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电动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861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80091440.9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具备:左右一对主框架,它们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车座导轨,其从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的各自的后方部朝向后方延伸设置;枢轴框架,其从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的各自的后方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摆臂,其支承于所述枢轴框架,并将后轮支承为能够摆动;电池,其配置于俯视视角下的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之间的空间;动力单元,其配置于俯视视角下的所述空间,并基于所述电池的电力产生动力;导风管道,其用于向所述空间引导行驶风;以及排气口,其用于将所述行驶风排出,所述排气口被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导风管道内的所述行驶风向车身下方排出。

    动力传递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5433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80086146.X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动力传递装置(39)具有:离合器外部件(56);离合器毂部(57);主动齿轮(52),其与离合器毂部(57)连结,具有第1卡合突起(84);和从动齿轮(51),其以能够沿轴向位移的方式同轴地支承于主动齿轮(52),具有当从轴向基准位置沿轴向移动到动作位置时与第1卡合突起(84)卡合的第2卡合突起(85);和摩擦减震器(112),其夹设在离合器外部件(56)与离合器毂部(57)之间。由此,提供能够在驱动齿轮的第1卡合突起与换挡件的第2卡合突起之间以简单的构造顺畅地确立结合状态的动力传递装置。

    二轮机动车的传动箱的通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963263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36630.7

    申请日:2006-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机动车的传动箱的通气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泥水浸入与减速器室连通的通气出口。在该二轮机动车中,与发动机一起构成动力单元的传动装置由对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进行变速的变速器及对该变速器的输出进行减速并向后轮传递的齿轮减速机构构成,收纳所述变速器的变速器室和收纳所述齿轮减速机构且在下部存积机油的减速器室形成在与发动机主体连接设置并向后轮的侧方延伸设置的传动箱中,其中,为与所述减速器室内的上部连通而使一端与所述传动箱连接的通气管(114)沿着所述传动箱(71)的上部向前方延伸,通气管(114)的另一端朝向上方开口。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948077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42348.X

    申请日:2006-10-10

    Inventor: 池田次男

    Abstract: 一种二轮机动车,具有动力单元及后座脚踏板,谋求对在动力单元弹起的泥水等进行阻挡的挡泥板及足跟保护器的小型化、轻型化。该二轮机动车具有:动力单元(P);后座脚踏板(41);在后座脚踏板(41)的内侧配置的足跟保护器(51);由与足跟保护器(51)不同的部件构成的挡泥板(60)。挡泥板(60)安装在动力单元(P)上,配置在足跟保护器(51)与后轮之间,防止从旋转的后轮飞溅起的泥水等在动力单元(P)弹起而落到后座脚踏板(41)的脚下。

    二轮机动车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6149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610143277.5

    申请日:2006-11-01

    Abstract: 一种二轮机动车,在具有冷却水套并搭载于车架上的发动机主体的一侧配置有散热器和恒温器,该恒温器控制从所述冷却水套排向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水的流量的,其中,从外侧覆盖散热器和恒温器,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及安装工时。散热器(162)和沿着车架的宽度方向与散热器(162)所具有的散热器芯(166)配置在大致同一位置的恒温器(175),通过共同的散热器罩从外侧被覆盖。

    发动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2389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29409.2

    申请日:2004-03-17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其中,在基板54a上竖立设置多个叶片54b而成的冷却风扇54的基板54a被安装到飞轮48的封闭端的外表面上,在飞轮48的封闭端的靠外周边缘的外表面上,设置用于校准曲轴27的旋转位置的标记58,在冷却风扇54的基板54a上设置使标记58暴露出于轴向外侧的切口59。对于将轴向外侧形成封闭的碗状且与曲轴同轴配置的飞轮的封闭端、安装到配有固定于前述曲轴的轴端上的飞轮凸台的凸缘部的内表面上的发动机,能提高用于校准曲轴的旋转位置的标记的视觉识别性能。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冷却水配管配置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319511A

    公开(公告)日:2001-10-31

    申请号:CN01103364.9

    申请日:2001-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16 F02B61/02

    Abstract: 在腿罩33、34内设有向散热器31注入冷却水用的注入口55和从该注入口55连接到散热器31上部的注入管54,上部冷却水配管52从发动机16的气缸盖43上部朝车身前方基本水平地延伸后再往斜上方延伸,其前端通过中继管53与注入管54连接。这样,混入发动机的冷却水通路内的空气,可容易地通过上部冷却水配管和注入管排往注入口,可提高排气性。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可缩短上部冷却水配管的长度,可减少用于把上部冷却水配管固定在车架上的、车架侧的加工成本和固定配件、小螺丝等的材料费。另外,还可以减少把上部冷却水配管组装到车身上的组装工作量,提高生产性。

    跨骑型电动车辆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3675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880091066.2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跨骑型电动车辆具备:左右一对主框架,它们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车座导轨,其从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的各自的后方部朝向后方延伸设置;枢轴框架,其从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的各自的后方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摆臂,其支承于所述枢轴框架,并将后轮支承为能够摆动;电池,其配置于俯视视角下的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之间的空间并且支承于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动力单元,其配置于俯视视角下的所述空间并且支承于所述枢轴框架,并基于所述电池的电力产生动力;以及导风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的各个主框架,并用于向所述空间引导行驶风,所述导风管道设置于比所述左右一对主框架靠车宽方向外侧处。

    动力传递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5433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680086146.X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动力传递装置(39)具有:离合器外部件(56);离合器毂部(57);主动齿轮(52),其与离合器毂部(57)连结,具有第1卡合突起(84);和从动齿轮(51),其同轴地支承于能够沿轴向位移的主动齿轮(52),具有当主动齿轮(52)从轴向基准位置沿轴向移动到动作位置时与第1卡合突起(84)卡合的第2卡合突起(85);和摩擦减震器(112),其夹设在离合器外部件(56)与离合器毂部(57)之间。由此,提供能够在驱动齿轮的第1卡合突起与换挡件的第2卡合突起之间以简单的构造顺畅地确立结合状态的动力传递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