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16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780040904.9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具备:第一单向离合器(OWC1),其设置在驱动源与被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在驱动源侧的一方向的旋转动力向被驱动部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并且在驱动源侧的另一方向的旋转动力向被驱动部侧输入时成为非卡合状态,在被驱动部侧的一方向的旋转动力向驱动源侧输入时成为非卡合状态,并且在被驱动部侧的另一方向的旋转动力向驱动源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断接机构,在动力传递路径上与第一单向离合器(OWC1)并联设置;及第二单向离合器(OWC2),在动力传递路径上与第一单向离合器(OWC1)并联设置,并且与断接机构串联设置,以达到与第一单向离合器(OWC1)相反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7138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219077.7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C35/077 ,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滚动轴承固定构造,在由锥形辊子轴承和壳体夹入垫圈时,能够抑制垫圈的位置偏移,使组装性良好。限定垫圈(80)的内径的垫圈(80)的内周部分的一部或整周具有倾斜部(83),倾斜部(83)以在外圈(30)的轴向上接近壳体(10)的方式倾斜,在外圈(30)的轴向上,在壳体(10)的与垫圈(80)的第1接触面(81)接触的垫圈侧接触面(1021)的内周部分的一部分或整周设置有倾斜面(1022),倾斜面(1022)相对于外圈(30)的轴向向与倾斜部(83)相同的方向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127138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1219077.7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C35/077 ,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滚动轴承固定构造,在由锥形辊子轴承和壳体夹入垫圈时,能够抑制垫圈的位置偏移,使组装性良好。限定垫圈(80)的内径的垫圈(80)的内周部分的一部或整周具有倾斜部(83),倾斜部(83)以在外圈(30)的轴向上接近壳体(10)的方式倾斜,在外圈(30)的轴向上,在壳体(10)的与垫圈(80)的第1接触面(81)接触的垫圈侧接触面(1021)的内周部分的一部分或整周设置有倾斜面(1022),倾斜面(1022)相对于外圈(30)的轴向向与倾斜部(83)相同的方向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7847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849184.8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即使在最终齿轮的转速低的情况下,也可对润滑对象的部位供给足以润滑的油,且不使用昂贵且复杂的挡板而为比较便宜且简单的结构。在将壳体内分割成齿轮室及马达室的间隔壁设置有:贯通孔,将齿轮室与马达室连通;以及导槽构件,在贯通孔的下方延伸至齿轮室内且其前端部配置于油贮存部的上方。从马达室穿过间隔壁的贯通孔导入至齿轮室的油沿着导槽构件被引导至油贮存部,由此相对于设置于壳体的并非间隔壁的壁部且不与间隔壁相接的油贮存部,可贮存更多的油。
-
公开(公告)号:CN10941611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40904.9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具备:第一单向离合器(OWC1),其设置在驱动源与被驱动部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在驱动源侧的一方向的旋转动力向被驱动部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并且在驱动源侧的另一方向的旋转动力向被驱动部侧输入时成为非卡合状态,在被驱动部侧的一方向的旋转动力向驱动源侧输入时成为非卡合状态,并且在被驱动部侧的另一方向的旋转动力向驱动源侧输入时成为卡合状态;断接机构,在动力传递路径上与第一单向离合器(OWC1)并联设置;及第二单向离合器(OWC2),在动力传递路径上与第一单向离合器(OWC1)并联设置,并且与断接机构串联设置,以达到与第一单向离合器(OWC1)相反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1188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463822.9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2 , F01M11/0004 , F16H57/0404 , F16H57/0405 , F16H57/045 , F16H57/0476 , F16N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液状流体传感器与其他构件的相对的位置精度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盖构件(72)具有在安装状态下将该盖构件(72)的内部侧和外部侧连通的过滤器插入孔(94a)及传感器插入孔(82),油传感器(80)插入传感器插入孔(82)而固定于盖构件(72)。另外,过滤器插入孔(94a)构成油吸入路(94)的一部分,该油吸入路(94)的形成有吸入油的吸入口(71a)的一端侧配置在过滤器收容室(105)内,且该油吸入路(94)跨壳体(11)的内部与外部延伸。并且,油吸入路(94)的从过滤器插入孔(94a)到吸入口(71a)的流路由在盖构件(72)上固定的过滤器(71)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71188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463822.9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2 , F01M11/0004 , F16H57/0404 , F16H57/0405 , F16H57/045 , F16H57/0476 , F16N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液状流体传感器与其他构件的相对的位置精度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盖构件(72)具有在安装状态下将该盖构件(72)的内部侧和外部侧连通的过滤器插入孔(94a)及传感器插入孔(82),油传感器(80)插入传感器插入孔(82)而固定于盖构件(72)。另外,过滤器插入孔(94a)构成油吸入路(94)的一部分,该油吸入路(94)的形成有吸入油的吸入口(71a)的一端侧配置在过滤器收容室(105)内,且该油吸入路(94)跨壳体(11)的内部与外部延伸。并且,油吸入路(94)的从过滤器插入孔(94a)到吸入口(71a)的流路由在盖构件(72)上固定的过滤器(71)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218992304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20019209.7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栗塚义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油结构,可减少其板部与转轴的接触面积,进而避免板部过度磨耗。导油结构包括:第一导引件,配置于由壳体支撑的中空转轴的末端,且沿着中空转轴的轴向连通中空转轴的内部与中空转轴的外部,其中第一导引件包括管部及板部,管部配置于中空转轴的内部,板部配置于中空转轴的外部,板部包括第一板状部、第二板状部及第三板状部,第一板状部邻接管部,第二板状部在轴向上邻接管部及第一板状部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三板状部在轴向上邻接管部、第一板状部及第二板状部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一板状部在轴向上位于第二板状部与管部之间,第二板状部在轴向上位于第三板状部与管部之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