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5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606014.6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可以使冷却水槽并列设置在电力控制装置的附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发动机舱内的空间,能够实现发动机舱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配线的温度上升。冷却装置(1)是冷却车辆的器件的装置,所述车辆的器件包括对车辆的输入输出电压进行控制的电力控制装置(2)及与电力控制装置(2)连接的配线(3),所述冷却装置(1)包括冷却车辆的器件的冷却水、以及收容冷却水的冷却水槽(4),冷却水槽(4)具有以沿配线(3)的外形形状的方式凹陷的侧壁面(46),并且具有如下形状,即,通过使配线(3)沿凹陷的侧壁面(46)接近而配置,来覆盖配线(3)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83585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480023607.6
申请日:2004-08-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6 , B60K5/04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8 , B60K6/485 , B60K6/543 , B60L11/12 , B60L2240/486 , Y02T10/6221 , Y02T10/6226 , Y02T10/7077 , Y02T10/92 , Y10S90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中,由于将以环绕变速器(T)DE输入轴(16)的外周的方式而配置的发电电动机(M1)的驱动力,通过无端链条(78)传递到变速器(T)的输出轴(17),因此可以实现不通过发动机(E)和输入轴(16)而进行发电电动机(M1)和输出轴(17)间的驱动力的传递的所谓足轴驱动,同时由于摩擦力的降低而引起的电力消耗量的削减以及再生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效率的提高也是可能的。由于同轴地配置发动机(E)的曲轴(15)和变速器(T)的输入轴(16),并将发电电动机(M1)配置于被发动机(E)和变速器(T)所夹置的位置,因此与以往的夹置型发电电动机相同的发电电动机(M1)的配置也是可能的,且能够在不对变速器(T)进行大幅度的设计变更的情况下,采用足轴驱动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550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0606014.6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可以使冷却水槽并列设置在电力控制装置的附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发动机舱内的空间,能够实现发动机舱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配线的温度上升。冷却装置(1)是冷却车辆的器件的装置,所述车辆的器件包括对车辆的输入输出电压进行控制的电力控制装置(2)及与电力控制装置(2)连接的配线(3),所述冷却装置(1)包括冷却车辆的器件的冷却水、以及收容冷却水的冷却水槽(4),冷却水槽(4)具有以沿配线(3)的外形形状的方式凹陷的侧壁面(46),并且具有如下形状,即,通过使配线(3)沿凹陷的侧壁面(46)接近而配置,来覆盖配线(3)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835856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480023607.6
申请日:2004-08-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26 , B60K5/04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8 , B60K6/485 , B60K6/543 , B60L11/12 , B60L2240/486 , Y02T10/6221 , Y02T10/6226 , Y02T10/7077 , Y02T10/92 , Y10S90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中,由于将以环绕变速器(T)的输入轴(16)的外周的方式而配置的发电电动机(M1)的驱动力,通过无端链条(78)传递到变速器(T)的输出轴(17),因此可以实现不通过发动机(E)和输入轴(16)而进行发电电动机(M1)和输出轴(17)间的驱动力的传递的所谓输出轴驱动,同时由于摩擦力的降低而引起的电力消耗量的削减以及再生制动时的能量回收效率的提高也是可能的。由于同轴地配置发动机(E)的曲轴(15)和变速器(T)的输入轴(16),并将发电电动机(M1)配置于被发动机(E)和变速器(T)所夹置的位置,因此与以往的夹置型发电电动机相同的发电电动机(M1)的配置也是可能的,且能够在不对变速器(T)进行大幅度的设计变更的情况下,采用输出轴驱动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214728304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522031.9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回路结构,能够同时连接到两个冷却回路,并使其中一个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体的体积膨胀/收缩不致影响另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体的循环。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回路结构具有能够分离液体和气体,并连接至第一液体冷却回路与第二液体冷却回路的储罐,储罐位于第一液体冷却回路中的循环路径中,并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到能够分离第二液体冷却回路中的气体和液体的组件。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回路结构,包括:分支部,设在第一管路上;以及连接部,连接分支部与位于储罐内上部的气体储留部,分支部位于较储罐的往第一液体冷却回路的流出部更上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22211388U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20337374.1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和车辆。接头连接从散热器排出冷却介质的排出口与使冷却介质向下游侧流动的管,且具有气液分离的功能。一种接头,使从散热器的冷却介质排出口排出的冷却介质向下游侧流动,且进行冷却介质的气液分离,散热器在冷却介质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接头具备:第一连接口,连接于冷却介质排出口;第二连接口,连接有使冷却介质向下游侧流动的管;及,空气排出口,排出从冷却介质中分离出的空气。第二连接口的中心比第一连接口的中心更位于下方。具备:第一管状部,形成有第一连接口;第二管状部,形成有第二连接口;及,连结部,以第一连接口的轴线与第二连接口的轴线互相成1度以上的角度的方式,将第一管状部与第二管状部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218828854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938503.6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G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保持件,其借由简单的构造,使线束以所希望的方式弯曲,并且能够保持该弯曲状态。线束保持件1装配于具有弯曲部55的线束50。线束保持件1包括:第一安装部件2A及第二安装部件2B,分别安装于线束50;及,硬质的连结部件3,连结第一安装部件2A与第二安装部件2B。第一安装部件2A与第二安装部件2B隔着弯曲部55配置。连结部件3在第一安装部件2A与第二安装部件2B之间的区间,具有以规定的弯折角折弯的弯折部31。
-
公开(公告)号:CN21517293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523929.8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木村英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能够提高布局的自由度并减少零件数量。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设置于冷却回路上,冷却回路配置有具有第一连接结构的冷却组件。车用装置的液体冷却配管结构包括:配管主体部以及第二连接结构。配管主体部为多层结构,且在多层结构中,具有设有导体的导电层。第二连接结构与冷却组件的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且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端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接,且第一连接部包括与导电层电性连接的导电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通过与另外的连接器连接而能够使导电部与另外的连接器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7128612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0794458.8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多个换热器的配置空间的车辆用换热器安装结构以及车辆用换热器支架。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车辆用散热器安装结构具有将第1换热器(10)与第2换热器(20)组装成一体的支架(30),所述支架(30)具有支承所述第1换热器(10)与所述第2换热器(20)双方并且形成供所述第1换热器(10)的换热液流通的通路的支承部(3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