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桨树脂安装盘及其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32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633363.9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桨树脂安装盘及其成型方法,包括:安装盘本体,安装盘本体为变曲面圆盘结构,中部设有圆形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与安装盘本体热压固化固定;安装盘本体的内周均匀铆接有加强框。本发明公开提供的螺旋桨树脂安装盘,安装盘本体和加强框各自下料,各自成型,通过胶接、铆接成型安装盘,由于安装盘为大直径回转体,采用树脂制成,减轻了安装盘的负重;在每一步需要使用相同定位基准的模具来保证存在多处小圆弧过渡部位,同时加强筋一体成型,加强了安装盘的机械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螺旋桨树脂安装盘的成型方法。

    一种复合材料整流罩旋转轴的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05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8448.1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整流罩旋转轴的调整方法,涉及整流罩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以整流罩顶点作为旋转定位基准将整流罩放置在旋转工装上并进行位置定位,使整流罩的旋转轴线经过整流罩的顶点;S2:在旋转工装的框架上安装标记笔;S3:驱动整流罩以其顶点为旋转基准点进行自转,通过标记笔在整流罩表面标记出用于与安装盘螺栓连接的螺栓孔的中心点的连线;S4:拆下整流罩,在螺栓孔的中心点的连线上分别确定各螺栓孔的加工位置,并加工出各螺栓孔;S5:将安装盘通过螺栓和螺栓孔固定装配在整流罩上。本发明能够方便快捷地解决复合材料整流罩与安装盘装配后的顶点偏心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桨叶成型工艺方法及提高桨叶成型质量的桨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4315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0613919.8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桨叶成型工艺方法及提高桨叶成型质量的桨根结构,其中,桨根结构包括桨根内套、倒楔布层、碳梁层和桨根外套,通过桨叶成型工艺方法将多层碳梁层在桨根端预留延长段;将桨根内套与桨叶结构连接,多层碳梁层包裹在桨根内套的外部,形成桨根结构;桨根结构的注塑端每两层碳梁层之间均通过倒楔布层缠绕形成倒楔,倒楔布层间剪出的豁口形成具有空隙的松散结构,且此空隙形成连通桨叶结构的注胶通道,树脂从此处进入桨根内套,流入桨叶本体,避免桨根处的倒楔与桨叶结构、工装结构缠绕紧密,在综合作用下导致部分树脂流道沿桨根外套进入桨叶本体的现象发生,达到避免桨叶分层,并提高桨叶质量的目的。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成型方法及其桨帽

    公开(公告)号:CN1155708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685871.1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成型方法及其桨帽,将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和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依次铺设在桨帽头部成型模的型腔中,通过真空袋法成型为桨帽头部,将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和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依次铺设在桨帽尾部成型模的型腔中,通过真空袋法成型为桨帽尾部,将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和芳纶纸蜂窝层铺设在桨帽内板成型模的型腔中铺设有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和芳纶纸蜂窝层,通过真空袋法成型为桨帽内板,最后将桨帽头部、桨帽尾部和桨帽内板之间固定在一起形成桨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成型方法及其桨帽,其成型方法使桨帽头部、桨帽尾部和桨帽内板的强度较大,同时形成的桨帽质量较轻。

    一种桨叶成型工艺方法及提高桨叶成型质量的桨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4315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613919.8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桨叶成型工艺方法及提高桨叶成型质量的桨根结构,其中,桨根结构包括桨根内套、倒楔布层、碳梁层和桨根外套,通过桨叶成型工艺方法将多层碳梁层在桨根端预留延长段;将桨根内套与桨叶结构连接,多层碳梁层包裹在桨根内套的外部,形成桨根结构;桨根结构的注塑端每两层碳梁层之间均通过倒楔布层缠绕形成倒楔,倒楔布层间剪出的豁口形成具有空隙的松散结构,且此空隙形成连通桨叶结构的注胶通道,树脂从此处进入桨根内套,流入桨叶本体,避免桨根处的倒楔与桨叶结构、工装结构缠绕紧密,在综合作用下导致部分树脂流道沿桨根外套进入桨叶本体的现象发生,达到避免桨叶分层,并提高桨叶质量的目的。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RTM层合板的成型模具及成型质量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14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613907.5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RTM层合板的成型模具及成型质量提升方法,成型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具、中模框、下模具,下模具的其中一角处设有注胶口,另外一角处设有出胶口,出胶口设于注胶口的对角位置;注胶口上靠近下模具型腔一侧的开口处连通有一流胶槽,流胶槽设于下模具型腔内;下模具的底面四周设有一圈密封槽一,上模具的顶面四周设有一圈密封槽二。本发明采用上下双层密封结构,充分确保了模具密封效果;以独立的中模框保证不同厚度层合板的成型;注胶口位置留有流胶槽,保证树脂从纤维层间均匀渗透;出胶口设置于注胶口对角位置,充分保证了模具气密性及材料利用率,进一步保证了层合板的质量。

    一种桨叶配重支座及其配重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058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23587.3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桨叶配重支座及其配重方法,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包括支座本体,支座本体为回转体,支座本体用于固定在桨叶的根部;支座本体上设置有中心配重孔以及边缘配重孔,中心配重孔与支座本体同轴设置;边缘配重孔设置有多个,并均匀环绕设置在中心配重孔的外围;边缘配重孔的径向截面为近梯形形状,近梯形形状包括内边、外边和腰线,内边和外边均为与支座本体同心的弧形形状,两腰线长度相同,两腰线分别连接内边的端点和外边的端点;本发明中的边缘配重孔为近梯形形状,能够充分利用支座本体的体积,使支座本体具有更大容积的配重空腔,提高配重支座对桨叶的力矩调节能力,更有利于使螺旋桨达到气动平衡。

    一种螺旋桨树脂安装盘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242967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260965.6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桨树脂安装盘,包括:安装盘本体,安装盘本体为变曲面圆盘结构,中部设有圆形通孔,内部固定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与安装盘本体热压固化固定;安装盘本体的内周均匀铆接有加强框。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的螺旋桨树脂安装盘,安装盘本体和加强框各自下料,各自成型,通过胶接、铆接成型安装盘,由于安装盘为大直径回转体,采用树脂制成,减轻了安装盘的负重;在每一步需要使用相同定位基准的模具来保证存在多处小圆弧过渡部位,同时加强筋一体成型,加强了安装盘的机械强度。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公开(公告)号:CN217319385U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21376296.9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桨帽尾部分别连接桨帽头部和桨帽内板;桨帽头部包括: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和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且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上;桨帽尾部包括: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和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且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上;桨帽内板包括: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和芳纶纸蜂窝层,且芳纶纸蜂窝层固定在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之间。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形成的桨帽质量较轻,且强度较大。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RTM层合板的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5242213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218610.0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RTM层合板的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具、中模框、下模具,下模具的其中一角处设有注胶口,另外一角处设有出胶口,出胶口设于注胶口的对角位置;注胶口上靠近下模具型腔一侧的开口处连通有一流胶槽,流胶槽设于下模具型腔内;下模具的底面四周设有一圈密封槽一,上模具的顶面四周设有一圈密封槽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双层密封结构,充分确保了模具密封效果;以独立的中模框保证不同厚度层合板的成型;注胶口位置留有流胶槽,保证树脂从纤维层间均匀渗透;出胶口设置于注胶口对角位置,充分保证了模具气密性及材料利用率,进一步保证了层合板的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