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88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80015570.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23K20/12
Abstract: 一种摩擦搅拌接合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装置主体(2)、控制装置(11)、摆动机构(4)、保持部(5)以及接合工具(7),所述控制装置(11)具有第一接合模式和第二接合模式,所述第一接合模式是基于接合条件信号、摆动控制信号和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模式,所述第二接合模式是基于所述接合条件信号、所述摆动控制信号和第二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模式,所述接合条件信号是确定所述接合工具(7)的接合条件的信号,所述摆动控制信号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部(4)的信号,所述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是确定所述上下运动驱动机构部(3)对所述接合工具(7)的保持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二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是根据被接合部件(10)的状态对所述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进行修正以便恒定地控制接合部的深度的信号,在所述接合工具(7)相对于所述被接合部件(10)从插入直到抽出的一个接合道次中,包含所述第一接合模式和所述第二接合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7880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80015570.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23K20/12
Abstract: 一种摩擦搅拌接合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装置主体(2)、控制装置(11)、摆动机构(4)、保持部(5)以及接合工具(7),所述控制装置(11)具有第一接合模式和第二接合模式,所述第一接合模式是基于接合条件信号、摆动控制信号和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模式,所述第二接合模式是基于所述接合条件信号、所述摆动控制信号和第二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来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模式,所述接合条件信号是确定所述接合工具(7)的接合条件的信号,所述摆动控制信号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部(4)的信号,所述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是确定所述上下运动驱动机构部(3)对所述接合工具(7)的保持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二保持位置确定信号是根据被接合部件(10)的状态对所述第一保持位置确定信号进行修正以便恒定地控制接合部的深度的信号,在所述接合工具(7)相对于所述被接合部件(10)从插入直到抽出的一个接合道次中,包含所述第一接合模式和所述第二接合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6837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980008871.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
IPC: B23K20/12
Abstract: 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具备装置本体(2)、控制装置(12)、C型框架(4)、支架部(6)以及接合工具(7),C型框架(4)具有经由第1上下移动驱动机构部(3)与装置本体(2)连接的被保持部(4a)、经由第2上下移动驱动机构部(5)与支架部(6)连接的支架部保持部(4b)、以及与C型框架(4)的另一端连接,承受来自接合工具(7)的按压力的按压力承受部(4c),控制装置(12)具有第1接合模式和第2接合模式,该第2接合模式基于接合指令信号和根据按压力承受部(4c)的状态对第1保持位置决定信号进行校正以使接合部的深度、范围成为恒定的第2保持位置决定信号,进行摩擦搅拌接合,在接合工具(7)的从向被接合构件(10)的插入到拔出为止的一个接合过程中,包括第1接合模式和第2接合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16837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80008871.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
IPC: B23K20/12
Abstract: 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具备装置本体(2)、控制装置(12)、C型框架(4)、支架部(6)以及接合工具(7),C型框架(4)具有经由第1上下移动驱动机构部(3)与装置本体(2)连接的被保持部(4a)、经由第2上下移动驱动机构部(5)与支架部(6)连接的支架部保持部(4b)、以及与C型框架(4)的另一端连接,承受来自接合工具(7)的按压力的按压力承受部(4c),控制装置(12)具有第1接合模式和第2接合模式,该第2接合模式基于接合指令信号和根据按压力承受部(4c)的状态对第1保持位置决定信号进行校正以使接合部的深度、范围成为恒定的第2保持位置决定信号,进行摩擦搅拌接合,在接合工具(7)的从向被接合构件(10)的插入到拔出为止的一个接合过程中,包括第1接合模式和第2接合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63285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030371.5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9/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Abstract: 本发明的溃缩盒(1)是压铸铝合金制溃缩盒,设置在纵梁(2)与保险杠加强件(3)的端部之间,纵梁(2)在车辆左右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保险杠加强件(3)沿车宽方向延伸。溃缩盒(1)具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剖面为十字状的凹多边形的筒状部(5),筒状部(5)的凸角部(5a)及凹角部(5b)的至少一个角部中形成有薄壁部(11、12)。由此,在碰撞负荷施加于溃缩盒(1)时该溃缩盒能够效率良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
-
公开(公告)号:CN10613266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03377.5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5/0681 , B23K20/12 , B23K20/1255 , B23K20/1265 , B23K20/129 , B23K20/227 , B23K20/2333 , B23K2101/006 , B23K2101/18 , B23K2101/34 , B23K2103/04 , B23K2103/10 , B23K2103/14 , B23K2103/15 , B23K2103/172 , B23K2103/18 , B23K2103/42 , B29C65/44 , B29C65/645 , B29C66/1122 , B29C66/21 , B29C66/43 , B29C66/71 , B29C66/73161 , B29C66/742 , B29C66/7422 , B29C66/81429 , B29C66/83221 , B29C66/836 , B29K2705/02 , B29L2031/30 , B29K2023/00 , B29K2023/06 , B29K2023/12 , B29K2033/12 , B29K2059/00 , B29K2067/00 , B29K2067/003 , B29K2067/006 , B29K2067/046 , B29K2069/00 , B29K2071/00 , B29K2071/12 , B29K2075/00 , B29K2077/00 , B29K2081/04
Abstract: 一种金属部件与树脂部件的接合方法,该金属部件与树脂部件的接合方法是使金属部件(11)与树脂部件(12)叠合,并利用按压部件(160)从金属部件侧局部地施加热和压力,由此使树脂部件软化、熔融后,再使软化、熔融的树脂部件硬化的热压式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按压部件(160)按入所述金属部件(11)内,使该按压部件(160)进入到未抵达该金属部件与该树脂部件的接合界面(13)的深度,并且使该金属部件上的按压部件正下方部(110)往该树脂部件侧突出变形,从而使在接合界面处而且是在按压部件的正下方区域(60)中发生了熔融的该树脂部件表面上的熔融树脂(121)流至该正下方区域(60)的外周区域(61)。
-
公开(公告)号:CN102632854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30371.5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9/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Abstract: 本发明的溃缩盒(1)是压铸铝合金制溃缩盒,设置在纵梁(2)与保险杠加强件(3)的端部之间,纵梁(2)在车辆左右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保险杠加强件(3)沿车宽方向延伸。溃缩盒(1)具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剖面为十字状的凹多边形的筒状部(5),筒状部(5)的凸角部(5a)及凹角部(5b)的至少一个角部中形成有薄壁部(11、12)。由此,在碰撞负荷施加于溃缩盒(1)时该溃缩盒能够效率良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
-
公开(公告)号:CN102059439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32944.5
申请日:2010-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5 , B23K11/166 , B23K11/185 , B23K11/20 , B23K11/24 , B23K2101/006 , B23K2101/18 , B23K2101/34 , B23K2103/20 , C09J5/10 , C09J2400/163 , Y10T428/123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异种金属板的接合方法及异种金属接合体。所述接合方法包括:层叠工序,将铝合金板(1)与镀层钢板(2)隔着粘合剂(5)重叠;预加热工序,用点焊用的一对电极夹着在层叠工序中重叠的所述两金属板进行加压,并且在该一对电极间流通电流;冷却工序,预加热工序之后,在停止所述一对电极间的通电的状态下,以比预加热工序开始时更高的加压力对两金属板进行加压,并使该加压持续指定的冷却时间;焊接工序,冷却工序之后,在以比预加热工序开始时更高的加压力对两金属板进行加压的情况下,在所述一对电极间流通比预加热工序中的通电电流值更高的电流,以将两金属板彼此焊接。由此,并用粘合剂粘接和点焊,可以将异种金属板彼此牢固接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