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应对部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58562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80032703.6

    申请日:200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006 H01C1/146 H01C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应对部件,其具备:陶瓷基材;至少两个引出电极,相互隔着间隙且相向对置地设置在所述陶瓷基材上;过电压保护材料层,设置成覆盖各个所述引出电极的一部分和所述引出电极之间的间隙,且含有金属粉和硅树脂;中间层,设置在所述过电压保护材料层上,且含有绝缘体粉和硅树脂;以及保护树脂层,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上。

    静电应对部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58562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680032703.6

    申请日:200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7/1006 H01C1/146 H01C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应对部件,其具备:陶瓷基材;至少两个引出电极,相互隔着间隙且相向对置地设置在所述陶瓷基材上;过电压保护材料层,设置成覆盖各个所述引出电极的一部分和所述引出电极之间的间隙,且含有金属粉和硅树脂;中间层,设置在所述过电压保护材料层上,且含有绝缘体粉和硅树脂;以及保护树脂层,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上。

    防静电部件以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8347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80000859.5

    申请日:2008-06-19

    Abstract: 一种防静电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中,使用电阻率较小的材料将设置在氧化铝基板(1)的上表面的一对第一电极(2)构成为膜厚较厚的状态,且将位于上述一对第一电极(2)之间的、由熔点较高的材料构成的第二电极(3)设置为膜厚较薄的状态,并且在该第二电极(3)上形成间隙(4)。能够使构成引出电极的第一电极(2)的发热以及损坏减少,且能够较窄且高精度地形成第二电极(3)的间隙宽度。由此,提供一种对静电的反复施加具有耐受性且防静电部件承受的峰值电压较低、静电放电抑制特性稳定的防静电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