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卷绕性粘合薄膜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8958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59479.1

    申请日:2013-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发卷绕性粘合薄膜。由于利用加热变形成筒状形状而容易回收的易剥离性粘合薄膜在粘合剂层表面上存在凹凸而粗糙时无法在被加工物表面上充分密合,可能在进行切割时水侵入,因而粘合剂层从被加工物表面上剥离而无法实现表面保护的目的,进而,易剥离性粘合薄膜利用加热变形成筒状形状时与被加工物之间的剥离应力可能变得不均匀,结果担心无法顺利地变形成筒状形状,并且与通常的利用peel剥离的剥离相比,被加工物表面上产生更多的残胶。一种自发卷绕性粘合薄膜,在由包含至少一层热收缩薄膜的多层基材、粘合剂层和隔离膜形成的粘合薄膜中,隔离膜剥离后的粘合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0μm以下。

    粘合带用支撑体及粘合带

    公开(公告)号:CN10285094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110262992.1

    申请日:201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形成能够以优良的手撕性切断,切断时的作业性良好,并且长度方向的强度优良,粘合带在退卷时(使用时)不切断,粘合带的退卷作业性优良的粘合带的粘合带用支撑体。本发明的粘合带用支撑体,包含聚烯烃类树脂薄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的至少一个面上沿宽度方向具有沟状的凹部,所述凹部的底面为下述曲部R的大小为0.1~2的曲面,所述凹部的最大宽度为50μm~500μm,所述凹部的个数为200~2000个/米,R=r/DR:曲部r:凹部底面的曲率半径D:凹部的深度。

    再剥离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及电子部件的切断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0726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45381.7

    申请日:2014-07-18

    Inventor: 川西道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再剥离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及电子部件的切断加工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芯片的切断工序中,即使在切断后也能够充分固定芯片,防止切断时的芯片飞散等而提高芯片切断时的成品率。一种再剥离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丙烯酸类共聚物(A)和交联剂(B),构成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A)的单体成分至少包括:烷基的碳数为4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0℃以上的共聚单体(b),以及具有可与交联剂(B)反应的官能团的单体(c),相对于单体成分总量,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比例为50重量%以上。

    造型台用粘合片以及层叠造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704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5888.6

    申请日:2017-03-07

    Abstract: 本发明的造型台用粘合片具有粘合力能够通过粘合力降低措施而降低的粘合剂层。例如,这样的粘合剂层为热剥离型的粘合剂层(11),并且粘合力降低措施为粘合剂层(11)的加热。对于在层叠造型装置所具有的造型台上形成的造型物,这样的造型台用粘合片适合于在造型中使该造型物固定于造型台上并且在造型后容易从造型台上取下。本发明的层叠造型装置能够使用这样的造型台用粘合片,其具有造型台和用于对贴合在该造型台上的造型台用粘合片的粘合剂层进行粘合力降低措施的粘合力降低单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