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1942477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0405280.X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谋求被固定部件的轻量化的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汽车的发动机罩支承构造(1)包括:发动机罩(3);缓冲部件(3),其支承发动机罩(3);被固定部件,其固定有缓冲部件(3);以及挡泥板(2),其配置在被固定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在挡泥板(2)的上端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形成的挡泥板安装部(22)。在缓冲部件(3)附近的挡泥板安装部(22)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22a)。

    车身的车顶面板与侧面板的接合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017773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780083401.X

    申请日:2017-10-30

    Abstract: 提高凸缘部的末端角部处的凸缘部的成形性。面板接合构造(10)为车身(12)的车顶面板(14)的一边(14a)与侧面板(16)的一边(16a)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缘凸缘部连续接合的接合构造,车顶面板(14)及侧面板(16)具有在面板主体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边缘部朝向下方延伸的纵壁部(26、52),在连续接合的侧缘凸缘部的末端角部(20)处,至少在车顶面板(14)和侧面板(16)中某一方的纵壁部(26、52)设有切缺(46、78)。

    车身后部构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80198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180049879.3

    申请日:2011-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2D25/087

    Abstract: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车身(11)包括:形成在后表面的开口部(15);位于该开口部的下缘(15b)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状的后面板组装体(26);位于该后面板组装体之前的左右的后轮罩(21、21);连结该左右的后轮罩和该后面板组装体的左右的面板用角撑板(114、114)。该左右的后轮罩构成车身侧部的内壁(19、19)的一部分,具有用于支承左右的后悬架用后减震器(48、48)的左右的支承部(49、49)。该左右的面板用角撑板从该左右的后轮罩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中央延伸,并接合在该后面板组装体上。

    车辆用加油口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6579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10343099.1

    申请日:2011-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加油口装置,能够实现盖罩对盖的支承稳定性和成本削减。车辆用加油口装置(20)具有:开闭燃料供给口(14)的盖(23);一并覆盖燃料供给口及盖的盖罩(24);将盖保持在盖罩上的盖保持部(33)。盖罩由盖罩主体(25)和结合在盖罩主体的背面(26)上的加强板(27)构成。盖罩主体在周缘(34)上具有在背面侧延伸的凸缘(35)。盖保持部由凸缘、形成在加强板上的一对爪部(36)和抵接部(37)构成。一对爪部能够供盖挂放、且位于从盖罩的背面隔开间隔的位置上。抵接部位于一对爪部之间,用于支承由环状的凸缘的端面支承的盖的前端面(51)的其他部位。

    车身前部构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4247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0417440.2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高效地吸收从上方施加于发动机罩的载荷。车身前部构造(1)包括发动机罩(3)和在发动机罩(3)的车宽方向端部设置的挡泥板(2),发动机罩(3)的车宽方向端部朝向下方形成,在挡泥板(2)的位于发动机罩(3)的车宽方向端部的下方的部分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并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23)。

    按压弹起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7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633782.8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压弹起装置,其能够提高前期位置的布局设定的自由度,同时限制操作方向。按压弹起装置(1)具有:中空箱状的主体外壳(2);相对于燃料盖能够进退地设置的杆(3);将杆(3)朝向燃料盖施力的弹簧;与杆(3)卡合而将杆(3)的进出锁定的锁定部件(5);与锁定部件(5)连结并通过转动而将杆(3)与锁定部件(5)的卡合解除的转动部件(6);与转动部件(6)连结并使转动部件(6)转动的操作杆(7);和与操作杆(7)接触而限制操作杆(7)的操作方向的引导部(8)。并且,操作杆(7)在引导部(8)侧的侧面具有层差部(7e)。

    车身后部构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8926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80026591.8

    申请日:2014-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B62D25/04 B62D25/06

    Abstract: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分体构成后内板和车顶侧梁内部件(22),其中该后内板构成车身后部中的左右侧部的车室内侧板,该车顶侧梁内部件(22)在车身侧部的上方从后内板向车辆前方侧延伸,车顶侧梁内部件(22)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梁侧壁(50)、从梁侧壁(50)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梁下壁(52)以及从梁下壁(52)的车宽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梁凸缘(54),后内板具有与梁凸缘(54)并列地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板侧壁(60)、以及从板侧壁(60)的上端以沿着梁侧壁(50)的方式向车宽中央侧延伸的板上壁(62)。

    车身侧部构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37715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80057251.8

    申请日:2011-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B62D2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在车门开口部(17、18)的边上设有侧梁(11)及支柱(13),并在侧梁及支柱(13)上设有装饰部件(21、22)。在侧部构造(10)中,在支柱内部件(41)的上端部(41a)与侧梁(11)的接合部(31)重合的状态下,将支柱内部件设置在侧梁上,由此形成侧梁凸缘(34、37)与支柱凸缘(46、47)相互交叉而成的交叉部(54、55)。在该交叉部处,在支柱凸缘上形成有层差部(57、62),在侧梁凸缘(34、37)上、且在与层差部(57、62)对应的部位(34a、37a)上形成有凹部(58、63)。

    车辆的燃油箱挡门结构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57127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510069070.3

    申请日:2005-05-10

    Inventor: 中山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箱挡门,防止因铰链弹簧(22)的弹力而打开的燃油箱挡门在全开位置产生冲击音。该燃油箱挡门(15)可开闭地枢支在接合器(12)上,将该燃油箱挡门(15)朝开闭方向加载的铰链弹簧(22)以位于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中立位置为力作用方向转换点朝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对燃油箱挡门(15)施加弹性作用力。燃油箱挡门(15)从关闭位置到开位置过程中,越过中立位置的燃油箱挡门借助铰链弹簧(22)的弹力到达开位置,这时铰链臂(16)的凸部(16a)和接合器(12)的凸部(12d)摩擦接触,降低燃油箱挡门的打开速度,所以,不必使用橡胶止挡那样特别的冲击吸收部件,就可以防止燃油箱挡门在全开位置产生冲击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