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管理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15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913084.6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管理装置,其优先进行车辆的行驶,并且根据状况还能够进行车辆与外部的电力网络之间的电力收发,该充放电管理装置对能够借助来自蓄电器的电力供给而行驶的车辆中的、蓄电器的充放电进行管理,所述车辆具有:蓄电器,其能够在与外部的电力网络之间进行电力收发;以及电气设备,其调整由蓄电器进行充放电的电力,其中,从车辆的保证期间的开始时刻测量的电气设备的通电累积时间为第一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在通过与电力网络之间进行的电力收发而实施的蓄电器的充放电中,仅进行用于将蓄电器的剩余容量提高到规定水平的充电。

    轴向间隙型电机及其转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156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80155735.9

    申请日:2009-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793 H02K1/30 H02K15/03 Y10T29/49012

    Abstract: 提供轴向间隙型电机及其转子的制造方法,不借助粘接剂固定永磁铁,就能够削减工,并能够防止永磁铁的偏移、晃动而将永磁铁可靠地定位于转子框架。轴向间隙型电机(10)的转子(11)具有:沿旋转轴线方向被磁化并沿周向以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主磁铁部(41);借助于由带状的电磁钢板(60)卷绕而成的层叠体(71)构成、并分别配置于多个主磁铁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两侧的多个磁轭部(42);以及由压铸合金构成的转子框架(30),该转子框架(30)具有分别配置于周向上相邻的主磁铁部之间并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肋(31)和分别设置在多个肋(31)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的内筒部(32)和外筒部(33)。主磁铁部(41)在其内周侧具有防止主磁铁部(41)的位置偏移的槽(41a)。

    控制装置、诊断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45989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257854.8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提高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的推定精度的控制装置、诊断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对搭载于车辆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具备:检测部,其检测所述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的导出开始这一情况;以及控制部,其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劣化状态的导出开始这一情况下,在所述车辆停车且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状态下,控制所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以将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设定为第一规定值以上且第二规定值以下。

    受电装置、输送设备、送电装置、送受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169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0285033.9

    申请日:2017-04-26

    Inventor: 甘利裕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进行适当精度的对位的受电装置、输送设备、送电装置、送受电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受电装置具备:次级线圈,其以非接触方式从初级线圈接受电力,所述初级线圈配设于由彼此正交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构成的平面;驱动部,其能够使次级线圈相对于初级线圈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位移;显示部;以及处理部,其对向显示部显示的影像进行处理。处理部基于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以及耦合系数的时间变化,来算出相对位置以及次级线圈相对于初级线圈的倾斜量,并将与相对位置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次级线圈的倾斜量相关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

    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送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463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585586.1

    申请日:2016-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送电效率以及送电时间的受电装置以及非接触送电方法。在受电装置(14)以及非接触送电方法中,检测送电装置(12)的送电线圈(120)与受电装置(14)的受电线圈(140)的相对距离(Dtr)。使用谐振频率(f)的默认值从送电装置(12)对受电装置(14)进行非接触送电来检测初始送电效率(ηi)。从数据库(104)中读出与所述相对距离(Dtr)以及所述初始送电效率(ηi)的组合对应的所述谐振频率(f),设定为用于非接触送电的送电频率(ft)。使用所述送电频率(ft)进行非接触送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