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油母质沉积环境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509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657615.1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母质沉积环境识别方法,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一种原油母质沉积环境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照品处理:将源自不同沉积环境的原油均进行分离,将分离产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获得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建立判识图版;样品处理:将待识别样品原油进行分离,将分离产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获得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样品识别:将待识别样品原油的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投点至判识图版中,进行判识。本发明方法受次生作用影响较小,提高了原油母质沉积环境分析的准确度,便于对沉积盆地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路径研究。

    一种盆地尺度的碳酸盐岩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5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05734.6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盆地尺度的碳酸盐岩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建立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地层剖面;将各个钻井与相邻的野外露头组成地层对比网络,将地层对比网络与地层剖面进行对比,得到各个钻井与野外露头之间的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顶部与底部的界限位置;编制出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地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绘制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岩相古地理图;识别盆地内发育的岩溶古地貌单元类型,在由地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和岩相古地理图融合所得的参照图上,基于预设的地层厚度范围及沉积相类型,划分出岩溶古地貌单元,按照岩溶古地貌单元在地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上编制出岩溶古地貌图。

    一种控水完井的酸化液注入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7145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117074.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水完井的酸化液注入工具,包括:工具主体、主通道、流入流道和流出流道,工具主体的轴线中心位置具有主通道,主通道沿工具主体的轴线贯穿开设,流入流道用于酸化液先经过工具主体的内部再流到油井储层上,流入流道设置在工具主体上并与主通道连通,流出流道设置在工具主体上,流出流道用于对主通道内的酸化液连通或封堵于油井储层,流出流道的入口端通过第一封堵件可移动的封堵,流出流道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封堵件可移动的封堵,第一封堵件设置在工具主体的内部,第二封堵件设置在工具主体的外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井口的压力来转换工作状态,实现流动通道的关闭和开启。

    一种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分类与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8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26792.0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分类与识别方法,涉及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研究区生产数据库中的油井生产动态数据,并对所述油井生产动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各井含水率数据;步骤二:根据各井含水率数据,确定无水采油期和含水上升期的分类指标,并根据所述分类指标计算各井无水采油期和含水上升期的时长;步骤三:根据各井无水采油期和含水上升期的时长,将水平井进行分类;步骤四:随后判断分类结果是和地质油藏认识一致,若一致,则输出分类结果;步骤五:根据各井含水率数据以及输出的分类结果,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见水特征预测模型;步骤六:将待测的水平井生产动态数据输入见水特征预测模型,得到识别结果。使用该方法可以对矿区成百上千待分析油井,进行见水特征快速分类和准确识别,指导油井高效生产开发。

    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8570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596360.4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解决了石油勘探中对地质进行三维精细建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地质资料,在地质三维建模软件中对地质资料作出参数解释,建立地质模型数据库,S2.建立地质构造模型、相模型和属性模型,构建基质储层模型,S3.根据步骤S1中收集的地质资料,作出裂缝特征参数解释并在基质储层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裂缝第一次约束,S4.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经裂缝第一次约束后的基质储层模型,根据步骤S1中的地质资料进行应力分析实验,模拟衍生裂缝的产生,记录衍生裂缝结构参数,S5.在地质三维建模软件中作出衍生裂缝结构参数的参数解释并对基质储层模型进行裂缝第二次约束,得到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具有裂缝模型精细、模型可信度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