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02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94103.7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E21B43/16 , E21B47/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临界路径渗流的混相驱油模型构建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油气渗流技术领域;本方案基于核磁测井技术和临界理论建立临界半径模型;建立适用于油藏单井尺度的混相驱油数值模型;混相驱油数值模型包括混相流量模型和压力场;对混相驱油数值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得到混相驱油模型;本方案基于临界路径渗流理论的微观参量(临界半径和临界路径长度)精细化表征混相驱油数值模型,能实现二氧化碳的捕捉溶解、扩散等复杂的物理现象这些细节,更直接的反应油藏各部位受力状态与流量变化过程,直接反映压力波及范围、CO2‑油两相流体界面空间位置与移动状态,便于及时调整混相驱油模型,解决混相驱油模型精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09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657615.1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母质沉积环境识别方法,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一种原油母质沉积环境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照品处理:将源自不同沉积环境的原油均进行分离,将分离产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获得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建立判识图版;样品处理:将待识别样品原油进行分离,将分离产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获得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样品识别:将待识别样品原油的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投点至判识图版中,进行判识。本发明方法受次生作用影响较小,提高了原油母质沉积环境分析的准确度,便于对沉积盆地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路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105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05734.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盆地尺度的碳酸盐岩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建立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地层剖面;将各个钻井与相邻的野外露头组成地层对比网络,将地层对比网络与地层剖面进行对比,得到各个钻井与野外露头之间的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顶部与底部的界限位置;编制出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地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绘制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岩相古地理图;识别盆地内发育的岩溶古地貌单元类型,在由地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和岩相古地理图融合所得的参照图上,基于预设的地层厚度范围及沉积相类型,划分出岩溶古地貌单元,按照岩溶古地貌单元在地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上编制出岩溶古地貌图。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054990.0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1N15/08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95 , E21B49/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压汞测试数据的岩样相对渗透率曲线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油田开发分析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数量有限的压汞实验‑相渗实验样本数据,通过自监督学习模式,自动生成大量训练样本集,并借助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输入到建立的基于自监督学习框架的ConvLSTM模型中,构建高泛化能力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代理模型,为油藏开发评价及油藏精细数值模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45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117074.9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水完井的酸化液注入工具,包括:工具主体、主通道、流入流道和流出流道,工具主体的轴线中心位置具有主通道,主通道沿工具主体的轴线贯穿开设,流入流道用于酸化液先经过工具主体的内部再流到油井储层上,流入流道设置在工具主体上并与主通道连通,流出流道设置在工具主体上,流出流道用于对主通道内的酸化液连通或封堵于油井储层,流出流道的入口端通过第一封堵件可移动的封堵,流出流道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封堵件可移动的封堵,第一封堵件设置在工具主体的内部,第二封堵件设置在工具主体的外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井口的压力来转换工作状态,实现流动通道的关闭和开启。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26792.0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分类与识别方法,涉及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研究区生产数据库中的油井生产动态数据,并对所述油井生产动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各井含水率数据;步骤二:根据各井含水率数据,确定无水采油期和含水上升期的分类指标,并根据所述分类指标计算各井无水采油期和含水上升期的时长;步骤三:根据各井无水采油期和含水上升期的时长,将水平井进行分类;步骤四:随后判断分类结果是和地质油藏认识一致,若一致,则输出分类结果;步骤五:根据各井含水率数据以及输出的分类结果,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见水特征预测模型;步骤六:将待测的水平井生产动态数据输入见水特征预测模型,得到识别结果。使用该方法可以对矿区成百上千待分析油井,进行见水特征快速分类和准确识别,指导油井高效生产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3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5543.3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砂返排及酸化注入通道的控水稳油装置,涉及油气田开采技术领域。该控水稳油装置包括外筒,外筒的顶端设有第一进料口,内底壁设有第一出料口;伸缩组件,顶端固定安装在外筒的内顶壁;旋流组件,旋流组件的顶端安装在伸缩组件的底端,旋流组件的侧壁设有第二进料口,底端设有第二出料口;支撑环,具有可溶性,旋流组件的底端搭接在支撑环的顶端,支撑环的底端安装在外筒的内底壁上,支撑环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出料孔,两个出料孔大于第二进料口的内径;密封组件,安装在外筒内,支撑环套设在密封组件外,通过支撑环、旋流组件、伸缩组件、密封组件以及主流道的设置,能实现防砂返排、控水稳油和酸化解堵多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8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45920.0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立泽 , 崔小江 , 米中荣 , 蒋利平 , 瞿建华 , 瞿祥云 , 成一 , 张健 , 肖勇 , 孙振龙 , 曹献平 , 武新民 , 赵星 , 王键 , 黄静 , 徐涛 , 张亮 , 孙宝 , 周长江 , 臧克一 , 邓祺 , 罗毅 , 郭松毅
IPC: E21B4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粘轻质原油控水稳油工具,涉及石油行业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它包括工具主体,工具主体上开设有工具入口、水流道出口以及油流道出口,工具主体包括压降损失通道、油流道、水流道、引压通道以及低压腔室,压降损失通道与工具入口连通,压降损失通道与油流道和水流道形成交汇口,引压通道与压降损失通道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压敏组件,压敏组件连接有能够伸入至交汇口的流道切换组件;低压腔室与压降损失通道的第二端连通,压敏组件带动流道切换组件变换姿态,使得压降损失通道选择性连通油流道或水流道。该控水稳油工具根据原油和水的附加压降损失不同来自主分辨原油和水,以实现低粘原油的均衡产出剖面,降低老采油井含水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7926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36180.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贺华 , 任本兵 , 瞿建华 , 米中荣 , 蒋利平 , 武新民 , 张文中 , 刘卉 , 谢恩 , 陈哲 , 袁浩 , 李鑫 , 杨鸿 , 张正红 , 张博 , 汪伟光 , 王键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构建的特征曲线无法完全分离出有效地质信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测井曲线联合表征的特征曲线重构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表征同一地质信息的多条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多条标准化处理后的测井曲线;确定每条标准化处理后的测井曲线的最终参考原点;根据公式(1)构建表征所述同一地质信息的特征曲线。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将多条敏感测井曲线转化为单一特征曲线进行地质信息表征,解决了两条或者三条测井曲线联合表征地质信息构建单一特征曲线的问题,生成了一条能够表征某一地质信息的特征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278570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596360.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解决了石油勘探中对地质进行三维精细建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地质资料,在地质三维建模软件中对地质资料作出参数解释,建立地质模型数据库,S2.建立地质构造模型、相模型和属性模型,构建基质储层模型,S3.根据步骤S1中收集的地质资料,作出裂缝特征参数解释并在基质储层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裂缝第一次约束,S4.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经裂缝第一次约束后的基质储层模型,根据步骤S1中的地质资料进行应力分析实验,模拟衍生裂缝的产生,记录衍生裂缝结构参数,S5.在地质三维建模软件中作出衍生裂缝结构参数的参数解释并对基质储层模型进行裂缝第二次约束,得到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具有裂缝模型精细、模型可信度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