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65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21935.6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新能源场站的历史数据集,根据新能源出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建立新能源出力模型;基于电价预测信息以及预设的电价波动范围对未来电价的不确定性建立电价模型;基于所述新能源发电模型与所述电价模型,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所述优化调度模型以电站受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市场交易电量约束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运行约束;对所述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并将求解结果输出。本发明考虑了电价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使调度方法更加具备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7361.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解组合技术的日前现货市场价格预测方法,涉及电力市场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预测模型的训练数据与验证数据;将训练数据应用回归样条分解拆分为长期趋势序列、季节性序列和残差序列;针对每个序列分别应用参数回归模型、非参数自回归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进行预测;对比不同组合方式的预测值与验证组的误差参数;判断总误差值是否最小,若是,则输出为最优预测模型;对最优预测模型滚动输入历史数据,并输出日前市场预测值。本发明,将电价序列分解为长期趋势序列、季节性趋势序列、残差序列,并分别进行估计和预测,最终组合得到日前现货市场的预测价格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97362.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预期调用费的省级电网运行备用市场出清方法,涉及电力市场技术领域。包括步骤:构建多因素作用下运行备用预期调用函数;组织市场成员申报运行备用能力费、调用费;根据交易日所披露的运行备用调用量构建预期调用费模型,预测值预估预期调用量;构建考虑预期调用费的运行备用集中出清模型,求解得到运行备用市场交易出清结果。本发明引入运行备用调用价格申报机制,解决市场主体运行备用调用所产生费用难以有效补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5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57117.4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考虑电池电荷状态的电池储能出力策略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电池参数以及电池电荷状态;步骤2:基于所述电池参数以及所述电池电荷状态确定出电池退化成本曲线;步骤3:基于所述电池电荷状态曲线以及所述电池退化成本曲线,采用分段线性化拟合的方法建立电池的循环老化模型;步骤4:基于所述循环老化模型,利用雨流计数法提取循环周期,得到电池单周期退化成本;步骤5:基于购电成本以及所述电池单周期退化成本,建立电池运行优化模型,利用所述模型对电池储能出力策略进行优化。本发明考虑了电荷状态对电池的退化成本的影响,能够精确地计算出电池退化成本,对优化电池运行策具有指导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597359.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H02J3/46 , H02J3/28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参与爬坡辅助服务和电能量市场的联合出清方法,涉及电力市场出清模型研究领域。包括:输入数据;发电机组日前申报功率报价曲线;构建联合出清模型,对所有时段的爬坡辅助服务和电能量进行联合出清;根据联合出清模型,使用CPLEX求解器进行出清求解,得到出清结果;输出出清结果,基于出清结果编制发电计划并下发给机组执行。本发明在现有出清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现了储能机组和发电机组参与爬坡辅助服务和电能量市场的联合出清,在充分挖掘储能资源灵活性的同时,也最小化电力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0508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679018.8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沈涛 , 蒙锋 , 董金熹 , 刘浠流 , 丁惠贤 , 陈冠霖 , 苏东 , 肖静 , 王智慧 , 李小飞 , 吴晓锐 , 徐海峰 , 韩帅 , 林锐 , 龚文兰 , 陈绍南 , 吴宁
IPC: B60L53/65 , B60L5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EV‑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接收侧拓扑切换进行身份识别的EV‑WPT系统,包括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电能接收端设有可变换拓扑的副边补偿网络;该EV‑WPT系统还包括原边控制器、副边控制器以及电流检测电路;副边补偿网络在副边控制器的控制下在第一副边补偿网络和第二副边补偿网络之间切换。通过对副边补偿拓扑切换前后的原边输出电流进行分析,完成对电动汽车的身份识别,当身份识别通过后再建立原副边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正常充电,从而避免为与电能发射端不匹配的电动汽车充电,可确保充电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38846.7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串串补偿型WPT系统的自激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检测耦合系数来获取系统当前工作状态,再以电能传输特性为优化目标,通过设置阈值或者使系统处于失谐状态,从而切换到理想的合适的自激振荡频率,当耦合机构位置确定,即系统工作状态不再发生变化时,持续充电,直至充电完成。本发明实现了串串补偿型WPT系统自激频率自由切换的操控且不受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操作方便,控制简单,提高电能传输特性,使系统在变耦合系数状况下较稳定地输出,同时工作在弱感性,相比于现有单谐振频率系统设计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系统偏移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4686.5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沈涛 , 蒙锋 , 董金熹 , 刘浠流 , 丁惠贤 , 陈冠霖 , 苏东 , 肖静 , 孙跃 , 吴晓锐 , 梁琳 , 刘箐 , 王建新 , 于淼 , 韩帅 , 林锐 , 龚文兰 , 陈绍南 , 吴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中继无线电能传输自解耦耦合机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属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发射线圈、至少两级中继线圈和接收线圈,每一级中继线圈均设置有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以及每一级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均采用平面线圈,且同一级中继线圈中的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互为解耦设置并相互串联,发射线圈与第一级中继接收线圈正对设置且结构相同,接收线圈与最后一级中继发射线圈正对设置且结构相同,上级中继发射线圈与下一级中继接收线圈正对且结构相同,利用中继线圈解耦合的方式,使得在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可以降低线圈之间交叉耦合系数,起到优化系统传输效率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9115.0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沈涛 , 蒙锋 , 董金熹 , 刘浠流 , 丁惠贤 , 陈冠霖 , 苏东 , 肖静 , 苏玉刚 , 胡宏晟 , 吴晓锐 , 郭宏松 , 韩帅 , 林锐 , 龚文兰 , 陈绍南 , 吴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原副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功率控制及效率匹配方法,功率控制方法包括步骤:确定系统满载功率P、需求输出功率P^和当前工作的副边变换模块的数目N,并计算P^与P的比值P*;根据N的大小和P*的大小对n个所述副边变换模块进行投入切出,以及调整当前投入的副边变换模块的内移相角βs,以使得系统输出功率满足需求输出功率P^。本发明通过副边模块的投切和副边内移相角的调节实现输出功率的全范围的功率控制,可以有效减小内移相角的过大导致副边的硬开关问题;通过原边模块的投切和逆变全桥半桥切换,实现系统整体的效率匹配,有效地提升了大功率多模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轻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46432.9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耦合机构散热性能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耦合机构的结构和材质建立热网络模型;S2:根据热网络模型确定目标点位与各个发热源之间的散热通道总热阻;S3:根据耦合机构的结构和应用场景确定各个发热源的热通量;S4:根据各个发热源的热通量以及目标点位与各个发热源之间的散热通道总热阻,确定在各个发热源的影响下目标点位到外部环境之间的温度差;S5: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和步骤S4所得温度差确定目标点位的温度是否满足系统需求。其效果是:通过上述评价后,能够使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不会因温度的不断上升而导致出现效率下降、传输特性改变和器件损坏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