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92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72336.7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该系统包括燃油发机组、氢燃料发动机、架线网电能输入装置、动力电池和牵引变流器;燃油发机组通过第一整流器与直流母线连接;氢燃料发动机的电能输出端通过第一DC/DC装置与直流母线连接;架线网电能输入装置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连接,架线网电能输入装置的输出端与直流母线连接;动力电池的输出端与直流母线连接;直流母线连接通过第二DC/DC装置与动力电池的输入端连接;直流母线通过逆变器与负载连接。多种不同形式的动力混合搭配,不同动力单元通过不同的电力变化装置,转化为直流供电,使得驱动系统能够根据路况、工作环境实时调整动力输出,能够更好地适配不同复杂路况,有效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22511.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属于工程机械驱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矿用车驱动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一种矿用车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还包括:至少两个动力源;多个所述动力源为同一类型的动力源或不同类型的动力源;多个所述动力源中至少包括一个燃油动力源;多个所述动力源所输出的电能通过共直流母线给所述驱动电机供能。本申请通过通过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至少包括燃油动力源;每种所述动力源至少包括两个;所述多个动力源所输出的电能通过共直流母线给驱动电机供能,驱动矿用车的运动。解决大型柴油机的价格昂贵、维护困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85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222822.5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志宇 , 秦灿华 , 梅文庆 , 刘海涛 , 胡家喜 , 付如愿 , 刘辉荣 , 龚毅 , 闫小宇 , 唐勋路 , 俞鹏程 , 夏勇波 , 姚大为 , 林文彪 , 薛新 , 梁金成 , 邱欣 , 韩志成 , 申杰 , 张文进 , 郭宁平 , 林涛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属于非公路车辆供电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矿用车供电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本申请通过在电池模块中设置多个电池组支路;每个所述电池组支路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且在每个所述电池组支路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设置有DC/DC模块,实现了多个电池组支路组完全独立,可兼容、可冗余、可单支路投入或多支路投入。能有效解决大容量动力电池系统多支路直接并联遇到的多支路不均衡性导致电池性能降低、可用容量减少、冗余性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2350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410230929.3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仁俊 , 彭勃 , 曹洋 , 吴强 , 黄欢 , 李嘉 , 张志 , 陈孟君 , 秦灿华 , 陈志新 , 肖伟 , 王龙 , 杨磊 , 梁文超 , 刘永丰 , 黄迪 , 何伟 , 孙茂 , 王世平 , 邓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绕组电机温升试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多绕组电机,包括两套以上的电枢绕组;两套以上与多绕组电机绕组数量对应的变频试验电源,由变频试验电源分别驱动对应的电枢绕组,使其中某一套或几套所述电枢绕组运行于电动状态,另外某一套或几套电枢绕组运行于发电状态;开关柜,设置在变频试验电源与电网之间,用于变频试验电源与电网之间的隔离,以及对温升试验系统进行保护。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型号的双绕组电机进行单机组温升试验,避免了繁琐的两电机联轴对组工装,减少了试验配套装置、同时减少了相关损耗、节约了大部分的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6068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449735.8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2M7/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系统,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上位机控制层包括运行人员监控系统,运行人员监控系统与系统控制机箱相连。系统级控制层包括系统控制机箱,系统控制机箱与阀控制机箱相连。阀级控制层包括阀控制机箱,阀控制机箱将子模块触发脉冲信号下发至子模块控制器。模块级控制层包括子模块控制器,子模块控制器分散布置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阀的子模块中,控制子模块的上功率模块和下功率模块开通与关断。本发明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自身的特殊控制要求,采用多控制单元的分层结构,分别从不同的控制优先级别实现对整个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综合控制,为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大规模工程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386601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353810.0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矿用设备可维护性的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提升矿用设备可维护性的组合装置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和与平面连杆机构相连接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连接板、滑道和与连接板固接的连接销,所述滑道设在平面连杆机构的连杆上,所述连接销位于滑道内且能在滑道内滑动。所述提升矿用设备可维护性的组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将上述装置安装在质量较大零部件的两侧;将质量较大零部件移出到壳体上方;水平推动质量较大零部件到壳体以外位置;按照与以上相反的步骤将质量较大零部件放回原位置。本发明通过平面连杆机构与滑动机构的有机组合,节省了人力物力,有助于快速完成井下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使维护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03248112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127159.5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冗余控制投切方法,换流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监测冗余子模块支撑电容电压值。当某相桥臂冗余子模块支撑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冗余子模块处于切出状态;当冗余子模块支撑电容两端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根据调制方式及子模块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决定第一、第二开关管的通断状态,直至冗余子模块支撑电容两端电压为第二预设值时,导通第二开关管进行续流;否则,发送冗余子模块过压故障,执行保护动作。本发明能保证冗余子模块以最快的速度接入桥臂来替代故障子模块,维持了换流器直流侧电压的稳定以及上下桥臂子模块电容电压间的平衡,提高了可靠性及可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6108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230071.1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融冰电源拓扑,其包括第一网侧高压断路器QF1、第二网侧高压断路器QF2、移相多绕组整流变压器、变流器和隔离开关模块。其中,可通过对第一网侧高压断路器QF1、第二网侧高压断路器QF2和隔离开关模块的不同操作,构成不同的拓扑结构:闭合第一网侧高压断路器QF1、断开第二网侧高压断路器QF2、闭合隔离开关模块,即构成直流融冰电源拓扑结构;反之,断开第一网侧高压断路器QF1、闭合第二网侧高压断路器QF2、断开隔离开关模块,即可构成SVG拓扑结构。可见本发明兼具直流融冰功能和静止无功发生器功能,消除了现有直流融冰电源功能单一的缺点,进而提高了其性价比,使其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9885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40167.8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设备试验装置、系统及回馈能量调节方法。动力设备试验装置包括:发电单元,其用于将动力设备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进行输出;平滑切换单元,其用于以可调节的方式分流并消耗发电单元输出的电能;以及能量回馈单元,其用于以可调节的方式将发电单元输出的一部分电能回馈电网;其中,平滑切换单元和能量回馈单元分别连接在发电单元的输出端上,构成发电单元输出电能的两条能量流支路,当平滑切换单元调节自身消耗的电能时,能量回馈单元也随之调节回馈电网的电能,反之亦然。基于此装置的系统及回馈能量调节方法,能够在动力设备负载量固定的情况下,对能量流进行分配调节,以满足回馈能量可调的实际应用需求;此外,还能够实现运行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9459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72336.7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该系统包括燃油发机组、氢燃料发动机、架线网电能输入装置、动力电池和牵引变流器;燃油发机组通过第一整流器与直流母线连接;氢燃料发动机的电能输出端通过第一DC/DC装置与直流母线连接;架线网电能输入装置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连接,架线网电能输入装置的输出端与直流母线连接;动力电池的输出端与直流母线连接;直流母线连接通过第二DC/DC装置与动力电池的输入端连接;直流母线通过逆变器与负载连接。多种不同形式的动力混合搭配,不同动力单元通过不同的电力变化装置,转化为直流供电,使得驱动系统能够根据路况、工作环境实时调整动力输出,能够更好地适配不同复杂路况,有效降低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