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1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93249.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高强地聚合物混凝土,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废陶瓷粉90‑180份,粉煤灰45~135份,矿渣225~315份,碱激发剂158~256份,细骨料626~765份,轻粗骨料504~576份,混合纤维4.5~13.5份,复合外加剂溶液1~36份。本发明采用轻质高强的页岩陶粒作为轻粗骨料,降低混凝土自重;通过碱激发剂激发废陶瓷粉、粉煤灰和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的潜在活性,生成地聚合物,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并保持轻质特点;通过添加混合纤维和复合外加剂,进一步提升轻骨料混凝土性能。因此,本发明实现了轻质与高强度的兼顾,可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隧道管片等各种装配式建筑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622A8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350191.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佛山市凌泽机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隧道顶撑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架和第二移动机架,第一移动机架的内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机构,且导向机构朝向第二移动机架的内侧面延伸,第二移动机架的内侧面设置有滑轮,滑轮与导向机构滑动配合,第二移动机架与第一移动机架可交替前进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保证顶撑装置在移动后的稳定性;第一移动机架、第二移动机架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若干顶板,顶板的内侧面通过多个液压缸与第一移动机架、第二移动机架连接,顶板外侧面四个角均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顶板四个角与隧道之间的受力状态,根据压力检测机构得出的压力数据,来判断隧道周边是否出现变形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97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05047.7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钢扶壁柱的轨排井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车站顶板、车站中板、车站底板、侧壁、第一预制钢扶壁柱和第二预制钢扶壁柱,所述第一预制钢扶壁柱与所述第二预制钢扶壁柱均设置于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一预制钢扶壁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车站中板和所述车站底板,所述第二预制钢扶板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车站中板与所述车站顶板,整体结构简单,通过在车站内部设置钢扶壁柱,进而增强了轨排井的结构强度,避免了需要在车站外墙进行外扩支护的情况,同时,通过本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不会造成后期使用空间的浪费,节约了投资,且提高了施工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50426.2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铁车站低碳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排放的地铁土建工程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地铁车站低碳建设综合评价指标;基于工程定额以及待评价设计方案,确定不同设计方案对应的地铁车站低碳建设综合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利用熵权‑Topsis算法,根据不同设计方案对应的地铁车站低碳建设综合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不同设计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对所述设计方案的相对贴近度排序,根据排序结果,获得最优的地铁土建工程设计方案;本发明利用熵权‑Topsis算法进行设计方案评价,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有效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同时,能够综合考虑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提高的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79236.0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全预制快速装配内部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内部结构包括预制的中部箱涵、预制的边箱涵和连接钢板;中部箱涵设置于大直径盾构隧道中部,中部箱涵为类口字型框架结构,边箱涵为C型开口结构,两个边箱涵开口朝向相对且分别设置于中部箱涵的两个横向端侧面;中部箱涵和边箱涵的纵向宽度和隧道衬砌管片的环宽相适应;中部箱涵的两个横向端顶部分别预先埋设有第一角钢,边箱涵的顶部连接端预先埋设有第二角钢,连接钢板焊接于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顶部;边箱涵的底部连接端卯榫连接于中部箱涵的横向端侧面底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高了预制拼装的精度及效率,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32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13202.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避免空桩回填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本发明对桩孔的封堵方法是利用钻进成孔时已有的圆柱钢护筒,在圆柱钢护筒的上端开口焊接直径大于圆柱钢护筒直径的圆形挡板,圆形挡板利用自重封堵于桩孔的开口,可达到对桩孔封口的目的,不需要再对空桩进行回填,并且进行挖土的过程中,圆柱钢护筒和圆形挡板利用自重以实时对桩孔封口,从而降低了投资,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减少了材料浪费,达到可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降低建设单位成本,以及提高施工单位工作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548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82155.4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出入口用的纯机械式可升降防淹系统及操作方法,可升降防淹系统的集水井结构设置在地下出入口设定位置处;支撑装置设置在集水井结构中;提升机构的卷筒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第一侧,滑轮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第二侧;第一牵引组件一端与卷筒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提升水箱连接;第二牵引组件一端与卷筒装置连接,另一端绕过滑轮装置后与防淹挡板装置连接;止回装置设置在卷筒装置上,用于阻止卷筒装置正向转动后反向回转;进水装置设在地下入口斜坡的设定位置,外界通过进水装置与提升水箱的箱室导通;排流装置设在集水井结构中;盖板装置可翻转地设置在地下入口斜坡设定位置处;本发明利用水重力即可自启动,实现防淹阻挡。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88314.2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7/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整体预制中隔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多个中隔墙预制模块、化学锚栓、第一钢筋接驳器、第二钢筋接驳器和纵梁;多个中隔墙预制模块沿隧道长度方向排列,两个中隔墙预制模块之间卯榫连接;中隔墙预制模块的顶部连接有一个“π”字形水平限位件,中隔墙预制模块的顶部连接于水平限位件的凹槽,水平限位件通过化学锚栓连接于隧道的内衬顶部;中隔墙预制模块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钢筋接驳器,第一钢筋接驳器采用钢筋连接多个第二钢筋接驳器;两个纵梁分别位于中隔墙预制模块的两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中隔墙与隧道内侧连接稳固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23062.8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广州)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F17/04 , E04B1/4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站环控风道拼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车站主体结构,包括中板和轨行区侧墙,中板和轨行区侧墙相连;预制吊墙,竖直安装在中板上;预埋组件,设置在中板和预制吊墙之间,用于连接中板和预制吊墙;连接件,安装在轨行区侧墙上;预制风道板,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轨行区侧墙相连,另一端与预制吊墙相连。本申请将环控风道侧墙和风道板分开预制,构件平面化处理,可以有效减小构件重量,方便构件运输和吊装。构件在预制场预制,与常规现浇施工相比,无需在中板及轨行区侧墙预留钢筋,避免模板架设和钢筋绑扎施工,大大减少现场现浇作业,具有绿色环保优势,施工质量可控,施工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6050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1710607314.1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挡水槛的防水结构,包括挡水件,所述挡水件的两侧分别与挡水槛的钢筋及挡水槛以下的楼板的钢筋相互无缝连接;所述挡水件的长度不小于挡水槛的长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挡水槛及一种挡水槛与楼板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混凝土挡水槛与楼板之间预埋挡水件,解决了挡水槛与楼板分开浇筑时施工缝渗水的问题,通过在排水沟底部增加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界面剂,增强排水沟防水效果,防水构造措施简单,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