军 , 林斌 , 刘鑫美 , 郑翔 , 谢文冠 , 徐思亮 , 梁恒诺 , 齐贺谨妍 , 王飞 , 田伦 , 温滔 , 杨烨 , 陈宜汇
IPC: B61B1/02 , B61L23/00 , E06B3/46 , E05F15/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性站台门门体结构、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的门体结构,包括支架组件、门机梁、子母门单元和门槛底座;门机梁设在支架组件上,且门机梁设有滑轨组件;子母门单元包括第一子门装置、母门装置和第二子门装置;母门装置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母门装置上方与滑轨组件连接,且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件连接;母门装置下方与门槛底座连接;第一子门装置上方与滑轨组件连接,且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传动件连接;第一子门装置下方与门槛底座连接;第二子门装置上方与滑轨组件连接,且第三驱动装置与第三传动件连接;第二子门装置下方与门槛底座连接;本发明具有灵活调节门体适应不同制式列车客室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192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1811524145.6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江 , 农兴中 , 许少辉 , 王迪军 , 林珊 , 吴嘉 , 彭磊 , 孙增田 , 涂洪武 , 张跃明 , 傅雅莉 , 翁德耀 , 唐亚琳 , 唐清 , 何苑 , 胡浩 , 区杨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跌落地铁疏散平台,包括疏散平台、保护壁、用于防止人员跌落的防跌落装置;所述保护壁设置于所述疏散平台的第一侧边;所述防跌落装置设置于所述疏散平台的第二侧边,且顶面与所述疏散平台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防跌落装置和保护壁,在通道黑暗时,防跌落装置工作进行防跌落处理,减少人员跌落情况的发生;通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语音播放机构,快速感应疏散平台的边缘有人踩踏,及时通过语音播放器提醒人注意跌落;通过设置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将重力传感器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器,进而控制第一传动机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经济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6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693263.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B4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的照明系统。其包括:中央控制器,与其连接的网关,以及与网关连接的第一照度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计时器和第一DALI网关,第一DALI网关连接有第一LED灯组、第二LED灯组和第三LED灯组;中央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照度信息调暗第一LED灯组的发光强度,根据乘客动作信息使第二LED灯组中的全部LED灯发光,根据停运模式调暗第三LED灯组中位于停运检票机处的吊顶上LED灯的发光强度。本发明能根据环境实际光照以及地铁运营调节发光强度,减少照明能耗,并可利用照明引导乘客的出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39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45929.7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悉瑞绿色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鲲鹏 , 吴济安 , 林珊 , 高杰 , 赵云云 , 赵霖 , 刘良峰 , 李瀚林 , 李坚生 , 侯峰 , 冯超 , 张晔 , 周丹 , 王哲元 , 吴继珍 , 刘自铭 , 范建伟 , 任智星
IPC: H01F4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组出线接头的全绝缘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认变压器质量合格后,将防松动板安装到出线端子端部处的固定螺丝上;S2、安装可供液体绝缘材料浇注的模具;S3、浇注与固化绝缘材料;S4、拆除模具;S5、检查绝缘包裹体与端子绝缘层和连接铜杆上绝缘管的包裹密封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充密封处理;S6、完成绕组出线接头的全绝缘处理工作。本发明的绕组出线接头的全绝缘处理方法,可以解决以往干式变压器高压绕组底部受导电粉尘污染容易发生爬电的弊端,可以有效避免干式变压器绕组底部发生接地故障,可以降低维护和维修成本,提高干式变压器的安全可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7176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469967.7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梯保护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自动扶梯主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在自动扶梯的所述电压产生突降时,计算压降幅值和所述压降幅值的持续时间;判断所述压降幅值是否小于第一电压阈值,和判断所述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若均是,则自动扶梯的安全回路断开,以使自动扶梯停梯;若否,则判断所述压降幅值是否小于第二电压阈值,并在判定所述压降幅值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且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时,通过电压补偿装置对自动扶梯的控制回路进行供电。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避免大部分电压突降造成自动扶梯停梯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自动扶梯的利用率,保证乘客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54277.9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弓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电弓接触压力及振动位移自动测量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接触压力检测模块、接触线振动位移测量模块、受电弓视频监控模块、来车识别触发模块、车速测量模块、车号识别模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来车识别模块判断是否有列车进入监测区域;S2.监测来车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对来车的车号进行识别检测;S3.现场多功能控制箱接收各个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同步至远程控制中心;S4.远程控制中心将检测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本发明能对机车进行在线动态检测,其成本低廉,检测精度高,使用安全、方便,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