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1024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02486.2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昆明贵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多组元铂基合金拉伸强度的方法,包括采集铂基合金常温拉伸强度实验数据,利用领域知识对元素进行分类处理,通过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法构建特征池,以机器学习中的岭回归预测十折交叉验证精度为目标函数,按特征重要性排序顺序进行迭代学习以筛选最优子特征组合,以最优子特征为输入,构建基于岭回归算法的多组元铂合金常温拉伸强度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本发明与之前使用元素剂量比和简单本征特征作为输入的机器学习方法相比,首次将基于专家领域知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特征与机器学习建模结合,针对该合金体系建立的计算特征能够更加准确地区分合金样本,弥补数据不足所带来的预测误差,提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99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2192.3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2C1/08 , G10K11/162 , C22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多孔铝复合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材料以多孔铝为基体,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多孔铝孔隙的填充材料;多孔铝的孔径为0.5~0.7mm,孔隙率为80~84%,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平均孔径为20μm,孔隙率为90~94%;二氧化硅气凝胶/多孔铝复合吸声材料在800~6300Hz频率范围内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849~0.864,比相同孔隙率多孔铝的吸声性能提升了15.1%~16.5%;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加入增加了声波与吸声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声波的散射和反射作用,从而增强了吸声效果,能满足吸声降噪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97291.3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理想带隙钙钛矿材料筛选方法,包括采集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实验带隙数据,利用钙钛矿本征特征构建特征池,计算特征间皮尔逊相关系数剔除相关性强的冗余特征,再利用梯度提升回归树算法对剩余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按排序顺序进行迭代学习以筛选模型精度最高时的最优子特征组合,通过最优子特征构建基于梯度提升回归算法和符号回归算法的机器学习带隙预测模型。本发明利用元素本征特征作为组分与带隙间的中间输入,与直接用组分作为输入的方法相比,降低了特征维度与模型复杂度,提出的子特征筛选方法与符号回归算法的结合,将模型维度降低到一维,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模型简单且使用方便,利于大规模预测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6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97715.X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EB炉熔炼TA10钛合金扁锭的拉锭方法,属于钛合金熔炼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线性拟合得出拉锭速率和熔炼速率的变化规律,先逐渐增加拉锭速率然后降低拉锭速率,熔炼速率逐渐降低进而有效控制拉锭过程中的缺陷,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有效减少杂质从而获得产品质量好,性能优良的TA10钛合金扁锭;另一方面无需添加新的设备,降低能耗且制造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最终获得高品质、低成本的TA10钛合金扁锭,以扩大TA10钛合金扁锭后续的研发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02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97492.7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少EB炉熔炼钛及钛合金扁锭拉锭时间的方法,属于钛合金熔炼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在拉锭过程中短暂的停顿、反推、继续拉锭,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拉锭速率,进而减少拉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工艺简便,无需添加新的设备,降低能耗且制造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最终获得表面质量好的钛及钛合金扁锭,以扩大钛及钛合金扁锭后续的研发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24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15738.1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5 , B22F7/02 , C22C1/0416 , C22C21/00 , C22C26/00 , C22C2026/002 ,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高能球磨将碳纳米管(CNTs)均匀分散到纯铝粉体中,获得CNTs/Al前驱复合粉体;同时,根据复合板材层数和各层厚度的设计,制备多层纯铝套管结构;然后,将复合粉体灌入多层纯铝套管,并捣紧、抽真空和封口;然后,对包套复合粉体进行多道次的同步、异步热轧和一道次冷轧;最后,对CNTs/Al多层复合板进行切头尾和切边,退火后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多层复合材料。该方法能有效提高CNTs在铝基体中的分散程度,并使其趋向于定向排列,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工艺方便适用,设备简单,并可推广到CNTs增强铜、银、钛等金属基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994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85246.9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线高压线路电力巡检机器人,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呈对称布置的第一巡检组件、第二巡检组件;所述第一巡检组件、第二巡检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沿第二预设方向呈对称布置的前驱动执行机构、后驱动执行机构且所述前驱动执行机构、后驱动执行机构结构相同,还包括位于前驱动执行机构、后驱动执行机构之间的辅助驱动执行机构;所述前驱动执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执行单元、第二驱动执行单元;所述前驱动执行机构、后驱动执行机构的第一驱动执行单元、第二驱动执行单元配合,用于线路的置入/取出,用于置入线路后沿着线路行驶;所述前驱动执行机构、后驱动执行机构的第一驱动执行单元、第二驱动执行单元及辅助驱动执行机构配合,用于越障。本发明能有效地用于双线高压线路的正常行进、避障,为双线高压线路电力巡检提供硬件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7227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1580761.X
申请日:2022-12-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23K20/02 , B23K20/24 , B23K1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扩散连接工艺制备钛‑钛复合双层坯料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表面经过清理后的钛锭,将钛锭抛光的面,对面组合并放置于真空炉内,然后施加扩散压强;随后将真空炉封闭、抽真空,当真空度低于10‑3Pa时,采用分段加热,待加热至扩散所需温度,开始扩散连接,待扩散连接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随炉冷却,在冷却过程中仍然保持真空度。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钛‑钛双层坯料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外表面无烧损,结合强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284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79723.5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钽酸盐热障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稀土钽酸盐材料筛选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迁移学习技术建立了高精度稀土钽酸盐材料热导率预测模型,实现了多组元RETaO4的热导率快速预测,在上百万候选材料中成功找到了具有低热导率的多组元稀土钽酸盐材料,包括:Sm0.20Eu0.10Ho0.10Y0.20Yb0.40TaO4、Sm0.10Eu0.10Y0.20Yb0.40Ce0.10Lu0.10TaO4,并且进行了实验验证。本发明利用具有共性的不同体系数据集构建了预测热导率的大数据集,解决了复杂成分空间与稀疏小样本之间的矛盾,为多组元稀土钽酸盐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0078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9725.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7 , G06F18/27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钽酸盐热障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钽酸盐材料热导率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包括采集稀土钽酸盐材料的热导率、利用稀土钽酸盐材料的关键特征构建特征池,计算特征间的皮尔逊相关性系数并对特征进行降维,剔除冗余特征,再对8种常用的回归模型进行评估,其中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GBRT)表现最佳。随后,基于GBRT模型进行特征最优子集筛选,并基于最优子特征组合构建预测稀土钽酸盐热导率的梯度提升回归树模型。本发明可以构建高精度成分‑热导率映射模型,实现稀土钽酸盐材料热导率的快速预测,减少实验试错成本,加速实验进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