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以及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7473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101176.6

    申请日:2017-11-09

    Inventor: 斋藤善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主面中的平面度的电容器。本发明具备:导电性金属基材(20),具有设为多孔构造的高空隙率部(21)和空隙率比高空隙率部(21)低的低空隙率部(22);电介质层(40),设置在导电性金属基材(20)上;上部电极(50),设置在电介质层(40)上;上侧引出电极(71),设置在导电性金属基材(20)的一个主面侧,并与上部电极(50)电连接;以及下侧引出电极(72),设置在导电性金属基材(20)的另一个主面侧,并与导电性金属基材(20)电连接。在上部电极(50)上且在隔着电介质层(40)以及上部电极(50)与低空隙率部(22)重叠的位置设置绝缘层(60)。

    电容器以及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7473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101176.6

    申请日:2017-11-09

    Inventor: 斋藤善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主面中的平面度的电容器。本发明具备:导电性金属基材(20),具有设为多孔构造的高空隙率部(21)和空隙率比高空隙率部(21)低的低空隙率部(22);电介质层(40),设置在导电性金属基材(20)上;上部电极(50),设置在电介质层(40)上;上侧引出电极(71),设置在导电性金属基材(20)的一个主面侧,并与上部电极(50)电连接;以及下侧引出电极(72),设置在导电性金属基材(20)的另一个主面侧,并与导电性金属基材(20)电连接。在上部电极(50)上且在隔着电介质层(40)以及上部电极(50)与低空隙率部(22)重叠的位置设置绝缘层(60)。

    电子部件模块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06706U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90000616.7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部件模块。电子部件模块是在基板两面安装有部件的电子部件模块(100),具备:电路基板(110),具有第一主面(111)及第二主面(112);第一电子部件(121),安装在第一主面(111);第二电子部件(122),安装在第二主面(112);输入输出用电极(151),设置在第一主面(111)上;柱状电极(154),与输入输出用电极(151)连接;密封树脂层(152),覆盖第一主面(111);绝缘层(161),将第一电子部件(121)及密封树脂层(152)覆盖;输入输出电极(104),设置在绝缘层(161)上;以及导体部(162),柱状电极(154)具有从密封树脂层(152)露出的端面(155),输入输出电极(104)经由导体部(162)与柱状电极(154)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