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动力喷雾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21028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80021553.3

    申请日:2014-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9/0855 A01M7/0046 B05B1/20

    Abstract: 背负式动力喷雾机(10)的发动机(16)的节气杆(82)位于储液箱(11)的下方。利用配置在该节气杆的下方的杆防护部(85)保护该节气杆的下表面。相对于通过该储液箱的宽度方向的侧面(11b)中的最向侧方突出的侧端(11c)和该杆防护部的侧端(85b)的直线(La),该节气杆配置在该储液箱的宽度方向内侧,该背负式动力喷雾机还具有:框架(17),该储液箱设置于该框架上;和背负带(18),其用于供作业人员背负该框架,在该背负带的一端部设置有带安装件(72),该带安装件用于将该一端部安装到该框架中的该节气杆的附近,在该杆防护部和该框架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止挡部(86),该止挡部用于防止该带安装件与该节气杆接触。

    发动机的燃料供给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96668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258220.3

    申请日:2006-06-21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燃料供给装置,具有通过迷宫式密封件将发动机壳内产生的油雾从空气中分离的气液分离装置,由气液分离装置分离油雾后而得的空气的压力脉动使自动燃料旋塞动作。因此,能够将油雾进入自动燃料旋塞的情况抑制到最小限度,从而防止由于油的滞留而产生的动作不良。而且,通过负压管连通将气液分离装置分离油雾后而得的空气供给到通气装置的通气通路和自动燃料旋塞。由此,不需要安装特别的通路将发动机壳内的空气的压力脉动传递到自动燃料旋塞。

    工作机用的发动机转速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86592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80035344.0

    申请日:2004-11-19

    Abstract: 对于无调速器机构的工作机用发动机,即使不进行节气门开度的调节操作,也能够与负荷变动无关地稳定维持转速,并且对转速进行控制,以使发动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由于发动机(1)没有调速器机构,因而作业者调整节气门开度来控制发动机转速。在点火时间图(30)中,存储有利用发动机转速的函数设定点火时间(提前角量)的图。CPU(27)根据由转速传感器(29)检测到的发动机转速对点火时间图(30)进行检索,决定点火时间。图(30)设定为,在大于等于要限制的发动机转速时,使点火时间的角度比此前延迟。如果发动机转速为例如在大于等于7000rpm,则进行角度延迟控制,在小于7000rpm时,对于对应于转速的点火时间进行控制。

    发动机呼吸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14222A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2146626.2

    申请日:2002-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4 F01M13/0011 F01M2013/0044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呼吸系统,由第一呼吸室、第二呼吸室、连通通道、以及单向阀形成,该第一呼吸室与形成于曲柄箱内的曲柄室连通,该第二呼吸室与曲柄室以及与进气系统连通,该连通通道连接第一和第二呼吸室。该单向阀在连通通道的、在第二呼吸室一侧的开口端处,以便防止呼吸气体从第二呼吸室流向第一呼吸室。该单向阀有释压孔,当发动机在空间方位角不同于其正常方位角的状态下持续工作时,该释压孔防止润滑油泄漏到吸气系统中。

    发动机的燃料供给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08510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680022744.7

    申请日:2006-06-21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燃料供给装置,具有通过迷宫式密封件将发动机壳内产生的油雾从空气中分离的气液分离装置,由气液分离装置分离油雾后而得的空气的压力脉动使自动燃料旋塞动作。因此,能够将油雾进入自动燃料旋塞的情况抑制到最小限度,从而防止由于油的滞留而产生的动作不良。而且,通过负压管连通将气液分离装置分离油雾后而得的空气供给到通气装置的通气通路和自动燃料旋塞。由此,不需要安装特别的通路将发动机壳内的空气的压力脉动传递到自动燃料旋塞。

    动力送风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24333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100623.2

    申请日:2004-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322 A47L5/14 A47L9/0081 F16F1/3835 F16F1/387

    Abstract: 一种动力送风机,其中操纵手柄(19)经由减振机构(73)固定在风扇罩(12),减振机构弹性地支撑手柄,以允许手柄相对于风扇罩在三个相互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这三个方向是排气管道的轴向以及正交于该轴向的两个方向。该机构包括从风扇罩上伸出来的第一和第二轴部(81,82)、形成在手柄上的第一和第二圆柱形安装部分(83,84),以及安装于其中一个圆柱形安装部分和其中一个轴部之间的减振件(85),其具有与安装部分的内周面相接触的突起部分(97)。各安装部分安装在减振件的外周面(92)上,并且不会与轴部形成干涉。在各轴部的远端处设有锁紧件(68,94),其用于固定住减振件。

    发动机的燃料供给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08510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0680022744.7

    申请日:2006-06-21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燃料供给装置,具有通过迷宫式密封件将发动机壳内产生的油雾从空气中分离的气液分离装置,由气液分离装置分离油雾后而得的空气的压力脉动使自动燃料旋塞动作。因此,能够将油雾进入自动燃料旋塞的情况抑制到最小限度,从而防止由于油的滞留而产生的动作不良。而且,通过负压管连通将气液分离装置分离油雾后而得的空气供给到通气装置的通气通路和自动燃料旋塞。由此,不需要安装特别的通路将发动机壳内的空气的压力脉动传递到自动燃料旋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