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223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7446.4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24 , B60R2019/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安装构造。挡泥板前方层差部(14f)具有卡定并固定保险杠隔板(24)的第一及第二挡泥板前方固定部(26a、26b),保险杠隔板(24)具有:隔板主体(25);从隔板主体(25)的下端部向挡泥板面板(14)的挡泥板下端部(14d)延伸的保险杠隔板加强部(44);设在保险杠隔板加强部(44)、重合固定挡泥板下端部(14d)的前方的保险杠隔板后方固定部(50),保险杠隔板后方固定部(50)在车辆前后方向,设置在挡泥板前方层差部(14f)的后方的位置。
-
-
公开(公告)号:CN1120608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523791.1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动车辆即使在搭载有电动机及辅助零件的情况下也无需加强车身架的强度和刚性,其具备:对配置有电动机(12)的电动机室(14)与车室(16)进行划分的隔板(18);搭载有电动机(12)的副车架(26);搭载有辅助零件的机架(20);固定有悬架减振器的支柱塔(30);和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车架(24),机架(20)具有支承于支柱塔(30)的侧壁(40)的至少一个前侧支承点(50a、50b)、和支承于前侧车架(24)的至少一个后侧支承点(52a、52b),前侧支承点(50a)及后侧支承点(52b)在从车宽方向侧视时支承机架(20)的对角。
-
公开(公告)号:CN103492233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80017446.4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24 , B60R2019/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安装构造。挡泥板前方层差部(14f)具有卡定并固定保险杠隔板(24)的第一及第二挡泥板前方固定部(26a、26b),保险杠隔板(24)具有:隔板主体(25);从隔板主体(25)的下端部向挡泥板面板(14)的挡泥板下端部(14d)延伸的保险杠隔板加强部(44);设在保险杠隔板加强部(44)、重合固定挡泥板下端部(14d)的前方的保险杠隔板后方固定部(50),保险杠隔板后方固定部(50)在车辆前后方向,设置在挡泥板前方层差部(14f)的后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2005393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328440.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框架结构,可在碰撞时将施加在侧架的碰撞负载有效地传递至横梁。车辆框架结构包括:侧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保险杠梁,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侧架的外侧且连接于所述侧架;横梁,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保险杠梁的内侧且连接于所述侧架,所述侧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从所述保险杠梁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内侧延伸且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所述外表面从所述侧架的中间部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内侧延伸且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朝向所述横梁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220130204U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21292734.2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框架结构,可在碰撞时抑制侧架的变形且将施加在侧架的碰撞负载传递至驱动单元框架。车辆框架结构包括:侧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驱动单元框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侧架且用以固定驱动单元;加强件,设置于所述侧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截面的内侧,且从所述侧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外侧端部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至所述驱动单元框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端部,所述加强件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设置于所述加强件的上表面及所述加强件的下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219601369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0402646.7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转向节,具有良好的刚性且可在碰撞时减少传递至车体框架的撞击力。车辆的转向节包括:主体部,用以支撑车轴;减震器连接部,位于比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车辆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位置,且用以固定减震器;以及臂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及所述减震器连接部的外周部,所述臂部包括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及连接肋部,所述第一臂部位于所述第二臂部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所述连接肋部位于所述减震器连接部的下端且连接所述第一臂部及所述第二臂部,所述第二臂部在比所述连接肋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位置具有弱化部,所述弱化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臂部的宽度,所述连接肋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弱化部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790293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0638083.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局部结构,可避免构件接合处产生毛刺及变形以提升构件的接合效率及刚性。车辆局部结构包括:车身侧构件;基部构件,以重叠于所述车身侧构件的方式接合于所述车身侧构件;以及车载构件,安装于所述车身侧构件及所述基部构件的重叠的部分,所述车身侧构件或所述基部构件具有接触所述车载构件的接触面,所述车身侧构件及所述基部构件在对应于所述接触面的位置通过非穿透激光而相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217705954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0545760.0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及车体前部构造,能够确保车体的相对于悬架系统输入的载荷的必要强度,并在碰撞时使副车架从车体分离,以吸收因正面碰撞而输入的冲击能量。车体前部构造包括副车架以及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副车架的安装结构具有用于将所述副车架固定于车体上的固定部,且所述固定部在长度方向的中段部具有与所述车体接合的第一接合部。
-
公开(公告)号:CN217532975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0718202.X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悬吊结构,可在车辆碰撞时避免轮胎移至仪表板下部。车辆悬吊结构包括:转向节,呈中空形状且具有转向节臂,其中所述转向节臂连接悬吊杆,所述转向节臂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表面具有开孔;下臂,具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转向节,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车辆的前部车架,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车辆的后部车架;以及补强片,配置于所述下臂且从所述第三固定部往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