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73490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56309.3
申请日:2005-03-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固定涡盘(102)的密封元件(112)的外端(112a)延伸到靠近固定涡盘(102)的内侧螺旋壁的端部的位置(A),且向外延伸部分(H)形成在盘形基板(103a)的外周边处,从而在动涡盘的轨道运动期间动涡盘的底表面总是完全与密封元件保持滑动接触。形成在盘形基板的外周边的向外延伸部分的厚度小于盘形基板的厚度,从而可使流体机械的重量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517514A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200410002425.2
申请日:2004-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7/00 , F02G5/04 , F25B1/04 , F25B2400/04 , F25B2400/23 , F25B2600/2507 , F25B2700/04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具有制冷循环和兰金循环的蒸汽压缩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0)、散热器(11)、气-液分离器(12)、减压装置(13)和蒸发器(14)。在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剂循环系统中,设置液泵(32)用于将所述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制冷剂供应至所述加热器(30)以加热制冷剂,设置冷却装置(136,39,15,38)用于冷却将被吸入所述液泵中的液体制冷剂,以及设置用于使从所述加热器流出的制冷剂膨胀的能量回收单元(33),以回收来自加热器的制冷剂中的热能。当设定兰金循环以使能量回收单元回收热能时,冷却装置冷却将被吸入液泵的液体制冷剂。因此,液泵的泵效率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236848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80043417.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在横置涡旋型压缩机中,随着润滑油通过减压机构(42),从润滑油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从自转防止机构的机构收纳室(34c)流入入口开口部(91),该流入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排出路径(90、130)被排出,当将入口开口部中的最上侧的部位作为入口开口部的最上部,将多个滑动部中的位于最上侧的滑动部作为上侧滑动部,并且将在上侧滑动部位于最下侧的部位时上侧滑动部中的位于最下侧的部位作为最下部时,上述入口开口部的最上部相比上侧滑动部的上述最下部位于上侧。
-
公开(公告)号:CN100404790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10056309.3
申请日:2005-03-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固定涡盘(102)的密封元件(112)的外端(112a)延伸到靠近固定涡盘(102)的内侧螺旋壁的端部的位置(A),且向外延伸部分(H)形成在盘形基板(103a)的外周边处,从而在动涡盘的轨道运动期间动涡盘的底表面总是完全与密封元件保持滑动接触。形成在盘形基板的外周边的向外延伸部分的厚度小于盘形基板的厚度,从而可使流体机械的重量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676882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62939.1
申请日:2005-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1/0246 , F04C29/0085 , F04C2240/45 , F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机械。在固定螺杆(102)的齿部分(102b)和旋转螺杆(103)的齿部分(103b)在螺杆的中心部分中的接触表面(121)上彼此接触之后,当接触表面移位至两个滑动接触部分(122、123)时,在两个滑动接触部分之间形成工作腔(V),并且致冷剂导引口(105a)开放至接触表面上的区域。因此,工作腔可以被即时改变,同时确保其密封特性。由于上面的结构,用于抑制膨胀模式时从高压侧的泄漏的密封特性可以与用于平滑改变连续形成的螺杆工作腔的特性相兼容。
-
公开(公告)号:CN116097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80058063.0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压缩机(10)具备压缩机构部(30)、电动机部(20)、驱动轴(14)及壳体(12)。壳体包括:驱动轴的轴向的一方侧开口的有底筒状的第一壳体部(121)和覆盖第一壳体部的开口的第二壳体部(122)。驱动轴的轴向的一方侧由主轴承(361a)支承为能够旋转,该主轴承一体地形成于或者固定于构成压缩机构部的一部分的主轴承部件(36)。驱动轴的轴向的另一方侧由副轴承(16a)支承为能够旋转,该副轴承一体地形成于或者固定于包括筒状的筒体部(161)的副轴承部件(16)中的筒体部的内侧。包括主轴承部件的压缩机构部配置于第一壳体部的筒状部分(121b)的内侧。副轴承部件与第一壳体部分体地构成,并且固定于第一壳体部的底部部分(121c)的底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313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80040161.4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壳体(1)构成耐压容器。电动机部(3)收纳于形成在壳体(1)内侧的电动机室(10)。框架(5)设置在壳体(1)内侧,相对于壳体(1)的内壁抵接或者固定。压缩机构部(6)在壳体(1)内侧相对于框架(5)配置在与电动机部(3)相反的一侧,形成进行用于压缩工作介质的容积变化的压缩室。可动部件(7)与设置于框架(5)的轴承部(501)旋转自如地滑动接触,将由电动机部(3)产生的扭矩传递至压缩机构部(6)。并且,壳体(1)以及框架(5)中的至少一方的热导率比可动部件(7)的热导率高,且比构成压缩机构部(6)的至少一个构件的热导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0C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02150306.0
申请日:2002-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6 , F04F5/04 , F25B9/008 , F25B41/00 , F25B2309/061 , F25B2341/0012 , F25B2500/01
Abstract: 一种用于喷射气循环系统的喷射器(400),喷嘴具有第一制冷剂通道(411),第二制冷剂通道(412),及第三制冷剂通道(413),以此顺序沿从所述喷嘴的制冷剂入口向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流方向布置。第一制冷剂通道,第二制冷剂通道和第三制冷剂通道分别形成为圆柱形,其每一个都具有恒定的通道直径。再者,喷嘴的压力增加部分(420)同样形成为具有恒定通道直径的圆柱形。由此,喷射器能够容易地以低成本制造喷射器。
-
公开(公告)号:CN1532082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410030011.0
申请日:2004-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22 , F01C1/3446 , F01C11/006 , F01C21/008 , F02G5/00 , F04B27/0895 , F04B35/00 , F04C23/003 , F04C29/005 , F04C29/0085 , F04C2240/45 , F25B27/02 , Y02A30/274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引擎的废热收集系统,其目的在于收集引擎的废热并最大程度地利用所收集的废热来实现提高燃料消耗比率的最大效果。汽车废热利用系统,包括:废热收集循环,并具有用于自所收集的废热产生转动驱动力的膨胀装置;具有用于压缩致冷剂的压缩机装置的制冷循环;由外部驱动源所驱动的动力传输装置;设置在动力传输装置和压缩机装置之间的开关装置;设置在膨胀装置和压缩机装置之间的单向离合器;电力转动机械,所述电力转动机械可以既作为电力电机又作为电力发电机进行操作;以及电池,所述电池用于将电源输送到所述电力转动机械和/或对所述电力转动机械产生的电功率进行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247943C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410007804.0
申请日:2004-03-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8 , B60H2001/3298 , F04F5/04 , F04F5/461 , F25B41/00 , F25B2309/061 , F25B2341/0012 , F25B2341/0013 , F25B2500/01 , F25B2600/17
Abstract: 在喷射器中,喷嘴(41)包括喷嘴锥形部分(41c)和针(44),其中喷嘴锥形部分具有径向尺寸朝着喷嘴出口(41b)减小的内部通道,针具有设置在所述内部通道中的针锥形部分(44a)。针锥形部分具有朝着针的下游端减少的横截面积,且所述针的下游端相对于喷嘴出口位于下游侧。此外,喷嘴锥形部分具有等于或大于针锥形部分的锥角(φ2)的锥角(φ1)。因此,位于喷嘴射流外部的边界面变为均衡的自然形状,且根据运行条件被控制。因此,无论喷射器循环的热负荷如何,都能使所述喷射器运行同时保持高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