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32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017153.1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踏脚台由杆状芯零件和使得芯零件的至少顶端部的下面露出、覆盖芯零件的至少上部的弹性体构成的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中,能减少零件数及组装工时,将弹性体安装在芯零件。弹性体(26)一体地设有覆盖芯零件(25)的靠近基端部的全周的筒状部(26a),及盖部(26b),盖部(26b)形成为下方开放的横截面呈倒U字状,且一方面使得筒状部(26a)的一端下部(26c)面对芯零件(25)的顶端侧,一方面从上方覆盖芯零件(25),与筒状部(26a)连设成一体,芯零件(25)的位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及后部的卡合部(28)与设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盖部(26b)的前部及后部的一对卡定部(27)卡合,弹性体(26)安装在芯零件(25),使得弹性体(26)沿芯零件(25)的纵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233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17153.1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踏脚台由杆状芯零件和使得芯零件的至少顶端部的下面露出、覆盖芯零件的至少上部的弹性体构成的鞍骑型车辆的踏脚台结构中,能减少零件数及组装工时,将弹性体安装在芯零件。弹性体(26)一体地设有覆盖芯零件(25)的靠近基端部的全周的筒状部(26a),及盖部(26b),盖部(26b)形成为下方开放的横截面呈倒U字状,且一方面使得筒状部(26a)的一端下部(26c)面对芯零件(25)的顶端侧,一方面从上方覆盖芯零件(25),与筒状部(26a)连设成一体,芯零件(25)的位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及后部的卡合部(28)与设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盖部(26b)的前部及后部的一对卡定部(27)卡合,弹性体(26)安装在芯零件(25),使得弹性体(26)沿芯零件(25)的纵向的移动受到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0485169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141596.2
申请日:2006-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托车排气系统,其中,多缸发动机的发动机主体具有位于其下部上的油盘且安装在车体上,且多个膨胀室与多根排气管的集合部的下游侧连接,该多根排气管分别从发动机主体的相应气缸伸出,消音器包括与集合部连接的第一膨胀室以及与该第一膨胀室连续的其它膨胀室,各根排气管和集合部设在油盘的一侧,第一膨胀室设在该油盘的另一侧,以及其它膨胀室设在发动机主体的后方。采用以上构造,可充分确保摩托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和侧倾角,同时确保消音器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940257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41596.2
申请日:2006-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托车排气系统,其中,多缸发动机的发动机主体具有位于其下部上的油盘且安装在车体上,且多个膨胀室与多根排气管的集合部的下游侧连接,该多根排气管分别从发动机主体的相应气缸伸出,消音器包括与集合部连接的第一膨胀室以及与该第一膨胀室连续的其它膨胀室,各根排气管和集合部设在油盘的一侧,第一膨胀室设在该油盘的另一侧,以及其它膨胀室设在发动机主体的后方。采用以上构造,可充分确保摩托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和侧倾角,同时确保消音器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221188880U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23153060.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车辆(1)具备承受行驶风的第一外装部件(50)和安装于第一外装部件(50)的第二外装部件(60)。第二外装部件(60)在与第一外装部件(50)接合的接合部(65)的至少一部分的行驶风流路中的上游具备阶梯部(70)。
-
公开(公告)号:CN304583342S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30447700.X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是供乘客骑乘的交通工具。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1。
5.指定基本设计:本外观设计产品是针对同一产品的2项相似外观设计,其中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6927831S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30164901.0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公开(公告)号:CN306927880S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30428057.2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公开(公告)号:CN303307669S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30054498.5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作摩托车。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1。
-
公开(公告)号:CN301343047S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30106710.5
申请日:2010-0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名称为摩托车。2.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载人或载货。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如立体图1所示,为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