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82469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10551701.X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氧浓度的减氧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冰箱。本发明中,减氧装置具备减氧单元、电极接合体和阴极集电层。减氧单元具备含有将被供给的水蒸气氧化的催化剂的阳极、具有含有将氧还原的催化剂的阴极催化剂层的阴极以及由这些阴极和阳极夹着的电解质膜。电解质膜具有质子传导性。将电极接合体配设成将阳极夹在与电解质膜之间。电极接合体具备阳极集电层以及被供给水的气化层。将气化层配置在阳极集电层的两面中的至少一面。气化层使被供给到该层的水成为水蒸气,向阳极供给。将阴极集电层配设成将阴极夹在与电解质膜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74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63617.0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减氧装置具有减氧单元和与上述减氧单元的阴极侧形成空间的减氧容器,所述减氧单元具有:阳极,阴极,夹持在上述阳极和上述阴极中的电解质膜,从上述阴极沿上述电解质和上述阳极配置、连接于上述阳极的供水部,以及向上述阳极和阴极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699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80036550.7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能源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 H01M8/04029 , H01M8/0432 , H01M8/04701 , H01M8/04746 ,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且高效地实施冷却水的冻结防止的燃料电池系统。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系统包含燃料电池部,并且具备:冷却水循环系统,供冷却水经由燃料电池部循环;热交换系统,用于进行海水与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循环的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热交换。在与冷却水循环系统有关的温度为第一阈值以下、且在热交换系统中进行热交换而使用的海水的温度为比第一阈值高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通过热交换对冷却水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561227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80001705.8
申请日:2015-09-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46 , C02F1/461 , C02F1/4618 , C02F2001/46185 , C02F2201/46115 , C25B9/08 , C25B9/10 , C25B11/035 , C25B13/02 , C25B13/04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电解装置(10)具备:由多孔质膜(24)构成的隔膜(24a),该多孔质膜(24)具有每1cm2的透水量在20KPa的差压下为0.0024~0.6mL/分钟的透水性;第一电极(20),该第一电极(20)以与隔膜相对置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二电极(22),该第二电极(22)隔着隔膜与第一电极相对置,其中,施加在多孔质膜的两侧的水压差在±20kPa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217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111862.6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33/00 , C01G33/006 , C01P2002/72 , C01P2004/60 , C01P2004/80 , C01P2006/12 , C01P2006/22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实现能够显示优异的容量维持率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复合体、复合体的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电池用活性物质材料以及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一个方案提供复合体(10)。该复合体(10)具备石墨烯片材(13)、多个活性物质颗粒(11)和位于石墨烯片材(13)与活性物质颗粒(11)之间的碳层(12)。石墨烯片材(13)含有单原子层的平面状石墨烯片(13A)或十层以下的平面状石墨烯片的层叠体(13A)。活性物质颗粒(11)包含钛铌复合氧化物。碳层(12)包含具有π电子体系的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6617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4144.X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9/08 , C02F1/46109 , C02F1/4674 , C02F2001/46157 , C02F2001/46161 , C02F2201/46115 , C25B1/13 , C25B1/265 , C25B11/03 , C25B13/02 , C25B13/04 , C25B13/08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电解装置的电极单元具备:第1电极(20),其具有第1表面、位于该第1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表面、在第1表面开口的多个第1孔部、和在第2表面开口而且开口面积比第1孔部大的多个第2孔部,且多个第1孔部与1个第2孔部连通;第2电极(22),其与第1电极的第1表面相对地设置;和连续的多孔质膜(24),其配置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覆盖第1电极的第1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72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098288.5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L31/0224 , H01L31/02 , H01L3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74 , H01L33/42 , H01L33/486 , H01L33/62 , H05K1/144 , H05K2201/0108 , H05K2201/0323 , H05K2201/0379 , H01L31/022466 , H01L31/02021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透明导体包括透明基体;布置在所述透明基体上并且包括多个金属纳米线的金属纳米线层;覆盖所述金属纳米线层的氧化石墨烯层;和布置为接触所述氧化石墨烯层的电绝缘树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03343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089745.X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9 , B82Y10/00 , B82Y30/00 , C08J7/06 , C08J2333/08 , C08J2333/10 , C09D5/24 , H01B1/02 , H01B1/04 , H01L29/0673 , H01L29/1606 , H01L29/413 , H01L29/7781 , H01L31/022466 , H01L51/0097 , H01L51/4226 , H01L51/4253 , H01L51/442 , H01L51/5212 , H01L51/5215 , H01L51/529 , Y02E10/549 , Y10T428/269 , Y10T42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透明导电膜和电器件。根据一个实施方案,透明导电膜(10)含有层叠结构,该层叠结构包括导电层(15)和透明聚合物层(16)。导电层(15)含有金属纳米线(14)和包括石墨烯的碳材料(13)。透明聚合物层(16)含有具有100℃以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透明聚合物。碳材料(13)构成透明导电膜(10)的一个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03531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71692.1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02 , B82Y10/00 , C23C16/26 , H01B1/04 , H01L29/1606 , H01L29/413 , H01L31/022425 , H01L31/022466 , Y02E10/549 , Y10T428/256 , Y10T428/26 , Y10T428/266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导电材料包括碳材料(11,12)和与所述碳材料混合和/或层合的金属材料(13)。所述碳材料的至少一个维度为200nm或更小。碳材料包括选自单层石墨烯(11)和多层石墨烯(12)的石墨烯,构成石墨烯的一部分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金属材料包括金属颗粒和金属线的至少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8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175369.0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1R31/392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并提供即使在正极及负极至少一方的锂浓度为不均匀的状态,也能够对锂浓度变得不均匀引起的影响适当进行校正并推断电池的内部状态的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电池的劣化判定装置、电池的管理系统、电池搭载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实施方式提供对作为判定对象的电池的劣化判定的劣化判定方法。劣化判定方法对作为电池的正极及负极至少一方的对象电极,基于以第一电流进行电池充电时对象电极的电位与以比第一电流大的第二电流进行电池充电时对象电极的电位之差、以及以第二电流进行充电时对象电极的阻抗,推断对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时对象电极中的锂浓度分布与以第二电流进行充电时对象电极中的锂浓度分布之差进行校正的校正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