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0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79649.6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一种用于判定SPHC低碳钢板坯凝固组织类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样品拆切成合适尺寸的方块状,然后对需要观察的一面进行磨抛操作,然后设置两套称重器和烧杯,用于换算出需要补充的盐酸量;将样品投放入去离子水、无水氯化铜与浓度35%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进行反应,此过程中根据氢气减少量补充盐酸确保浓度,然后将侵蚀后的样品取出且用清水冲洗,清洗过后用酒精喷洒在样品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防止样品表面氧化污染;最后对侵蚀后的样品进行拍照,在宏观上展现腐蚀表面情况,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查看枝晶生长情况,并着重观察枝晶改变区域进行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18437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8690.X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4 , B22D11/18 , B22D11/16 , B22D11/2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6 , C22C38/18 , C22C38/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SPHC钢卷缺陷的连铸装置及工艺,对现有连铸装置结构进行改进,配合结晶器保护渣、二冷区冷却等参数,控制结晶器内钢渣界面的波动,防止剪切卷渣和钢液的二次氧化,优化钢液洁净度,增强浇铸稳定性。本发明明显改善了SPHC钢卷的纵裂、起皮、夹杂、波浪等质量缺陷,提升了SPHC钢的生产效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55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59193.6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16C20/30 , G16C20/10 , G16C20/70 , G06Q50/04 , G06F18/243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LF精炼合金收得率的预测方法和系统,利用历史冶炼数据,针对不同工况进行分类,构建合金元素收得率矩阵,能够有效预测LF精炼过程合金元素收得率,进一步降低不同冶炼工况对合金收得率的影响,提高了命中精度,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合金的加入量,从而提升钢液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合金成本。同时本发明为LF智能精炼模型的合金成分预测和加料推荐提供了基础,进一步推动了LF精炼工艺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720214.1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8/2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预测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的方法和系统,采用待预测LF精炼炉次生产数据计算确定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模型的参数,建立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模型,并基于历史生产数据,采用遍历算法得到上述参数的最优值,以得到的最优值修正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模型,构建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修正模型,利用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修正模型对钢水温度进行预测。本发明通用性强,能通过不同工艺生产数据调试得到适宜的模型参数,从而对温度进行精准预测,可以减少工业试错所带来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减少冶炼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597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69167.5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坯白亮带的监控方法及系统,可以还原板坯白亮带和微观枝晶的特征,借助液相率的位置与板坯出现白亮带的位置、白亮带附近溶质碳的偏析程度的计算值和测量值,对系统计算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系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可以进一步还原板坯凝固进程、二冷电磁搅拌作用区间、白亮带形成过程,将钢液流动、溶质传输、凝固坯壳厚度、二冷电磁力与板坯实际溶质碳偏析、白亮带特征、实际二冷电磁搅拌参数相联系,实现板坯白亮带监控和优化、二冷电磁搅拌参数的合理调控,有利于板坯连铸工艺向洁净化、均质化、高效化方向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6539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304412.9
申请日:2022-03-26
Applicant: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15 , B22D11/12 , B22D11/16 , C22C38/02 , C22C3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全新压下模式改善高碳钢小方坯铸坯均质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浇铸过程中开启结晶器电磁搅拌及末端电磁搅拌,末端电磁搅拌对应铸坯中心固相率fs=0.1‑0.2,控制拉速1.6‑3.0m/min;在铸坯凝固末端实施轻压下,轻压下区间对应铸坯中心固相率fs=0.4‑0.85,压下量为8‑16mm,并分配至多辊进行小量多辊连续轻压下操作;在铸坯中心固相率fs为1对应的第一个压辊实施单辊重压下。本发明方法不仅在确保高碳钢小方坯生产高效化下实现了均质化,为节能低耗低成本生产高质量高碳钢铸坯开辟了全新的生产工艺途径,而且也为小方坯生产一火材优质高碳特种钢奠定了重要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30789.2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B22D11/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插值法快速确定连铸二冷段电磁搅拌装置安装位置的方法及系统,建立三维的连铸流动‑传热‑传质‑凝固耦合模型以及三维的二冷段电磁搅拌模型,利用插值法,将代表不同二冷段电磁搅拌装置安装位置的节点坐标上的磁感应强度、洛伦兹力加载到软件中连铸流动‑传热‑传质‑凝固耦合模型进行计算并分析得到的流场、速度场、温度场、液相率、溶质场、坯壳厚度等信息,根据所述信息分析确定连铸二冷段电磁搅拌装置安装位置,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钢种快速准确确定连铸二冷段电磁搅拌装置的安装位置,对于铸坯质量的控制有重要意义,符合连铸高效生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63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387942.4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RH真空炉脱碳冶炼方法,在抽真空前分别切断真空室与真空合金仓、真空系统管路的连通,依次打开第一级水循环泵和第二级水循环泵并根据钢包上升速度调节工作电流,对真空系统管路预抽真空,使钢包上升至处理工位时,真空系统管路压力降至300‑450mbar;然后增大第二级水循环泵电流,打开真空主阀,向真空室喷吹提升气体,根据真空室压力的降低逐级打开蒸汽泵,并逐渐增大提升气体流量。RH脱碳7‑9min时,提升气体改为60‑70%氩气和30‑40%氢气直至RH脱碳结束,脱碳结束提升气体切换为全氩气,并打开真空室和真空合金仓之间连通,将真空合金仓内的合金加入钢水脱氧合金化,然后净循环处理,破空、出钢。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在13min内将钢水碳含量脱至12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1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10798.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9/451 , G06F16/21 , G06F17/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铸工艺温度仿真和宏观组织预测的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参数并将参数存储到MongoDB数据库,所述参数包括钢种参数、设备参数、工艺参数、模型参数;根据存储到MongoDB数据库的参数进行模型设置,启动温度仿真子模型进行温度仿真计算;温度仿真计算完成后,启动宏观组织预测子模型进行宏观组织预测计算;将计算结果储存到MongoDB数据库,并在HMI界面显示结果数据及云图。通过计算结果为连铸工序中温度控制校准、宏观组织控制、铸机工作能力开发提供有效的数据结果的支撑,提供分析手段及多样本数据,具备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466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89048.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IPC: B22D11/18 , G06F30/20 , G16C20/10 , B22D11/115 , B22D11/16 , B22D11/2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水口偏移程度分析的连铸工艺在线控制方法及系统,采用数值模拟建立三维耦合模型,实时计算水口偏移量对结晶器湍流区流场的速度、温度、液面波动、凝固坯壳等特征的影响,能够快速准确预报不同水口偏移值下各项特征参数的波动变化,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实现了连铸工艺的在线控制调整,对指导连铸顺利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