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2485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914148.0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D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表面的水平移动装置和垂直移动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和垂直移动装置上均设有驱动电机;脊髓撞击器,安装于垂直移动装置上,用于撞击脊髓形成损伤;测距定位器,安装于垂直移动装置上,用于定位撞击部位和自动化测量撞击深度;脊柱固定器,安装于水平移动装置上,用于固定动物脊柱,以便暴露和定位脊髓;以及具有操控面板的操控装置,用于设置驱动上述各仪器相关工作参数和操控仪器工作。从而可实现自动化撞击制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达到精确化和客观化。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整体重量较轻,便于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3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420200.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F15/00 , A61K31/555 , A61P25/00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实现显著的抗氧化能力,且可促进分支形成和神经突生长,修复海马神经元细胞,对抗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此外,体内研究表明,在采用本发明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处理后,能够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恢复速度明显高于损伤组,BMS评分改善明显;同时,脊髓损伤小鼠体内ROS生物发光强度显著降低,进一步证实了本发明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氧自由基清除以及脊髓损伤修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68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585462.9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8/52 , A61K38/46 , A61P25/00 , C12N9/90 , G01N33/573 , C12Q1/688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DIA6蛋白或其活性片段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和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大量研究证实了PDIA6在SCI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与spastin相互作用以调控神经突向外生长,证明了PDIA6表达水平在SCI过程中上调,PDIA6能够在体内和体外与spastin发生物理相互作用。同时还发现PDIA6与spastin作用不仅能够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还能够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且共转PDIA6和Spastin的促进作用较单转Spastin效果更加明显。本发明明确了PDIA6为脊髓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关键靶点,在调节神经突生长和分支中发挥作用,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切实的实验证据和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50132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80263.3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4‑3‑3蛋白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发现14‑3‑3蛋白在脊髓损伤后显著上调。通过GST‑Pulldown及免疫共沉淀实验进行证实14‑3‑3蛋白与Spastin可在体内外发生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复合体。本发明明确了14‑3‑3是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关键蛋白,主要作用为促进脊髓损伤后受损轴突内微管动态,促进轴突的再生以修复脊髓损伤,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切实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176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58446.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31/5377 , A61K31/7056 , A61K31/7105 , A61P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ADK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具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ADK同时参与了细胞自噬与脊髓损伤修复,进一步通过多种实验手段验证了ADK通过自噬参与脊髓损伤修复;同时本发明也发现通过ADK抑制剂干扰ADK蛋白的表达可以明显增强细胞自噬。另外,本发明还明确了损伤神经元中共表达ADK和ATG101,ADK和ATG101可以共同调控损伤神经元的修复,过表达ATG101可以逆转过表达ADK对损伤神经元修复的抑制作用。本发明为脊髓损伤修复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为临床中脊髓损伤修复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切实的实验证据和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34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420200.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F15/00 , A61K31/555 , A61P25/00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实现显著的抗氧化能力,且可促进分支形成和神经突生长,修复海马神经元细胞,对抗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此外,体内研究表明,在采用本发明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处理后,能够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恢复速度明显高于损伤组,BMS评分改善明显;同时,脊髓损伤小鼠体内ROS生物发光强度显著降低,进一步证实了本发明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氧自由基清除以及脊髓损伤修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1761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58446.5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31/5377 , A61K31/7056 , A61K31/7105 , A61P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ADK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具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ADK同时参与了细胞自噬与脊髓损伤修复,进一步通过多种实验手段验证了ADK通过自噬参与脊髓损伤修复;同时本发明也发现通过ADK抑制剂干扰ADK蛋白的表达可以明显增强细胞自噬。另外,本发明还明确了损伤神经元中共表达ADK和ATG101,ADK和ATG101可以共同调控损伤神经元的修复,过表达ATG101可以逆转过表达ADK对损伤神经元修复的抑制作用。本发明为脊髓损伤修复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为临床中脊髓损伤修复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切实的实验证据和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024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914148.0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D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表面的水平移动装置和垂直移动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和垂直移动装置上均设有驱动电机;脊髓撞击器,安装于垂直移动装置上,用于撞击脊髓形成损伤;测距定位器,安装于垂直移动装置上,用于定位撞击部位和自动化测量撞击深度;脊柱固定器,安装于水平移动装置上,用于固定动物脊柱,以便暴露和定位脊髓;以及具有操控面板的操控装置,用于设置驱动上述各仪器相关工作参数和操控仪器工作。从而可实现自动化撞击制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达到精确化和客观化。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整体重量较轻,便于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6688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5462.9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8/52 , A61K38/46 , A61P25/00 , C12N9/90 , G01N33/573 , C12Q1/688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DIA6蛋白或其活性片段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和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大量研究证实了PDIA6在SCI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与spastin相互作用以调控神经突向外生长,证明了PDIA6表达水平在SCI过程中上调,PDIA6能够在体内和体外与spastin发生物理相互作用。同时还发现PDIA6与spastin作用不仅能够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还能够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且共转PDIA6和Spastin的促进作用较单转Spastin效果更加明显。本发明明确了PDIA6为脊髓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关键靶点,在调节神经突生长和分支中发挥作用,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切实的实验证据和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18356443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1997332.8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D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的撞击器,包括撞击头、撞击驱动装置和壳体,壳体固定连接在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装置上,撞击驱动装置连接在壳体上,撞击头可相对活动地连接在撞击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撞击头具有第一活动方式和第二活动方式,第一活动方式构造成人为按压所述撞击头进行撞击定位,操作方便快捷,不会对撞击动作造成误差影响,而且手动按压力度可控,不易出现操作不慎而损坏脊柱或撞击头;第二活动方式构造成驱动端带动所述撞击头进行脊髓撞击,通过撞击驱动装置来执行撞击动作,驱动距离短,且与撞击头具有同轴性,故能提高撞击的精准性、可重复性高,而且高度定位和撞击分开驱动,可有效避免误操作而损坏撞击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