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7094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6844.5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身下部结构具备右下边梁(14)、右底板框架(17)、右横梁(68)及消音器。在右底板框架(17)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燃料箱。右横梁(68)架设在右底板框架(17)及右下边梁(14)上并向车宽方向延伸。另外,在由右下边梁(14)、右底板框架(17)及右横梁(68)包围的区域设有消音器。右横梁(68)具有上方变形引导部(77)。上方变形引导部(77)形成为通过输入到右下边梁(14)的冲击载荷(F2)而能够向上方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17033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188520.5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搭载扬声器的车身结构。在车身(12)的衰减器安装部(41)上安装有使来自行驶轮(14、16)的振动衰减的振动衰减器(17)。另一方面,扬声器(60)具有箱体(62)和扬声器单元(66),其中,箱体(62)被配设在比衰减器安装部(41)靠车身(12)的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扬声器单元(66)被设置在该箱体(62)上。其中的扬声器单元(66)位于比衰减器安装部(41)靠车身(12)的上下方向的下方的位置。据此,即使在购入汽车后,也能够选择用户喜欢的扬声器单元并易于进行安装,并且,能够实现音质的提高,即使在物体与车身后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充分缓和动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9392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64517.6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02 , E05B77/06 , E05B85/16
Abstract: 一种车门(10),使车身的车门开口部(2)开闭,具有:在内侧形成有中空部的车门主体(11);升降自如地保持在上述车门主体(11)的上部的车门玻璃(13);窗框部件(12),配置在上述车门主体(11)的中空部内且引导上述车门玻璃(13)的升降;设在上述车门主体(11)的车外侧面且能够进退地操作的车门外把手(14),该车门外把手具有由车门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闩锁机构(16),安装在上述车门主体(11)上且在车门关闭时与位于车身侧的卡定部件卡合;杆部件(17),能够连动地连结上述车门外把手(14)与上述闩锁机构(16);配重(28),设在上述车门外把手(14)上,且将在从车外侧施加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所作用的自身的惯性力作为闩锁维持方向上的载荷而向上述杆部件(17)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17033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188520.5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搭载扬声器的车身结构。在车身(12)的衰减器安装部(41)上安装有使来自行驶轮(14、16)的振动衰减的振动衰减器(17)。另一方面,扬声器(60)具有箱体(62)和扬声器单元(66),其中,箱体(62)被配设在比衰减器安装部(41)靠车身(12)的行进方向后方的位置;扬声器单元(66)被设置在该箱体(62)上。其中的扬声器单元(66)位于比衰减器安装部(41)靠车身(12)的上下方向的下方的位置。据此,即使在购入汽车后,也能够选择用户喜欢的扬声器单元并易于进行安装,并且,能够实现音质的提高,即使在物体与车身后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也能充分缓和动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7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601143.6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下部构造,能够使由罩构件覆盖的车载部件向下位移以吸收冲击载荷。车身下部构造(10)包括燃料箱(21)、碳罐(23)和罩构件(66)。燃料箱(21)设置在地板(12)的下方。碳罐(23)配置在燃料箱(21)的车宽方向上。罩构件(66)包括罩主体(81)和罩位移容许构件(82)。由罩主体(81)从下方覆盖碳罐(23)。罩位移容许构件(82)构成为通过使罩主体(81)向下位移而容许碳罐(23)向下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301013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10262.9
申请日:2012-08-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9/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 B60R2019/18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载荷吸收构造,在轻载荷施加于安装在外板上的装饰部件时,吸收(缓冲)所述轻载荷来抑制外板的变形。配置在尾门的下部侧的下装饰件(20)具有:沿外板(16)的车外表面(16a)延伸的表面部(22);设在外板(16)的车外表面(16a)与表面部(22)的车内表面之间的安装部(24),安装部(24)具有:沿着外板(16)的车外表面(16a)、并安装在外板(16)上的安装座(28);连结安装座(28)和表面部(22)的连结壁(30),在连结壁(30)上设有:从表面部(22)侧向安装座(28)侧延伸的第1狭缝(38);与第1狭缝(38)正交的第2狭缝(40)。
-
公开(公告)号:CN100465045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610066798.5
申请日:2006-04-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 B62D25/025 , B62D25/2036
Abstract: 为确保穿过车身横向延伸并被连接到地板面板(1)的下部表面(1a)上的横梁(3)在不增加零部件的数量的情况下的机械强度,将横梁(3)设置成带有前后壁且每个壁形成一个开口(3a)。将管式导向件(9)装配在两开口之间。横梁(3)被设置成带有填充与横梁(3)交叉的地板通道部分的凹部的端板(8)。将从安装在地板面板(1)的下部表面(1a)上的燃料箱(4)中延伸的管(6)经导向件(9)穿过横梁(3)。由于构件从横梁中穿过而不需要将横梁分成两部分,因此,防止降低横梁的机械强度,并确保总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70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601143.6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下部构造,能够使由罩构件覆盖的车载部件向下位移以吸收冲击载荷。车身下部构造(10)包括燃料箱(21)、碳罐(23)和罩构件(66)。燃料箱(21)设置在地板(12)的下方。碳罐(23)配置在燃料箱(21)的车宽方向上。罩构件(66)包括罩主体(81)和罩位移容许构件(82)。由罩主体(81)从下方覆盖碳罐(23)。罩位移容许构件(82)构成为通过使罩主体(81)向下位移而容许碳罐(23)向下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907094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80026844.5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身下部结构具备右下边梁(14)、右底板框架(17)、右横梁(68)及消音器。在右底板框架(17)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燃料箱。右横梁(68)架设在右底板框架(17)及右下边梁(14)上并向车宽方向延伸。另外,在由右下边梁(14)、右底板框架(17)及右横梁(68)包围的区域设有消音器。右横梁(68)具有上方变形引导部(77)。上方变形引导部(77)形成为通过输入到右下边梁(14)的冲击载荷(F2)而能够向上方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409392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80064517.6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02 , E05B77/06 , E05B85/16
Abstract: 一种车门(10),使车身的车门开口部(2)开闭,具有:在内侧形成有中空部的车门主体(11);升降自如地保持在上述车门主体(11)的上部的车门玻璃(13);窗框部件(12),配置在上述车门主体(11)的中空部内且引导上述车门玻璃(13)的升降;设在上述车门主体(11)的车外侧面且能够进退地操作的车门外把手(14),该车门外把手具有由车门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闩锁机构(16),安装在上述车门主体(11)上且在车门关闭时与位于车身侧的卡定部件卡合;杆部件(17),能够连动地连结上述车门外把手(14)与上述闩锁机构(16);配重(28),设在上述车门外把手(14)上,且将在从车外侧施加的冲击载荷的输入时所作用的自身的惯性力作为闩锁维持方向上的载荷而向上述杆部件(17)传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