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92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054990.0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1N15/08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95 , E21B49/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压汞测试数据的岩样相对渗透率曲线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油田开发分析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数量有限的压汞实验‑相渗实验样本数据,通过自监督学习模式,自动生成大量训练样本集,并借助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输入到建立的基于自监督学习框架的ConvLSTM模型中,构建高泛化能力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代理模型,为油藏开发评价及油藏精细数值模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78570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596360.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解决了石油勘探中对地质进行三维精细建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地质资料,在地质三维建模软件中对地质资料作出参数解释,建立地质模型数据库,S2.建立地质构造模型、相模型和属性模型,构建基质储层模型,S3.根据步骤S1中收集的地质资料,作出裂缝特征参数解释并在基质储层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裂缝第一次约束,S4.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经裂缝第一次约束后的基质储层模型,根据步骤S1中的地质资料进行应力分析实验,模拟衍生裂缝的产生,记录衍生裂缝结构参数,S5.在地质三维建模软件中作出衍生裂缝结构参数的参数解释并对基质储层模型进行裂缝第二次约束,得到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具有裂缝模型精细、模型可信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34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08381.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储层改造候选井的选井方法及设备,包括建立增产改造潜力井评价参数数据集,构成从上至下的目标层、要素层、参数层的层次分析评价结构;对所述层次分析评价结构各层参数数据进行无因次化处理,优选隶属函数,使用四级评价标准,得到各参数的模糊评价结果;利用无因次化处理后的增产改造潜力井评价参数数据集,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参数的灰色关联系数;结合各参数的模糊评价结果和各参数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综合评价结果,通过综合评价结果对候选增产改造潜力井潜力进行排序和改造后产能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21052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0035803.6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FEM在三维非结构网格流场内追踪流线分布的方法,建立三维非结构化网格的致密砂岩储层数值模拟模型,对任意一条流线的起始点,定位它在四面体网格系统内的位置,计算起始点Pi0在Master Element空间的坐标和速度;获得质点离开Master Element空间内四面体网格的时间和出口坐标;将出口坐标转换为真实空间坐标,连接真实空间内的起点和终点即可获得该网格内的流线线段;判断Pe是否到达流场内的汇,如果到达则说明该条流线追踪完毕,则可以追踪下一条流线,否则用Pe替换Pi0,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追踪该条流线直到该条流线到达汇,然后接着追踪下一条流线。本发明能够准确追踪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系统内的流线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72961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43480.9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釜中间气体浓度调配活塞压力装置及配气方法,活塞压力装置包括:气体浓度调配活塞压力装置和高温高压釜;通过气体浓度调配活塞压力装置可准确调整含腐蚀性气体的比例和浓度,存储中间气体并根据实验所需充入至高温高压釜中,精确模拟现场实际腐蚀过程,同时在实验期间可实时补充腐蚀性气体,实现高温高压腐蚀实验过程中的动态配气。本发明的优点是:耐高温高压、耐腐蚀,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精确控制高温高腐蚀实验过程中腐蚀性气体浓度比例保持不变,提升高温高压含腐蚀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1052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5803.6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FEM在三维非结构网格流场内追踪流线分布的方法,建立三维非结构化网格的致密砂岩储层数值模拟模型,对任意一条流线的起始点,定位它在四面体网格系统内的位置,计算起始点Pi0在Master Element空间的坐标和速度;获得质点离开Master Element空间内四面体网格的时间和出口坐标;将出口坐标转换为真实空间坐标,连接真实空间内的起点和终点即可获得该网格内的流线线段;判断Pe是否到达流场内的汇,如果到达则说明该条流线追踪完毕,则可以追踪下一条流线,否则用Pe替换Pi0,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追踪该条流线直到该条流线到达汇,然后接着追踪下一条流线。本发明能够准确追踪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系统内的流线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48930.4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 , E21B49/00 , E21B47/00 , G06F18/27 , G06F18/2113 , G06N5/01 , G06N20/2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融合测井和油藏数值模拟的水平井产剖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实测的测井数据,测井数据包括若干测井曲线及其产液剖面曲线;对测井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产液剖面曲线中井眼某位置的产液强度标签;采用排序重要性法对测井曲线进行排序并筛选,获得筛选出的测井曲线;对任意口井,根据对应测井曲线的相关参数,构建单井地质模型;基于单井地质模型模拟井口定产液量生产,获得单井的理论产液量;将单井的理论产液量及其对应筛选出的测井曲线作为输入特征,将产液强度标签作为目标值,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分类模型;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的分类模型进行分类,获得产液剖面预测值。本发明实现通过测井曲线数据来预测水平井井筒产液剖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24425.X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驱油藏优势通道识别量化方法,包括:S1、根据油田实际地质模型得到生产井数量NP、注水井数量NI、有效网格数量M、所述油田实际地质模型中小层的层位数量F;S2、设置油藏数值模拟进行示踪剂追踪的模拟方法和稳定条件;S3、根据NP·NI组井对的示踪剂模拟结果,分别对应制作N个井对网格切片,并对每个网格切片的空间属性按层位进行平均处理最终构成特征矩阵X;S4、定义待求解参数向量C,通过所述待求解参数向量C中的元素计算生成潜力指数θ;S5、绘制空间属性θ的三维立体和二维平面分布图,高值区表征高渗通道。本发明引入了通过数值模拟获得的飞行时间空间属性量,具有一定的流动特性表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45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73083.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20 , G06N3/0442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岩心薄片图像渗透率预测方法、系统,包括:得到M张关于所述原始岩心薄片图像样本的薄片单通道二值图像;通过有限元流体仿真,计算M张所述薄片单通道二值图像对应的渗透率,建立薄片图像‑渗透率数据库;S3、从N张作为训练样本的所述薄片单通道二值图像中构建若干序列样本数据,通过所述薄片图像‑渗透率数据库得到若干序列样本数据对应的实际渗透率;S4、初始化神经网络,并将S3得到的序列样本数据输入至所述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得到渗透率预测代理模型。本发明考虑了薄片图像和渗透率样本数量有限,通过表征图像相互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进而通过随机取样形成近乎无穷的训练样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160500.1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板人工裂缝酸刻蚀测试参数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岩储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和酸压改造参数,计算酸压裂缝的长度和最大宽度;S2、计算酸压裂缝i位置处的内外压力差;S3、计算酸液在酸压裂缝i位置处的综合滤失系数;S4、以酸压裂缝为对象,重复步骤S1至步骤S3,迭代计算酸压裂缝长度、最大宽度和综合滤失系数;S5、设定一组岩板人工裂缝酸刻蚀测试缝宽,计算岩板人工裂缝酸刻蚀测试排量;S6、计算酸压裂缝中部温度,该温度即为测试温度。本发明在计算过程中排除了酸压过程的酸液滤失,同时排除了酸压过程前置液和持续泵注过程对酸压刻蚀裂缝的降温,能够准确的计算岩板人工裂缝酸刻蚀测试的测试排量和测试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