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表观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6248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58419.5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表观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首先,设计提示词,利用GPT‑4V自动标注缺陷图像来构建缺陷图像‑掩膜‑文字描述数据集;其次,利用此数据集微调预训练的大语言骨干网络,使其能更好地理解缺陷检测任务;然后,针对编码器各层视觉特征,设计了一种多视觉尺度token组机制,再利用轻量级掩膜解码器输出缺陷检测结果;最后,结合大语言骨干网络的文字描述输出,设计了一种结合缺陷检测掩膜和缺陷文字描述的缺陷检测算法,大幅提高了工业生产环境中的缺陷检测准确率。

    第三轨磨耗检测装置以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4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1911238152.4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第三轨磨耗检测装置以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车体、支架以及非接触式检测装置。第一移动部件和相对的第二移动部件;车体能够横跨两个走行轨且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能够分别抵持于一个走行轨。支架连接于车体,并形成悬臂结构。非接触式检测装置安装于支架上。该第三轨磨耗检测装置能够沿两个走行轨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采用非接触式检测装置扫描第三轨,实现连续测量,通过将非接触式检测装置扫描得到的已经磨耗的第三轨的轮廓信息与标准的第三轨的轮廓信息进行比对计算,从而获得第三轨的磨耗量。

    基于迁移学习的结构光栅相位相移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812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8065.8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光栅相位相移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通过端到端的方法,投射一定数量的相移光栅条纹建立投影仪像素和相机像素点的对应关系,能够获得高质量物体表面的三维模型。通过神经网络进行相位解包裹工作,接受两种频率相位条纹作为输入,在能够重建具有多个孤立区域的物体表面三维模型的同时,减少了所需采集图像的数量,增强了对于三维重建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生成数据增强的模拟数据集方法,用于训练网络模型;同时使用迁移学习策略训练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应对真实数据难以获取和稀少的情况。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重建出准确完整的模型。

    初始位置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595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011517742.3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初始位置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控制点在当地工程坐标系下的当地工程坐标和精度信息及距离表征因子,并根据控制点的当地工程坐标和精度信息及距离表征因子确定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在大地坐标系下的第一初始坐标;根据第一初始坐标对移动激光扫描系统进行初始对准,得到初始姿态;根据移动激光扫描系统的第一初始坐标和初始姿态进行航位推算,得到控制点的测量坐标;根据控制点的当地工程坐标、控制点的测量坐标精度信息及距离表征因子确定坐标修正值;根据坐标修正值对第一初始坐标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移动激光扫描系统的第二初始坐标,将第二初始坐标作为移动激光扫描系统的初始位置。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无砟轨道CA砂浆层脱空长度的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49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52142.6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无砟轨道CA砂浆层脱空长度的估算方法,包括:建立列车‑轨道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并预置初始仿真参数;得到轨道板的最大变形速度分布数据;根据线性递减粒子群优化方法,由最大变形速度分布数据得到轨道板的变形速度测量最优位置;得到轨道板弯沉斜率分布数据;获得脱空长度与弯沉斜率对应的映射关系,并得到待估算的脱空长度。本方法实现了在动态条件下,无需建立复杂的数学关系。解决了列车不同运行速度和不同脱空条件下,难以选取最优的轨道板变形速度测量位置的问题,能够满足不同运行速度和不同脱空长度条件下,对于轨道板变形速度测量的普适性,在实际测量中无需限制列车运行的速度,可兼容测量多种脱空长度。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无砟轨道CA砂浆层脱空长度的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4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252142.6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无砟轨道CA砂浆层脱空长度的估算方法,包括:建立列车‑轨道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并预置初始仿真参数;得到轨道板的最大变形速度分布数据;根据线性递减粒子群优化方法,由最大变形速度分布数据得到轨道板的变形速度测量最优位置;得到轨道板弯沉斜率分布数据;获得脱空长度与弯沉斜率对应的映射关系,并得到待估算的脱空长度。本方法实现了在动态条件下,无需建立复杂的数学关系。解决了列车不同运行速度和不同脱空条件下,难以选取最优的轨道板变形速度测量位置的问题,能够满足不同运行速度和不同脱空长度条件下,对于轨道板变形速度测量的普适性,在实际测量中无需限制列车运行的速度,可兼容测量多种脱空长度。

    路网约束轨迹的时空缓冲区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920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92329.3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网约束轨迹的时空缓冲区构造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道路网络,构建路网拓扑结构;步骤2,依次从时空轨迹中获取一条轨迹段,构建轨迹段上控制点的前向和后向空间缓冲区;步骤3,分别利用控制点的前向和后向空间缓冲区构建轨迹段的前向和后向时空缓冲区;步骤4,合并所有轨迹段的前向和后向时空缓冲区得到时空轨迹的时空缓冲区。本发明方法能够为轨迹聚类、轨迹模式识别、异常轨迹识别等分析提供高效的轨迹时空邻近度计算方法,在计算性能上显著优于现有时空邻近度计算方法,具有业务和推广应用的前景。

    基于众包时空大数据的车道级道路测图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5734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0700.9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众包时空大数据的车道级道路测图方法,包括建立轨迹向量的相似度评估模型,基于融合经验知识的生长聚类方法进行轨迹优选,构建高斯约束混合模型,并使用EM算法求解模型参数;探测车道信息,得到道路路段车道数量初次探测结果;基于道路建设规则,对初次探测结果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车道数量,根据相邻情况对车道中心线进行修正。本发明降低了获取城市精细道路信息的成本,且探测方法简单、容易实现。

    基于时空轨迹大数据的城市交叉口车道级结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827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329524.4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125 G08G1/01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空轨迹大数据的城市交叉口车道级结构提取方法,降低了获取城市交叉口结构的成本,且探测方法简单、容易实现。该方法首先根据已有的道路中心线级别路网图,得到城市交叉口位置点,然后设置圆形缓冲区;然后利用轨迹跟踪方法,提取轨迹数据中航向角度变超过45度的轨迹点,记为:转向变化点;其次,利用密度聚类方法对转向变化点进行聚类,通过提取类簇中心及其之间的空间距离构建交叉口范围圆;最后,再一次利用轨迹追踪方法,计算轨迹穿过交叉口范围圆的交点,提取交叉口各转向进出口点,采用空间匹配方法与其相邻路段的车道中心线进行匹配,完成城市交叉口车道级结构提取。本发明得到的交叉口出入口点平面结构图正确率为94.3%。

    一种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9576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34086.5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方法,利用多标准动态规划技术可以在保证最优匹配路径的同时最小化每个GPS点的备选路径集,从而提高匹配效率。另外,针对地图匹配的特性,改进了传统最短路径分析方法,利用减少标记初始化过程和多点到一点的搜索方法进一步提高匹配速度。该方法在匹配精度和匹配性能上都优于其他现行方法,可以实现城市交通路网中低采样频率浮动车数据的实时地图匹配处理,具有业务化推广应用的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