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胀成形系统及热气胀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39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10916.3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气胀成形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弯管装置、上料装置、预成型装置、加热装置、胀形淬火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用于夹紧金属管材的端部的电极夹头,所述电极夹头与IGBT感应加热设备连接,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仪和所述IGBT感应加热设备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发明的热气胀成形系统,方便对不同厚度的材质和复杂形状管材进行加热,对不同涂层的材料也能根据涂层特性由控制器调整其升温速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涂层,获得更好的制品表面质量,适用范围广,加热速度快,极大地提高了加热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气胀成形方法。

    一种密封组件及热气胀工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856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41073.2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密封组件及热气胀工艺,该密封组件包括:封堵件,封堵件的外侧设置有凸起部;连接件,用于设置在加工管件的端部,且连接件具有供封堵件插入的插接端,连接件的插接端的内壁设置有用于与凸起部配合的凹槽,当封堵件插入连接件的插接端时,凹槽为通过封堵件的凸起部挤压连接件的插接端的内壁形成。本发明提供的密封组件,通过在封堵件的外侧设置凸起部,利用高温状态下的连接件易产生形变的特点,当封堵件插入连接件的插接端时,封堵件的凸起部挤压连接件的插接端的内壁形成凹槽,从而实现凸起部和凹槽相互咬合的密封效果,进而提高了气胀成型工艺中的密封性。

    一种汽车前门生产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9227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4898.9

    申请日:201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门生产线,其包括:焊接工作台;涂胶工作台;包边工作台;安装补焊工作台;其中,焊接工作台、涂胶工作台、包边工作台和安装补焊工作台均在同一平面内。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门生产线中,其包括焊接工作台、涂胶工作台、包边工作台和安装补焊工作台,且上述工作台均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这就使得加工中的前门在各个工作台之间进行转换时仅需针对一个平面进行操作即可,无需对其进行旋转或竖直方向的繁琐移动,有效降低了车门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复杂性。而且,位于同一平面的工作台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以减小占地面积,使生产线平面布置更加简洁,物流流通更加顺畅,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加热炉热气胀成形工艺系统及热气胀成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1394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45491.9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炉热气胀成形工艺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弯管装置、上料装置、预成型装置、加热装置、胀形淬火装置和下料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堆叠放置的2层以上的加热炉,加热炉上设置有仓门,加热炉的内腔上部间隔设置有设置有2个以上的上加热管,加热炉的内腔下部间隔设置有设置有2个以上的下加热管,加热炉用于容纳工件。本发明采用加热腔体,有利于形状复杂的三维工件进行加热,多层加热炉加热,加热节拍可以较好地匹配压机速度,解决了产线平衡中加热瓶颈的问题,整个工件可以均匀加热,避免了电阻加热需要电极夹持位置对材料的浪费。

    一种汽车前门生产线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92273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124898.9

    申请日:201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门生产线,其包括:焊接工作台;涂胶工作台;包边工作台;安装补焊工作台;其中,焊接工作台、涂胶工作台、包边工作台和安装补焊工作台均在同一平面内。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门生产线中,其包括焊接工作台、涂胶工作台、包边工作台和安装补焊工作台,且上述工作台均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这就使得加工中的前门在各个工作台之间进行转换时仅需针对一个平面进行操作即可,无需对其进行旋转或竖直方向的繁琐移动,有效降低了车门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复杂性。而且,位于同一平面的工作台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以减小占地面积,使生产线平面布置更加简洁,物流流通更加顺畅,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厢板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01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916390.7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厢板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本方案依次包括开卷工艺、预冲孔工艺、辊压成形工艺、滚焊工艺、校正工艺和定尺切断工艺,开卷工艺,将卷料展开成平板状并进行校平以形成校平板料;预冲孔工艺,校平板料经冲制孔洞以形成冲孔板料;辊压成形工艺,冲孔板料经多道次辊压形成辊压板料;滚焊工艺,焊接辊压板料的待焊接部位形成焊接板料;校正工艺,对焊接板料进行校正形成校正板料;定尺切断工艺,定尺切断校正板料进行形成厢板成品。上述各工艺过程无需对板料进行切割修边,因此基本不会产生废料,从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