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平板线型元件、电路板

    公开(公告)号:CN100397702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03826725.X

    申请日:2003-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7/02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工作在较高的速度和较高的频率下的平行平板线型元件。该元件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构件(1),其包括平板部件(11)和凸出部件(12),其中多个凸起被形成为在基本垂直于第一平板部件(11)的一个表面的方向上竖立在该表面上,且其间具有间隔;第二金属构件(2),其包括第二平板部件(21)和凸出部件(22),其中多个凸起被形成为在基本垂直于第二平板部件(21)的一个表面的方向上竖立在该表面上,且其间具有间隔;以及介电膜(31),其形成在平行平板线型元件的凸起与间隔之间,该平行平板线型元件是通过将第一金属构件(1)的凸起插入到第二金属构件(2)的间隔中并且将第二金属构件(2)的凸起插入到第一金属构件(1)的间隔中而形成的,其中沿着介电膜在第一和第二金属构件之间形成传输线路,该传输线路被形成为对于从一端提供的、范围从100kHz到10GHz的高频电磁波,具有至多-20dB的透射率。

    用于多层印刷电路板的通孔传输线

    公开(公告)号:CN100544559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580007342.5

    申请日:2005-03-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层印刷板(PCB)的通孔传输线,其中波导通道由下列部分形成:一个信号通孔或多个信号通孔;由围绕该信号通孔或相应数目的耦合信号通孔的接地通孔、一组来自多层PCB导体层的接地板构成的组合体;以及间隙孔。在这种通孔传输线中,所述信号通孔或所述多个信号通孔形成了内导电边界,接地通孔和来自多层PCB导体层的接地板形成外导电边界,间隙孔提供了内导电边界与外导电边界的绝缘,并借助于预定间隙孔截面形状及尺寸而提供了通孔传输线的高性能的宽频带作用,其中间隙孔的截面形状是由外导电边界中接地通孔的排列确定的,而该间隙孔的尺寸则是根据如下方法来确定的,亦即,使得由通孔传输线的波导通道中的接地板形成的外导电边界的特殊波纹所引起的频率相关回波损耗减到最小。

    用于多层印刷电路板的通孔传输线

    公开(公告)号:CN1930930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80007342.5

    申请日:2005-03-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层印刷板(PCB)的通孔传输线,其中波导通道由下列部分形成:一个信号通孔或多个信号通孔;由围绕该信号通孔或相应数目的耦合信号通孔的接地通孔、一组来自多层PCB导体层的接地板构成的组合体;以及间隙孔。在这种通孔传输线中,所述信号通孔或所述多个信号通孔形成了内导电边界,接地通孔和来自多层PCB导体层的接地板形成外导电边界,间隙孔提供了内导电边界与外导电边界的绝缘,并借助于预定间隙孔截面形状及尺寸而提供了通孔传输线的高性能的宽频带作用,其中间隙孔的截面形状是由外导电边界中接地通孔的排列确定的,而该间隙孔的尺寸则是根据如下方法来确定的,亦即,使得由通孔传输线的波导通道中的接地板形成的外导电边界的特殊波纹所引起的频率相关回波损耗减到最小。

    平行平板线型元件、电路板

    公开(公告)号:CN1799164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03826725.X

    申请日:2003-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7/02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工作在较高的速度和较高的频率下的平行平板线型元件。该元件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构件(1),其包括平板部件(11)和凸出部件(12),其中多个凸起被形成为在基本垂直于第一平板部件(11)的一个表面的方向上竖立在该表面上,且其间具有间隔;第二金属构件(2),其包括第二平板部件(21)和凸出部件(22),其中多个凸起被形成为在基本垂直于第二平板部件(21)的一个表面的方向上竖立在该表面上,且其间具有间隔;以及介电膜(31),其形成在平行平板线型元件的凸起与间隔之间,该平行平板线型元件是通过将第一金属构件(1)的凸起插入到第二金属构件(2)的间隔中并且将第二金属构件(2)的凸起插入到第一金属构件(1)的间隔中而形成的,其中沿着介电膜在第一和第二金属构件之间形成传输线路,该传输线路被形成为对于从一端提供的、范围从100kHz到10GHz的高频电磁波,具有至多-20dB的透射率。

    屏蔽带状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2897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02149540.8

    申请日:2002-09-20

    Abstract: 把一层电介质氧化薄膜形成在由铝组成的一个电子管金属板表面上,并且提供一导电聚合体层,以便覆盖电子管金属板和电介质氧化薄膜。导电聚合体层是由具有对一甲基苯磺酸作为掺杂剂的聚苯胺形成。在导电聚合体层的外侧处,提供导电碳粘贴层和银粘贴层,并且把由铜薄片组成的金属板重叠到银粘贴层上。阳极引导端被连接到电子管金属板的端部上,并且金属板的各个端部被安排作为阴极引导端。因此就获得了一种屏蔽带状线装置,此装置特别是在100MHz或者更高的高频范围内具有低阻抗,并且很适合于高速度和高频率,主要用作一个用于噪声过滤的旁路装置或者用作一个去偶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