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物半导体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44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80073367.2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氮化物半导体装置(100)具备:基板(110);在基板(110)的上方被依次设置的漂移层(120)及阻挡层(130);栅极开口部(140),贯通阻挡层(130)而延伸到漂移层(120);被依次设置的电子传输层(150)及电子供给层(151),具有位于阻挡层(130)的上方的部分和沿着栅极开口部(140)的内表面的部分;栅极电极(170),以覆盖栅极开口部(140)的方式而被设置;源极开口部(160),贯通电子传输层(150)及电子供给层(151)而延伸到阻挡层(130);源极电极(180S),被设置在源极开口部(160);以及漏极电极(180D),被设置在基板(110)的背面侧,在平面视的情况下,栅极开口部(140)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143)的轮廓(143a)的至少一部分,呈沿着圆弧或椭圆弧的形状。

    肖特基二极管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9320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8873.4

    申请日:2012-04-26

    Abstract: 一种肖特基二极管,具有:半导体层层叠体,其包括在基板(1)上形成的GaN层(4b)、以及在该GaN层上形成并且与GaN层相比带隙更大的AlGaN层(4a);阳极电极(6)以及阴极电极(7),它们在该半导体层层叠体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以及阻挡层(5),在阳极电极(6)与阴极电极(7)之间的区域形成为与AlGaN层相接。阳极电极的一部分以不与AlGaN层的表面相接的方式形成在阻挡层上。阳极电极与阻挡层的势垒高度大于阳极电极与AlaN层的势垒高度。

    二极管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0394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4849.5

    申请日:2011-04-22

    Inventor: 柴田大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003 H01L29/417 H01L29/452 H01L29/8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极管,其具备半导体层叠层体(102)、在半导体层叠层体(102)之上彼此空出间隔而形成的阴极电极(103)及阳极电极(104)、以及覆盖半导体层叠层体(102)之上的保护膜(106)。半导体层叠层体(102)包含第1氮化物半导体层(121)以及带隙大于第1半导体层(121)的第2氮化物半导体层(122),且具有沟道。阳极电极(104)具有:在半导体层叠层体(102)之上形成的p型的第3氮化物半导体层(143)、与第3氮化物半导体层(143)欧姆接触的第1金属层(141)、以及与第1金属层(141)接触且与沟道欧姆接触的第2金属层(142)。

    半导体继电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6874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80082127.4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半导体继电器(10)具备发光元件(20)、以及与发光元件(20)相对而置受光元件(30)。受光元件(30)具备:衬底(31);被形成在衬底(31)上且具有半绝缘性的直接跃迁型半导体层(32);以至少一部分与半导体层(32)接触的方式而形成的第1电极(33);以及在与第1电极(33)相离的位置上以至少一部分与半导体层(32)接触的方式而形成的第2电极(34)。半导体层(32)通过吸收来自发光元件(20)的光而成为低电阻状态。

    氮化物半导体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0292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80021326.3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氮化物半导体装置(10)具备依次被设置的基板(12);漂移层(14);第1基础层(16);到达漂移层(14)的栅极开口部(22);沿着栅极开口部(22)的内表面设置的电子传输层(24)和电子供给层(26);以覆盖栅极开口部(22)的方式设置的栅极电极(30);延伸到第1基础层(16)的源极开口部(32);被设置在源极开口部(32)并且与第1基础层(16)连接的源极电极(34);被设置在基板(12)的背面侧的漏极电极(36);在基板(12)的最外周部(48),贯通电子传输层(24)和电子供给层(26)并延伸到第1基础层(16)的外周开口部(38);被设置在外周开口部(38),与第1基础层(16)连接,不与电子传输层(24)和电子供给层(26)接触的电位固定电极(40)。

    氮化物半导体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866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80019884.6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氮化物半导体装置(10)具备:基板(12);依次设置在基板(12)的第1主面(12a)上方的第1导电型的漂移层(14)以及第2导电型的第1基础层(16);栅极开口部(22),贯通第1基础层(16)并且延伸到漂移层(14);电子传输层(26),具有位于第1基础层(16)的上方的部分以及沿着栅极开口部(22)的内表面的部分;栅极电极(30),被设置在电子传输层(26)的上方且覆盖栅极开口部(22);源极电极(34),与第1基础层(16)连接;漏极电极(36),设置在基板(12)的第2主面(12b)侧;以及高电阻层(24),由氮化物半导体构成,设置在栅极开口部(22)中的第1基础层(16)与电子传输层(26)之间,其电阻值比第1基础层(16)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