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604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166148.1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式无线能信同传系统及方法,包括能量传输电路和信息传输电路,所述能量传输电路包括开环无线电能传输级和闭环输出调控级,所述信息传输电路包括原边通信电路和副边通信电路;所述开环无线电能传输级用于将电能从原边传输至副边,所述闭环输出调控级用于将不控整流电路输出的不稳定电流或电压转化成负载需要的相应电流或电压。本发明通过在信息调制时,设置保护区和非保护区,在非保护区内传输信息,在时间上分离有效数据和噪声数据,避免噪声对数据的干扰;在信息解调时,识别帧头1和帧头2,根据间隔数据块间固定的延时和每个数据块固定的数据位数,得到原边传输的数据,自动过滤噪声数据,提高了通信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66148.1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式无线能信同传系统及方法,包括能量传输电路和信息传输电路,所述能量传输电路包括开环无线电能传输级和闭环输出调控级,所述信息传输电路包括原边通信电路和副边通信电路;所述开环无线电能传输级用于将电能从原边传输至副边,所述闭环输出调控级用于将不控整流电路输出的不稳定电流或电压转化成负载需要的相应电流或电压。本发明通过在信息调制时,设置保护区和非保护区,在非保护区内传输信息,在时间上分离有效数据和噪声数据,避免噪声对数据的干扰;在信息解调时,识别帧头1和帧头2,根据间隔数据块间固定的延时和每个数据块固定的数据位数,得到原边传输的数据,自动过滤噪声数据,提高了通信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2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36378.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神经模糊推理算法的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获取能源系统的有功功率变化和无功功率变化的输入信号;通过小波Petri网的神经模糊推理算法的多层结构对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多层结构包括输入层、隶属函数层、小波‑Petri层、规则层和输出层;基于小波Petri网的神经模糊推理算法的输出结果进行能源系统的动态管理和最优运行控制。本发明通过将模糊推理、小波分析和Petri网理论相结合,结合概率分布函数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利用中央控制系统与本地控制中心的协调配合,实现了对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该方法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有效降低了电压/频率波动,为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6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0602016.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无线充电活体异物检测系统,将毫米波雷达对生命体征检测能力和雷达反射波3D散点建模的方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的活体异物检测;将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AI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提出可识别活体种类的、高精度的检测系统。优点在于:毫米波雷达的高稳定性、非接触式检测、高环境适应性,以及能力日渐增强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算法的完善,可高效采集数据,得到极低的错误判断概率,降低维护成本等,形成一套高精度、高准确率、智能化的三位一体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站异物检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206159.9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机构损耗的计算方法,首先建立系统的电路模型并确定系统参数,然后建立耦合机构损耗模型即:基于原副边线圈的电流、线圈参数和系统工作频率计算原副边线圈的集肤损耗,基于原副边线圈的磁场强度(通过仿真获取)、线圈参数和系统工作频率计算原副边线圈的邻近损耗,基于原副边磁芯的磁感应强度(通过仿真获取)、磁芯参数和系统工作频率计算原副边磁芯的损耗;基于原副边磁屏蔽板的参数和表面的磁场强度(通过仿真获取)计算原副边磁屏蔽板的损耗。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耦合机构损耗进行计算,并与实际系统实测效率相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际相符。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14506.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并发电能质量问题治理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目标配电网台区拓扑结构,建立含柔性互联装置的目标配电网台区电能质量转移约束;基于目标配电网台区电能质量转移约束,建立考虑并发电能质量问题治理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规划模型;结合含精英保留策略的遗传算法以及二阶锥对考虑并发电能质量问题治理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规划策略,并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求解出的考虑并发电能质量问题治理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规划策略的调控效果。本发明提出的考虑并发电能质量问题治理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规划方法及系统,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和先进性,还具备实际应用的广泛前景和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93350.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时延的参数不确定中继WPT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其建立了具有互感、输出负载等不确定系统参数和区间时变时延的中继WPT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将无源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与具有时变延迟的不确定中继WPT系统模型相连接,将控制器设计转化为稳定性分析问题;然后,利用LMI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控制器的参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时变时延和参数不确定性的中继WPT系统在控制器控制下保持稳定,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98999.7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适配多功率等级传输的MC‑WPT系统参数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MC‑WPT系统都是一个发射端对应一个接收端,不具备互操作性的技术问题。具体步骤为:S1:确定原边线圈与国标规定副边线圈的耦合系数;S2:根据系统传输效率确定各功率等级下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下限;S3:根据系统电流应力确定各功率等级下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下限,根据系统输出功率要求确定各功率等级下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上限;S4:对各功率等级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取值区间取交集,选取合适的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S5:确定原边补偿电感的电感值后,根据谐振关系确定原边系统参数。本申请通过对多功率等级下原边参数进行设置,使其满足多种功率等级充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85231.6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调频与相移控制的MC‑WPT系统互感检测方法及系统,当系统发生参数漂移不再处于谐振状态时,采用频率调制控制使得发射端的功率因数角在预设范围内,并采用移相控制使得所述接收端的相位角在90°,使得系统再次谐振,并根据此时的谐振频率和发射端的全桥基波输出电压、接收端的谐振回路的电流或者接收端的全桥基波输出电压、发射端的谐振回路的电流计算耦合机构之间的互感。由于引入了频率调制控制和相移控制,这种互感检测测量可以非常准确。实验验证了应用本发明检测的互感的准确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3356.3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偏置可变电容的WPT系统ZVS控制方法及系统,其利用非对称电压控制(AVC)实现直流电压的偏置,直接在原边逆变全桥的交流测生成正负半周期不对称的方波信号,通过傅里叶分解可以得到直流电压作用于直流偏置可变电容。由于不需要控制额外的辅助器件,所以控制比较简单。利用AVC产生的直流电压对陶瓷电容进行容值的改变,可以很轻易地减小由系统参数变化所引起硬开关损耗。本发明基于双侧LCC系统,在线圈参数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相位差控制,实现了灵活控制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差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