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18346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015523.9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6 , B62J37/00 , F02M25/0854 , F02M25/08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容易地组装吸附罐的、生产率优异的吸附罐配置构造。骑乘型车辆的吸附罐配置构造将吸附燃油箱(40)的蒸发燃料的吸附罐(43)配置在供乘坐人放脚的脚踏板(68)的下方,脚踏板(68)设置为左右一对,并且从下方将脚踏板(68)支承于在车辆的主车架(11)的侧方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脚踏板架,吸附罐(43)被支承于一方所述脚踏板架(23R)。
-
公开(公告)号:CN1919681B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610121495.9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进行稳定的配置并且可谋求操作性的提高的燃料软管安装结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10)具有低踏板式的地板,在地板上配置燃料箱(20),在车体后部摆动自如地支承动力单元(23),在该车辆中,将与燃料箱(20)上设置的燃料泵(37)连接的燃料软管(39)安装在设于燃料箱(20)后部的凸缘部(58)上的同时在燃料箱(20)后方朝向左右方向配管,并且使端部与设于动力单元(23)上的喷油器(38)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919681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610121495.9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进行稳定的配置并且可谋求操作性的提高的燃料软管安装结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10)具有低踏板式的地板,在地板上配置燃料箱(20),在车体后部摆动自如地支承动力单元(23),在该车辆中,将与燃料箱(20)上设置的燃料泵(37)连接的燃料软管(39)安装在设于燃料箱(20)后部的凸缘部(58)上的同时在燃料箱(20)后方朝向左右方向配管,并且使端部与设于动力单元(23)上的喷油器(38)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464071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10334774.4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摆臂的上方的空间的电动车辆。本发明的电动车辆具有:产生行驶驱动力的电动马达(4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在车身架(11)的后方、且在后端轴支承后轮(35)的摆臂(34);将电动马达(41)的驱动力向车轮(35)传递的驱动轴(52);和连结车身架(11)和摆臂(34)的悬挂系统(67),将电动马达(41)配置成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旋转轴(42)的纵向配置,且以相对车宽方向的中央偏置于左右一方的方式配置,并与驱动轴(52)连结;使悬挂系统(67)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对于电动马达(41)及驱动轴(52)重叠并配置在下侧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464071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34774.4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摆臂的上方的空间的电动车辆。本发明的电动车辆具有:产生行驶驱动力的电动马达(4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在车身架(11)的后方、且在后端轴支承后轮(35)的摆臂(34);将电动马达(41)的驱动力向车轮(35)传递的驱动轴(52);和连结车身架(11)和摆臂(34)的悬挂系统(67),将电动马达(41)配置成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旋转轴(42)的纵向配置,且以相对车宽方向的中央偏置于左右一方的方式配置,并与驱动轴(52)连结;使悬挂系统(67)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对于电动马达(41)及驱动轴(52)重叠并配置在下侧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239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074877.0
申请日:2006-04-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Abstract: 一种自动二轮车用物品箱结构,其不使用特别的固定部件而把物品垫固定在物品箱内不偏移。在物品箱(7)的底部(38)周围一体设置有凸棱(42),把物品垫(50)的周围嵌合在内侧来定位物品垫(50)。在物品垫(50)的前后各左右位置一体地向下方凸出形成有垫侧卡合部(53),把它嵌合在底部(38)的前后各左右对应位置处形成的箱侧卡合部(43)内。
-
公开(公告)号:CN1970379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49440.9
申请日:2006-1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摩托车型车辆的燃料泵配置结构,降低燃料罐的高度从而降低座位高度,并且容易确保车辆启动时所需的燃料。本发明的小摩托车型车辆,在乘坐者乘坐的座位(72)的下方配置收纳箱(21),在该收纳箱(21)的后方且后轮的上方配置燃料罐(22),其中,在燃料罐(22)的上壁(143)的前部设置燃料注入口(142),在燃料罐(22)的燃料注入口(142)的后方的倾斜壁(126)上,以侧面看为向前下方倾斜的方式配置内设于燃料罐(22)中的燃料泵(91)。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73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010136523.0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0 , H01M2/12 , H01M10/6563 , H01M10/613 , H01M1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K220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谋求低重心化且维持防水性的电动二轮车的蓄电池装置。该电动二轮车的蓄电池装置构成为,在脚踏部(F)的下方配置蓄电池盒(36),设置行驶驱动用的电动马达(50),并具有控制电动马达(50)的驱动的控制装置(34),设置有将空气引入至蓄电池盒(36)的吸入管(51),并且设置有将内部气体排出的排出管(52),其中,将吸入管(51)及排出管(52)的各开口部(51k、52k)相比脚踏部(F)更设定于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895949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610087940.4
申请日:2006-06-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3/00
Abstract: 一种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身罩结构,其在顾及车身罩构成零件的连接结构的同时,提高外观性和车身罩内的零件的维护性能。在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具有作为低位底板的踏板(23),在后架(12)上可自由摇动地悬挂动力单元(14),在动力单元(14)的上部设有空气滤清器(18),并用车身罩(21)覆盖该空气滤清器(18)上方,在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使车身罩(21)的下部下垂,并在从侧面观察时与空气滤清器(18)重叠,车身罩(21)的与空气滤清器(18)重叠的部分划分为前部罩(37)和后部罩(38),并使该前部罩(37)连续地设置在踏板(23)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554075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10136677.8
申请日:2007-07-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托车,其中:由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构成的动力单元由车架摆动支承;后轮枢轴于容纳传动装置的传动箱的后部;空气滤清器(75)布置在传动箱(31)上方。其中,外部空气导管(86)连接到传动箱(31)上,通过外部空气导管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传动箱(31)中的冷却空气导入口(82),以通过使用外部空气来冷却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29);连接到空气滤清器(75)上的通道成形部分(86a)形成通道(100),通过通道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空气滤清器(75)中向前开口的外部空气导入口(85)中,而且通道成形部分(86a)与外部空气导管(86)一体形成。由此,将空气从外部引入空气滤清器和传动箱,同时减少小型摩托车的部件数目和布置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