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8489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1121209.9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1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装置,其能够减小滑动时产生的转矩。一种通过与驱动源(E)的旋转部件(50)摩擦结合来传递来自驱动源(E)的驱动力的离合器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离合器片(10),其与输出轴(60)花键接合,并具有与旋转部件(50)抵接的摩擦结合部(11);以及离合器压盘(20),其具有将离合器片(10)按压至旋转部件(50)的按压部件(21),离合器片(10)构成为其摩擦结合部(11)能够沿径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32239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068717.5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润滑结构,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电动机和变速机构供给润滑油,能够实现润滑的高效化。在轴向上的位于电动机(MG)和自动变速器(1)中间的位置配置有形成为沿着电动机的大致U字形状的润滑板(20),在润滑板的轴向另一侧面(61)设有与第1流路(30)连通以将润滑油供给至自动变速器的第1润滑孔(倒车轴内用孔、输出轴内用孔、第2驱动齿轮轴内用孔以及啮合部用孔(27)),在润滑板的轴向一侧面(62)设有与第2流路(40)连通以将润滑油供给至电动机的第2润滑孔(电动机用孔)。因此,在形成为简单的结构的同时仅利用一个润滑板就能够将润滑油供给至在轴向两侧配置的电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能够实现润滑的高效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30726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80887.5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Abstract: 提供一种最终减速装置,其能够高效地将润滑油提供到2个润滑处、可提高动力传递效率。最终减速装置具备:装置壳体;齿圈,其扬起装置壳体内的润滑油;轴承以及轴承部,它们将2个驱动轴分别支撑为可自由旋转;以及天沟板,其将由齿圈扬起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天沟板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纵壁部;第1引导壁部,其从纵壁部的前表面突出,将从前表面流下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以及第2引导壁部,其配置在第1引导壁部的下侧,从纵壁部的前表面突出,将从前表面流下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33302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10459671.9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的同步装置,其可实现对摩擦部件的位置偏离的防止和组装性提升。变速器的同步装置(53)在从第一旋转体(70)对第二旋转体(42)传递驱动时进行同步,其特征在于,具有:同步环(80);以及摩擦部件(90),其介于第一旋转体(70)与同步环(80)之间,对所述第一旋转体(70)与同步环(80)的相对旋转赋予摩擦力,在摩擦部件(90)中,在连结板部(91)的外周形成有能够与形成于同步环(80)的外周的卡合突部(81)的两侧面抵接的多个卡定爪(92),在连结板部(91)的内周形成有始终接触第一旋转体(70)而赋予摩擦力的摩擦力作用爪(93)。
-
公开(公告)号:CN10688489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1121209.9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13/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装置,其能够减小滑动时产生的转矩。一种通过与驱动源(E)的旋转部件(50)摩擦结合来传递来自驱动源(E)的驱动力的离合器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离合器片(10),其与输出轴(60)花键接合,并具有与旋转部件(50)抵接的摩擦结合部(11);以及离合器压盘(20),其具有将离合器片(10)按压至旋转部件(50)的按压部件(21),离合器片(10)构成为其摩擦结合部(11)能够沿径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04802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077452.X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利用配置在变速器的第1空间内的挡板,将第2空间的油顺利地排出到第1空间。在变速器的壳体的内部借助隔壁划分出第1空间和第2空间,在隔壁形成使油从第2空间回到第1空间的连通孔,在第1空间内的面对连通孔的位置配置挡板。挡板具有:第1壁部,以覆盖形成在第1空间底部的储油部的上部的方式向连通孔延伸;第2壁部,以阻挡从连通孔流出的油的方式从第1壁部向上方立起;以及圆弧状的第3壁部,以沿着与隔壁平行配置的变速齿轮外周的方式从第1壁部向上方立起。从第2空间穿过隔壁的连通孔流出到第1壁部的上表面的油被第2壁部阻止并通过变速齿轮以沿着第3隔壁的方式被掬起。
-
公开(公告)号:CN104033578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037543.0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26 , F16H57/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削减变速器制造成本、提高安装时的作业性、并实现变速器小型化的导油板。变速器(2)具有旋转轴(5),该旋转轴经由轴承(4)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变速器壳体(3)上,并在内部形成有轴内油路,在该变速器中,导油板(1)安装在轴承(4)上,用于将供给到变速器壳体(3)内的润滑油引导到轴内油路,导油板(1)具有:基部(1a),其与轴承(4)的外圈(4a)的侧面抵接;中空的引导部(1d),其从基部(1a)向轴内油路侧延伸,用于将供给的润滑油引导到轴内油路;和3个安装爪(1b),其从基部(1a)向轴承(4)侧突出,通过与轴承(4)的外圈(4a)的内周面嵌合,而以防脱状态被卡定在外圈(4a)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3069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55197.8
申请日:2012-10-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36 , F16H3/006 , F16H57/0427 , F16H57/0476 , F16H57/0479 , F16H57/0484
Abstract: 能够更为有效地润滑变速器的行星架和小齿轮。在转子(MGb)的泵(8)侧的侧表面形成朝泵(8)侧延伸的筒状部(84),在筒状部(84)的内周面设有用于储存从泵(8)排出的润滑油的储油部(85)。在储油部(85)设有使储油部(85)与转子(MGb)的行星齿轮机构(PG)侧的侧表面连通的连通孔(83a)。从储油部(85)通过连通孔(83a)流出的润滑油被引导至行星齿轮机构(PG)的行星架(Ca)。
-
公开(公告)号:CN10330726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080887.5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Abstract: 提供一种最终减速装置,其能够高效地将润滑油提供到2个润滑处、可提高动力传递效率。最终减速装置具备:装置壳体;齿圈,其扬起装置壳体内的润滑油;轴承以及轴承部,它们将2个驱动轴分别支撑为可自由旋转;以及天沟板,其将由齿圈扬起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天沟板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纵壁部;第1引导壁部,其从纵壁部的前表面突出,将从前表面流下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以及第2引导壁部,其配置在第1引导壁部的下侧,从纵壁部的前表面突出,将从前表面流下的润滑油引导至轴承以及轴承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33302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459671.9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的同步装置,其可实现对摩擦部件的位置偏离的防止和组装性提升。变速器的同步装置(53)在从第一旋转体(70)对第二旋转体(42)传递驱动时进行同步,其特征在于,具有:同步环(80);以及摩擦部件(90),其介于第一旋转体(70)与同步环(80)之间,对所述第一旋转体(70)与同步环(80)的相对旋转赋予摩擦力,在摩擦部件(90)中,在连结板部(91)的外周形成有能够与形成于同步环(80)的外周的卡合突部(81)的两侧面抵接的多个卡定爪(92),在连结板部(91)的内周形成有始终接触第一旋转体(70)而赋予摩擦力的摩擦力作用爪(9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