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0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4064.2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技术预报降水的水利测雨雷达自动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流域内合理分布建设GNSS站点;利用GNS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进行大气可降水量(PWV)估算;使用AI技术建立流域内可降水量(PWV)与降水关系,动态确定降水阈值;当可降水量(PWV)达到降水阈值时,将降水预报信息传输到相关人员,及时开启水利测雨雷达设备。本发明提出的水利测雨雷达运行方式,更符合水利行业汛期、非汛期划分的特点。通过本发明方法能够实时掌握流域内降水预报信息,由于多了GNSS反演水汽信息,比常规的天气预报更准确更细化,能够很好的指导雷达设备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03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251428.1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F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超声波时差法流量计算方法,包括:平底渠系数的计算;虚拟垂线流速的计算;相应水道断面面积计算;流速仪法流量计算。本发明通过沿河宽方向安装超声波时差法传感器测量出传感器所在水层的水流速度、水位和河床断面;由水位和河床断面及传感器安装高度计算平底渠流量系数,根据流速沿横断面的分布规律计算虚拟垂线流速,然后按流速仪法计算断面流量。本发明通过平底渠系数的计算、虚拟垂线法计算每条虚拟垂线的平均流速,提高实测流速的代表性,从而提高了时差法流量计的测验精度;省去了野外现场比测环节。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03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251428.1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F1/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超声波时差法流量计算方法,包括:平底渠系数的计算;虚拟垂线流速的计算;相应水道断面面积计算;流速仪法流量计算。本发明通过沿河宽方向安装超声波时差法传感器测量出传感器所在水层的水流速度、水位和河床断面;由水位和河床断面及传感器安装高度计算平底渠流量系数,根据流速沿横断面的分布规律计算虚拟垂线流速,然后按流速仪法计算断面流量。本发明通过平底渠系数的计算、虚拟垂线法计算每条虚拟垂线的平均流速,提高实测流速的代表性,从而提高了时差法流量计的测验精度;省去了野外现场比测环节。
-
公开(公告)号:CN209343510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0425983.7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视频及图像识别功能的嵌入式无线数传仪,包括核心处理模块、以及与核心处理模块分别连接的电源电路、无线通信模块、网络驱动电路、网络摄像机控制电路、通信接口电路、USB驱动电路、补光灯控制电路、水位计信号驱动电路、存储卡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集成摄像、补光和图像处理功能,能够对水尺进行高清图片拍摄,实现水尺刻度识别,从而得出当前水位值;摄像头拍摄到的实时画面及抓拍到的现场图片可以无线传送到中心站服务器供中心站调取使用。解决了目前老款数传仪的通信数据量小、没有视频功能及图像识别技术的缺陷,提升水文监测站点数据回传的数据量,使得水文监测站点数据测量更加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36377.9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1W1/14 , G06N3/04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称重式雨量计的地面0高度雨量精准获取方法及系统,空间布置四组共8台相同型号、规格和批次的雨量计,同时配置视频和风速两种环境量监测传感器组成监测系统。利用系统实测数据训练轻量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获得外界影响和时间对雨量计测值影响的补偿模型,并通过模型泛化获得每组其中一台仪器承雨口封闭后的实测空间4测点降雨修正,在此基础上再建立深度学习模型从而获得地面精准降雨。本发明方案能够有效克服地面振动、风激振动、时漂、温漂以及仪器承雨口高出地面不能准确获取地面0高度降水问题,实现了抗扰动地面降雨全要素智能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6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551121.1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3S技术的城市水文站网布设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城市暴雨高风险模型;建立城市洪涝风险模型;建立城市承灾体易损性模型;建立城市水文站网规划需求指数模型。本发明基于遥感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历史灾情数据和3S技术,分别从城市暴雨高风险区划、洪涝风险区划、承灾体易损性3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再从数据融合的角度综合考虑水文站网布设需求指数模型来进行水文站网整体优化布设,可以准确、快速、智能地确定水文站网的具体布设位置,相比于传统水文站网布设方法,省去了很多实地考察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98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6238.4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1S13/9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8 , G01S13/95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雨量雷达的降水强中心跟踪与预报方法,包括:跟踪并获得TREC矢量场的步骤,对移动矢量场进行平滑处理的步骤,降水强中心回波位置预报和回波强度预报的步骤。本发明利用TREC方法对X波段中频相参雨量雷达进行降水中心跟踪,消除了因地物杂波存在产生的错误的移动方向或零矢量,提高了TREC矢量场的连续性,此外针对多个数据移入的格点和无数据格点的特殊情况进行了额外处理,使得预报准确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67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551121.1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3S技术的城市水文站网布设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城市暴雨高风险模型;建立城市洪涝风险模型;建立城市承灾体易损性模型;建立城市水文站网规划需求指数模型。本发明基于遥感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历史灾情数据和3S技术,分别从城市暴雨高风险区划、洪涝风险区划、承灾体易损性3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再从数据融合的角度综合考虑水文站网布设需求指数模型来进行水文站网整体优化布设,可以准确、快速、智能地确定水文站网的具体布设位置,相比于传统水文站网布设方法,省去了很多实地考察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41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055453.7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陈皮提取液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方法,包括:将陈皮洗净、烘干、粉碎、过筛得到陈皮粉末,然后加入纯水经过加热浸泡、超声、自然冷却,过滤得到陈皮提取液;将陈皮提取液与纯水混合,水浴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次氯酸盐溶液,混合均匀后恒温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即得到绿色合成纳米银颗粒。本发明以陈皮提取液为还原剂及稳定剂,制备得到纳米银颗粒,陈皮中的部分有效成分将吸附到纳米银的表面,既提升了纳米银的稳定性,并极大地增加了该方法制得的纳米银颗粒在医疗、环保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功能和价值。同时,首次提出在该合成工艺中加入次氯酸钠作为控制剂,有效地缩短了合成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9087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4219.6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46 , Y02A50/12 , Y02A90/15 , Y02A90/18 , G01S13/95 , G01W1/14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X波段面雨量雷达数据提取方法,包括数据的存储步骤;极坐标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的步骤;雷达雨量图像展示步骤;雷达雨量数据提取步骤。本发明将极坐标投影的雷达数据转化为格网化的空间数据,实现了雷达极坐标数据到面雨量数据的转换、展示,并能够根据给出的点、面提取对应的雨量值,为下一步准确水文分析提供数据来源,为雷达雨量在常规水文降雨监测,城市洪涝减灾、中小流域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
-
-
-
-
-
-
-
-